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火力发电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主汽温预测控制策略。根据过热蒸汽传输通道特性,将减温水流量扰动作为前馈补偿;综合考虑机组负荷、燃料波动等扰动因素设计动态矩阵控制器;采用有限时段的滚动优化策略,并引入基于误差的反馈校正算法,从而能全面考虑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弥补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和Smith预估控制策略相比,在施加扰动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调节时间最多可减少314.28 s,超调量最多可降低12.6%;在模型失配情况下调节时间最多可减少516.66 s,超调量最多可降低15.46%。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主汽温控制偏差低于±5℃,动态和稳态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能有效满足发电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汽包锅炉出口的过热蒸汽温度是整个汽水行程中工质的最高温度,对于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大影响.由于汽温调节过程是典型的大时延热工过程,受控对象为多容量、大惯性系统,扰动因素众多,给汽温调节带来很大的困难.基于火电厂汽包锅炉过热汽温控制方法的多样化,本文介绍了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法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锅炉是火电厂极其重要的基础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蒸汽温度是锅炉最主要的输出变量之一。主汽温度在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主汽温度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维持过热器出口气温的范围,以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进行运转。本文主要阐述了导致锅炉主汽温度变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并且指出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燃气发电锅炉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对象的大滞后、不确定性和煤气扰动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失配补偿Smith预估及RBF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案。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能力整定常规PID的参数,并通过失配补偿Smith预估控制器对系统中存在的纯滞后进行补偿,有效解决了火力发电锅炉主蒸汽压力对象动态特性模型失配及纯滞后的问题。通过仿真研究及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方法对于火力发电锅炉主蒸汽压力控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武修明 《科技资讯》2006,(26):15-16
针对现有抽油杆连续调质工艺存在的温控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PID控制方法设计了抽油杆连续调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将温控精度控制在±10℃范围内,而且可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锅炉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和抗干扰性的需要,在研究模糊逻辑控制原理,过热器主蒸汽温控制系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主蒸汽温度PID控制器,结合模糊逻辑控制和传统串级PID控制各自优点,设计混合型模糊主蒸汽温度PID控制系统。简要介绍了Matlab软件,利用Matlab软件对一典型阶跃信号在传统串级控制和混合型模糊逻辑控制下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串级PID控制系统相比,主蒸汽温度模糊串级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品质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标准锅炉系统实现大范围、全工况优化运行,提出一种双环的控制结构,即内环采用适应性非线性控制,实现输入-状态反馈线性化,而外环采用线性控制器。该控制策略能自动抑制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等模型未知因素的影响,不依赖模型的精确数学表达式。仿真表明,该适应性非线性控制策略是解决一类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新疆天富热电二厂2#锅炉(DG220/9.8-18型)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锅炉,额定压力9.8MPa,额定蒸发量为220t/h,主蒸汽温度540℃,二级喷水减温。该锅炉自05年8月份以来,由于主蒸汽温度偏低致使无法稳定带负荷,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12#炉主汽温度偏低现象分析二厂2#炉自2005年8月份以来,锅炉主汽温度存在主  相似文献   

9.
CO2监测分析仪在监测过程中,CO2监测值的精度是由CO2监测分析仪的桥室参比温度是否恒定而决定的.老式监测分析仪桥室温度是采用断续的双位恒温调节,其温度调节误差大,一般只能在±1℃左右,所以CO2监测值的精度低.采用微机交流调压的CO2监测分析仪桥室恒温调节,其温度调节器采用PID调节,使桥室温度误差可控制在±0.2℃,提高了CO2监测值的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FB锅炉主汽温度动态特性的分析,针对主汽温度的大迟延、大惯性、慢时变及扰动因素多的特点,研究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对主汽温度进行控制的策略.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方案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控制品质,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一种实用的控制方法──动态矩阵控制(DMC)以及如何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通过仿真将DMC和常规的PI调节器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DMC在具有慢时变、纯滞后及非线性系统中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鲁棒特性。特别由于DMC是建立在非参数模型的基础之上,因而它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中能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数字航摄仪DMC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笔者参与的石家庄测量案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基于DMC的内外业实施流程与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制作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应用DMC数码影像的正射影像图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数字航摄仪DMC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笔者参与的某测量案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基于DMC的内外业实施流程与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模型算法控制的状态空间形式及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用被控对象的脉冲响应(或单位阶跃响应)时间序列描述系统的状态空间形式,进而将线性系统理论中的状态观测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于模型法控制中,使得模型算法控制系统性能获得明显改善,而且大大减少控制在线计算量,最后给出一个液位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在工业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视觉传感器的应用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化有很大的帮助。基于DMC5480运动控制卡,通过视觉处理系统实现了RS232串行通信,设计了一套可识别机器人手臂的精准定位系统,详细研究了控制系统硬件,规划了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编写了上位机操作软件。最后设计了一套带视觉识别的象棋机器人手臂。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手臂可以代替人手功能在工作区域内沿任意轨迹运动。  相似文献   

17.
推导了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算式,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可以用于解决具有纯滞后的过程和非最小相位过程的控制问题,并且具有极强的鲁棒性。为了使该算法能适应时变过程的控制需要,加入了脉冲响应系数辨识,并对这种辨识进行了简化。在数字仿真的基础上,作者用Z-80汇编语言编制了自适应动态矩阵实时控制软件,闭环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软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实际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一号”卫星(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DMC+4)可同步提供中分辨率多波段信息和高分辨率全色波段信息的优势,选择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太阳—冬小麦冠层—传感器三者的几何关系和作物群聚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易于反演的植被冠层辐射模型,实现了对冬小麦长势空间分布的监测,并通过数值模拟和野外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和反演方法是有效的,为进一步研究LAI尺度效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动态矩阵控制的截断误差校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态矩阵控制(DMC)的模型向量存在截断误差时会使系统产生动态偏差.截断误差越大,动态偏差亦越大,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文中分析了产生动态偏差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根据截断误差大小选取不同位移矩阵来校正截断误差的方法,减小了截断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改进后的DMC允许模型向量存在一定的截断误差,从而能以较小的建模时域或较高的采样频率实现高性能的DM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几乎能完全消除模型向量截断误差的影响,适用于开环阶跃响应为S形的对象以及开环响应最后区段单调变化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齐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655-7658,7668
进场着陆是飞行的复杂阶段,虽然仅占整个飞行的2%~3%,却大约有1/3的飞行事故发生在此阶段。无尾飞翼无人机着陆下滑时对飞机的速度和姿态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但有时仅靠油门控制飞行速度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升降舵加阻力方向舵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先采用PID控制加快被控对象的响应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器。DMC的在线优化和反馈校正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PID控制器相比,该系统能够更好地跟踪下滑轨迹,提高无人机的动态响应,并且严格控制下滑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