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多年观测研究,南海CO2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南海海盆是大气CO2的弱源区,年均海-气CO2通量为2.1±0.3 mmol·m-2·d-1;而南海北部陆架是碳汇区,年均CO2通量为-2.2±3.5 mmol·m-2·d-1;南海总体上每年向大气释放的碳量为1330万±1880万t。由于南海位于陆地-大洋交界带,存在多个界面过程,根据物质交换发生的不同界面,可将南海海盆和北部陆架视为大洋主控型边缘海(OceMar)和河流主控型陆架海(RiOMar)。这两类系统分别接受大洋和河流输入的外源无机碳和营养盐,经由一系列动力过程进入真光层后同时被生物消耗,无机碳和营养盐之间的“竞争”最终决定CO2源汇格局。在南海海盆,无机碳相对过剩,部分以CO2形式向大气释放,即为源;而在南海北部陆架,无机碳相对不足,系统需从大气补充CO2,即为汇。南海碳循环机理及其框架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其他陆架边缘海系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华蓥楼房湾剖面稳定碳同位素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基本一致。早三叠世早期ΔB平均值高于晚二叠世晚期,指示海水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大和初级生产力的繁盛。从晚二叠世末期开始δ13Ccarb的缓慢降低是由大规模火山作用以及陆地风化作用加强造成的;早三叠世最早期δ13Ccarb和δ13Corg的快速同步降低所代表的全球碳循环变化主要受控于生物集群绝灭的主幕及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底部缺氧水上涌。总之,二叠-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变化是火山作用、海平面变化、海洋和陆地生物集群绝灭以及缺氧水上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未来土壤碳库大小评估的巨大偏差,充分了解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理对预测未来土壤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温度模式、底物质量、物理化学保护和微生物属性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传统的恒温模式相比,变温培养模式更好地克服了土壤微生物对恒定培养温度的适应性以及不同培养温度下底物消耗不均的缺点,能够更加准确地估算Q10。(2)较多的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10大于易分解有机碳的Q10,但也有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10并不比易分解有机碳的Q10高,这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碳库的异质性造成的。(3)团聚体和矿物吸附保护通过改变底物有效性或者反应位点的底物浓度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4)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群落组成和结构也会对温度敏感性造成影响,温度变化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相关生理特征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改变,从而改变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土壤有机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是全球气候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精确估算有利于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准确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未来土壤碳库大小评估的巨大偏差,充分了解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理对预测未来土壤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温度模式、底物质量、物理化学保护和微生物属性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传统的恒温模式相比,变温培养模式更好地克服了土壤微生物对恒定培养温度的适应性以及不同培养温度下底物消耗不均的缺点,能够更加准确地估算Q10。(2)较多的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10大于易分解有机碳的Q10,但也有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10并不比易分解有机碳的Q10高,这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碳库的异质性造成的。(3)团聚体和矿物吸附保护通过改变底物有效性或者反应位点的底物浓度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4)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群落组成和结构也会对温度敏感性造成影响,温度变化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相关生理特征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改变,从而改变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土壤有机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是全球气候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精确估算有利于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准确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含片钠铝石砂岩储层,应用岩石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含片钠铝石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成岩共生序列和片钠铝石的产状及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含片钠铝石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岩共生序列依次为黏土矿物包壳-次生加大长石-次生加大石英、自生微晶石英、自生高岭石-方解石-油气充注-CO2 充注-片钠铝石-铁白云石。松辽盆地南部片钠铝石的δ13CPDB 为-0.342%~0.329%,δ18OPDB 变化范围为-1.922%~-0.954%,与已证实形成于无机CO2背景、且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片钠铝石极为相近;而与片钠铝石平衡的CO2气的碳同位素值为-0.992%~-0.423%,与松辽盆地南部CO2气藏中CO2的碳同位素一致,说明松辽盆地南部片钠铝石与气藏中的CO2具有相同的碳来源,均为幔源-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掺杂锰氧化物MnOx的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基碳包覆(CF0.79@C-MnOx)对氟化碳(CF0.79)进行改性.为提升锂氟化碳电池倍率性能,进一步探讨碳化温度、氧化温度和包覆层厚度对制备的CF0.79@C-MnOx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此优化氟化碳包覆层获得界面改良最佳优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碳化温度,可得到导电性最好的碳层;优化氧化温度,可得到结晶性好的锰氧化物;优化PVA和Mn(NO3)2浓度来调控包覆层厚度,可进一步改善氟化碳的界面,促进锂离子扩散到氟化碳电极上.微观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分析均表明,CF0.79@C-MnOx-350℃氩气-400℃氧气-0.25mol/LMn(NO3)2-0.25mol/LPVA具有最佳的性能,在高的放电倍率下,无论在倍率性能还是电压平台,...  相似文献   

7.
滨海湿地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长江口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及含量、碳汇速率、有机碳横向输入输出通量及量化方法、有机碳循环定量分析模型以及有机碳储量和组分对不同影响因素所做出的动态响应规律,发现在土壤有机碳水平空间分布上,崇西湿地>崇明东滩>九段沙>南汇潮滩;有机碳通量和浓度变化主要受到植物生物量和结构、水和土壤的理化性质、陆源输入和潮汐动力、间隙水交换以及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应加强长江口湿地土壤碳库和有机碳输运通量统一观测,准确量化各主要因素对有机碳的贡献,这对研究盐沼湿地的碳循环机理和碳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乌江梯级水库碳氮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乌江梯级水库及相关河段为研究对象, 对溶解CO2和NO3 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溶解CO2平均值为(113.6±105.7) μmol·L−1, 变化为1.6934.6 μmol·L−1; NO3 平均值为(163.0±104.9) μmol·L−1, 变化为0.4632.0 μmol·L−1. 水库采样点溶解CO2和 NO3 的含量以及振幅均小于相应河流采样点. 由于来源及影响因素不同, 河流采样点CO2和 NO3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筑坝建库后, 水库浮游植物生物作用增强, 成为影响物质循环的重要因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C和N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耦合在一起, 致使水库CO2和 NO3 表现出显著性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 梯级水电开发显著改变了原始河流C和N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道路扬尘PM2.5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8年4月采集锦州市道路扬尘样品,通过再悬浮采样器得到PM2.5滤膜样品,再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PM2.5样品中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并分析其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PM2.5中ω(TC)为10.52%(支路)-19.05%(主干道),ω(OC)为8.89%(支路)-15.99%(主干道),ω(EC)为1.63%(支路)-4.63%(次干道),ω(OC)明显高于ω(EC);OC/EC比值均大于2,说明锦州市道路扬尘PM2.5可能存在二次污染.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道路扬尘PM2.5中OC、EC来源相近或相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道路扬尘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柴油车与汽油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生物质燃烧与煤炭燃烧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LiVOPO4/C的溶液沉积-热解法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iVOPO4、蔗糖为原料,采用溶液沉积-热解法制备了LiVOPO4/C复合材料。采用热重与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VOPO4/C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热分解后在LiVOPO4颗粒的表面包覆形成了一层多孔碳;多孔碳可以有效阻止LiVOPO4颗粒的聚集,增加电极的导电面积,降低电池极化,改善LiVOPO4 的电化学性能;与LiVOPO4粉末相比,LiVOPO4/C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更稳定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甲烷 (CH4)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仅次于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温室效应潜力是CO2的28~34倍,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占20%~30%。现有对森林生态系统CH4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但基于热带森林地表排放估算和卫星CH4通量之间的差异报告,以及近年的研究证明了树木是森林CH4预算的重要来源和汇。笔者综合分析了树干CH4的来源、通量大小、影响因素及其对陆地碳预算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树干释放出的CH4是来自土壤或者树木心材,然后主要通过树干扩散释放到空气中;②树干CH4的通量范围为(-37.5±18.75)~(16 937.50±6 812.50) μmol/(m2·h);③树干表面CH4通量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来自树种、年龄、组织类型、立地特征和环境条件等;④在不考虑树干CH4通量的前提下,森林湿地 (或木本沼泽) 生态系统的CH4释放量部分可能被低估,而旱地或者高山森林中CH4的吸收量部分可能被高估。树干甲烷作为陆地碳循环的“新成员”,应该被充分重视,这对于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昼夜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评估该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揭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对外部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进行长期且连续的通量以及气象环境观测。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的原始观测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和插补处理,同时,利用EddyPro软件中的Express Mode模块对通量数据进行二次坐标旋转、频率损失订正以及WPL密度效应修正,最终转化为30 min数据。分析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潜热(latent heat, LE)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其与外部气象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均有显著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白天为较强的碳汇,夜晚为较弱的碳源,整年表现为固碳作用,年通量为-506.9 g/(m2·a)。其日变化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U”形曲线,生长季的碳吸收明显大于非生长季;在生长季白天,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呈显著的对数关系;而在非生长季,NEE与夜间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Ts)呈显著的指数关系。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LE的昼夜和季节变化显著,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单峰型”曲线,且在生长季大于非生长季,LE与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CH4通量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无显著的昼夜变化,在生长季为较弱的CH4吸收,非生长季为中性至微弱的CH4排放,全年可能表现为较微弱的CH4汇。【结论】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整体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CO2和LE通量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而CH4通量季节和昼夜变化并不显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显著,可以为今后提升杨树人工林的固碳能力提供参考。因此,营造杨树人工林将是短期内吸收大气中的CO2和CH4并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天然气液化储运过程中低温与常规变压吸附(PSA)工艺,提出低温变压吸附净化天然气工艺.用椰壳活性炭对CO2和CH4单组份气体进行静态吸附,以及CO2/CH4二元混合气体动态模拟吸附分离.利用静态体积法研究-30~25 ℃,1.2~2.5 MPa下CO2和0~4 MPa下CH4在椰壳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椰壳活性炭对两者的吸附量均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动态吸附分离实验压力为0.45,0.85,1.85 MPa,随温度或压力的降低,椰壳活性炭对CO2/CH4二元混合气体的分离因子不断增大,温度对其影响效果大于压力的影响,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CH4的动态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椰壳活性炭对天然气脱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是新型清洁能源,围绕CO2置换CH4水合物技术的研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开采和减少全球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置换机理的解析是CO2置换CH4水合物技术的关键问题,对提升置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阐述置换机理的本质,采用量子力学(QM)方法对水合物中主、客体双分子聚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利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双分子聚体的结构及单点能进行计算分析,在对CO2置换CH4水合物过程的研究中,获得QM方法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单点能计算的较优的计算参数。采用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进行能量分析,解析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各分子的贡献,并通过计算波函数信息分析约化密度梯度函数(RDG)、独立梯度模型(IGM)和静电势,定向研究主、客体分子间最主要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O2置换CH4水合物过程中主、客体分子间的作用主要由静电作用贡献,色散和诱导作用占比较小;在置换过程中,客体分子由CH4转变为CO2时色散作用影响减弱,静电作用影响加强。因此,静电作用是置换过程的关键,提高与H2O的静电作用是提升置换效率的有效方法。所得结果为CO2置换CH4水合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了厘清注CO2促排煤层瓦斯机制及主导作用,采集了豫西荥巩煤田二煤层构造软煤煤样,利用大尺度煤层注气促排瓦斯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注 CO2促排瓦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注CO2促排煤层瓦斯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结合国内外专家对煤层注气驱替瓦斯机理的认识,给出了置换效应和驱替效应定义.以出气口CH4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将注气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煤层注CO2驱替瓦斯机制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CO2突破腔体以前,主要表现为置换效应,注入CO2的置换效应占主导地位;CO2突破腔体之后,注入的CO2一部分与CH4发生置换吸附,另一部分与CH4流出腔体,此时置换和驱替效应共存.针对整个实验过程,CO2置换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注CO_2置换煤层CH_4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屯留矿和寺河矿圆柱体原煤试样,进行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注CO2置换CH4试验,研究分析了置换过程中气体的吸附特性及注入压力对CO2置换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低孔隙压力条件时具有更好的置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置换平衡后煤体吸附CO2气体能力远强于CH4;煤体中CH4体积比随注入压力的降低而减小,而CO2体积比则呈现相反趋势;在8MPa围压条件下,随着注入压力的升高,CH4产出率呈线性关系降低,CO2置换比呈指数关系减小,显示出在试验压力范围内,低压条件下的CO2置换效果更佳;同等条件时,相对于试验中的无烟煤,贫瘦煤置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了解超临界CO2、CH4在页岩纳米孔内传输行为,是研究页岩储层超临界CO2注入能力、注入后时空分布以及提高页岩气藏采收率的基础。选用渗透率小于100 nD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基块岩样,利用岩芯流动实验装置,通过监测岩芯入/出口端气体压力与混合气体(CO2、CH4)浓度变化,对比了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能力,分析了传输能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压力传递速率明显小于CH4,实验结束后岩样入口端二元混合气体组分中CH4百分含量显著降低,证实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传输能力显著低于CH4,主要原因是超临界CO2吸附能力更强、扩散-渗流能力更小以及超高密度特性表现出的非混相、活塞式驱替行为。基于以上认识,选择某些压裂段注入超临界CO2,而其他压裂段作为生产段,比单井"吞吐"方式(即注入-焖井-开井生产)更有利于驱替置换页岩纳米孔内游离态甲烷。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O2分子与水表面的相互作用,发现CO2分子会被水的表面束缚一段时间,给出了CO2在水气界面两侧的概率分布以及平均束缚时间和浓度等随温度的变化趋势,还估算得出风对水气界面与CO2作用的影响有限.所得结果对于深入认识海气间CO2的传输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污泥量、静置时间、除菌前后的产气实验,结合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元素分析、微生物群落分析等手段测试产生气组分、分析产气规律,并研究产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产生气的成分为H2,CO2及少量CH4.污泥产气量与污泥中细菌含量成正比.产气机理为污泥中的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H2和CO2的同时,形成的酸性环境腐蚀了污泥颗粒表面氧化层并形成孔洞,污泥中水分沿孔洞进入颗粒内部与合金发生产氢反应,提高了产生气中H2的比例.H2和CO2为污泥中的甲烷杆菌目细菌提供代谢原料,促进CH4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