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怡康 《科技信息》2012,(2):476-477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消除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矿产资源优势,以及当前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构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鲁冀  朱桂香  樊万选 《河南科学》2009,27(9):1148-1151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量大面广,如何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速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分析河南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实施的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原则、措施和构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是指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蕴藏在地壳中的各种矿物。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矿产资源保护体系不够健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体系特别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几个重要的法律缺陷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配合,发挥矿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本文介绍了盐边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利用SWOT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盐边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盐边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伊犁州直矿产资源的特点,对伊犁州在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基于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提出:伊犁州现实中存在很多制约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因素,只有坚持矿产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合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强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意识,完善产业经济政策;健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法规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才能够能够更好的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重要稀有金属的用途和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与开发情况,提出了对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矿产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矿业是分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由矿业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与日俱增。为此.进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行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矿山环境”乃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宜县矿山的主要问题及现状,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贵州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是钒、钼、磷、稀土、金、银、铂、钯等矿产资源产出的聚集岩系。上述元素在黑色岩系中多呈共生关系,开发时应综合利用。但目前贵州数十家矿山企业只开采利用单一矿种,这不仅破坏和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保护牛蹄塘组中重要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维持地球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介质和载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会招致环境的破坏,打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如何减少和遏制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我国建立开发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入手,指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不同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补偿,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补偿,并进而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谁来补?补给谁?怎么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力地从源头上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丰富,但其脆弱的地质环境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了促进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阿拉善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阿拉善盟具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现状特点,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毁损资源、造成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问题,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 ,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实现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 ,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建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人西部地区实际出发,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态环境和建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六安市矿产资源丰度居安徽省前列,境内铁、钼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达到特大型规模。至2008年底,六安市已开发利用各种矿产20种,其中霍邱铁矿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六安市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着勘查资金投入不足;优质矿产仍深埋地下,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矿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诸多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扰动或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因而加强六安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更新观念,多渠道筹资发展矿业;实行矿产开采政策调整措施;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落实矿山企业治理和恢复矿产开采中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义务。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坚持生态文明立市方针,当前应着力做好规范采矿权设置、加强矿权管理等六项基础工作。同时注重搞好霍邱铁矿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避免产生较大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隐患。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 ,分析了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基本状况、讨论了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损害 ,进而提出了西部矿业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应当采取的对策。指出西北五省区矿业开发应开展矿产资源大调查、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要与矿产资源开发并重、组织科技攻关和进行“绿色矿区”示范工程研究。从而在不降低西北五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以矿业开发为龙头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快速增长 ,并确保西北山川秀美工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非传统矿产资源系指目前技术经济及环境因素限制而尚未被有效地认识、发现、勘探和开发的矿产资源 ,是传统地学和矿业的创新命题。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主要有 :非传统矿产 ;矿产勘探的非传统理论、方法和技术 ;非传统矿业 ;非传统矿业经济等。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开发研究的前景十分可观 ,不仅是解决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匮乏的可靠途径 ,而且是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环境条件 ,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重要开发研究领域 ,因此 ,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必将促进地学和矿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增大,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渐突出,而采矿和选矿作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对矿山地质灾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分析了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基本状况,讨论了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损害,进而提出了西部矿业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应当采取的对策,指出西北五省区矿业开发应开展矿产资源大调查、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不资源保护与要矿产资源开发并重、组织科技攻关和进行“绿色矿区”示意工程研究,从而在不降低西北五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以矿业开发为龙头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快速增长,并确保西北山川秀美工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矿山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期同时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矿山矿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矿产资源工作的基本现实矛盾是,一方面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与矿业开发有关的环境问题突出,对矿床的研究、勘查和开发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安徽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SOFM)网络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各聚类结果的区域特征,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分布显著集中,矿产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在皖江及皖北地区;安徽省整体生态环境较好,研究区内80.77%的县区生态环境适宜进行适度开发;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区内生态环境适宜开发,而生态环境指数较高的县区矿产资源匮乏,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冲突。研究结果解释了安徽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可为分区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