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小磊  杨海洪 《科技信息》2013,(12):374-375
本文使用极限平衡法对三明核电厂回填边坡距离河岸10m和30m两种情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回填边坡与河岸之间的不同距离是否会影响整体边坡(回填边坡和岸坡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时也考虑了两种工况,天然工况和洪水后水位骤降工况,最终获得回填层坡脚距离岸坡坡顶距离10m和30m两种回填设计方案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小,填方边坡与河岸岸坡的距离不是影响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植被浅层加筋对边坡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水平与竖向植物根系对边坡加固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植被护坡机理,重点对植被的浅层加筋效果进行分析;然后设计了一种能够考虑加筋作用导致地层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算法,该算法可通过整体不平衡力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判别;最后进行了三种不同工况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植被浅层加筋效应仅在坡顶和坡趾附近起到一定作用,对边坡整体滑移面形态几乎不产生影响;在坡顶处水平根系加固效果强于竖直根系,在坡趾处竖直根系加固效果更佳.因此,要使生态护坡起到更好的效果,需在边坡不同位置栽种不同根系类型的植物,如在坡顶和坡趾分别种植水平和竖向根系植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西部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以青海浪加水库库区的一个库岸为例,运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库岸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分析水位平均变化速率对岸坡稳定的响应,以及进行平面滑动岩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工程实际情况,对该类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将ABAQUS有限元软件和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充分利用ABAQUS的强大后处理能力对某一铀尾矿坝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把坡面的特征控制点的位移突变和滑移面塑性区从坡脚到坡顶的贯通作为边坡整体失稳的标志,当滑移面的塑性区贯通,塑性应变和特征控制点的位移发生突变时,则坝坡就处于滑动破坏临界状态,而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就定义为坝坡稳定的最小安全系数.通过某铀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的实例,可以准确形象的预测出坝潜在坡滑动面的位置和评价坝坡的稳定性,尤其对地形复杂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简单适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非线性破坏准则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时需考虑的变量比线性情况多.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在考虑坡顶条形基础附属荷载情况下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极限分析原理对边坡的高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并结合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将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高填方边坡高度大、土石方工程量大,边坡稳定性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以贵州某高填方边坡工程为例,结合现场变形监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法,进行了高填方边坡变形机理模拟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坡率法进行高填方边坡放坡时,宽平台内侧填筑体厚度较小部位为边坡稳定分析的重要部位,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连续降雨诱发黄土边坡破坏过程有更直接深入的认识,在陕北大型均质黄土边坡设置隔离边界并开展人工模拟降雨现场试验.总结了边坡开裂破坏特征,分析了坡顶裂缝及坡体破坏过程的力学机制,研究了水分入渗以及隔离边界对边坡开裂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及雨水径流是坡顶土体开裂的必要条件,边坡浅层土体产生的竖直拉张裂缝及深层土体的剪切破坏倾斜裂缝贯通至坡面,坡体最终呈"L"型开裂面,坡顶的开裂宽度与开裂深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相关性;降雨期间坡顶部位较易触发一定规模的浅层滑坡,降雨结束后水分下渗可能引发边坡深层破坏;隔离槽对降雨边界的物理隔离和阻断效应导致坡顶呈"一"型开裂线,并且边界土体-隔离布薄弱区裂缝剧烈发育扩展,易导致边坡更大规模破坏.  相似文献   

8.
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黄土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方法繁琐、复杂、精度低等缺陷,应用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以14个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作为学习样本和预测样本,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容错能力高等特点,且操作简洁方便,能有效地应用于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边坡坡顶设有构筑物时,其埋置于坡顶土体内部的条形基础将对边坡稳定性构成直接影响。借助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对坡顶作用有条形基础的加固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对数螺旋曲线破坏模式,通过各项功率的确定,获得了边坡抗震安全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参数优化分析了条形基础尺寸、土体强度非线性和地震荷载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和潜在滑移范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最佳支护位置不因土体强度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条形基础尺寸、地震荷载和土体强度非线性等因素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刘秋江 《广东科技》2013,(16):173-174
与固定坡率的边坡相比,在受施工及工程条件限制时,二级或者多级边坡得到更多地应用。在该类边坡的施工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基于极限上限定理和强度折减技术,对Hoek-Brown准则下二级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为二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分析及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与已有结果对比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对二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剑桥模型的破坏准则并进行了补充改进,使其适用于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取得了不同含水量下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及对应的临界应力比。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坡角的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并用MAPGIS软件DTM空间分析功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图形后处理。基于以上工作,研究黄土高边坡体内应力分布特点、黄土高边坡稳定的应力影响因素、潜在不稳定区域和边坡破坏模式。探讨含水量变化对边坡临界应力比和实际应力比的影响规律,分析应力比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揭示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减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同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土区储煤仓高边坡回填土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利用非限性有限元法建立加筋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高边坡加筋土土体强度、坡背面板及筋带空间位置与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边坡回填土进行加筋带加固显著增大了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土体强度(土体摩擦角和黏聚力)增加,边坡稳定性明显增大;加筋层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增大,但存在适当范围;坡背面板的加入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但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该研究为高边坡加筋土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土边坡稳定分析中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采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进行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分析 ,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并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以说明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填方边坡下涵洞的受力变形特征尚无系统研究的现状,结合延安机场超高填方黄土边坡下涵洞工程,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涵洞周围土压力分布特征和涵体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与相同工况下的上埋式涵洞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其受力变形规律,并由此提出实际工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边坡下涵洞受偏压作用明显,在竖向与侧向上发生了倾斜与偏转;当边坡坡率为1∶2,填方边坡最高点距涵洞中心线水平距离为10倍洞径宽度时,边坡坡面的边界效应开始显现,涵洞受偏压作用;高填方边坡下涵洞涵顶的竖向土压力可参照依其中心线上填土高度所确定的上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来作为其取值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边坡稳定是土木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黄土边坡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从兰州地区二三四级阶地取原状黄土,测试黄土的颗粒成分、水溶盐含量、碳酸钙含量、有机质含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从黄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得出高阶地边坡稳定性高于低阶地边坡.以地貌特征、阶地类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为指标,结合边坡稳定状况调查成果,将黄土边坡划分为不稳定、稳定和极稳定3类.此分类一方面反映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另一方面可快速定性判别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和降雨会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问题,采用地震动力计算、完全流固耦合计算和强度折减计算,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进行分析,并对边坡土体位移时程、加速度功率频谱、吸力、有效应力和最小安全性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和降雨入渗条件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对黄土高填方边坡表层土体作用大于填方基底土体作用;降雨入渗对边坡土体的影响范围为表层土体和浅层土体;降雨入渗使得边坡表层土体的吸力和有效应力减小,而使浅层土体局部吸力增大;降雨过程中边坡表层土体有效应力减小,浅层土体有效应力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地震后降雨入渗引起边坡最危险滑移面区域发生改变,降雨速率和降雨持续时间均对最小安全性系数有影响,降雨结束后边坡最小安全性系数降低.该研究为三维条件下地震和降雨入渗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降雨入渗对多级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晰,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理论,采用Geo-studio软件建立了降雨入渗锚杆加固多级边坡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降雨持时、雨强时锚杆加固多级边坡的渗流、应力、变形场稳定性变化规律,以及锚杆受力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雨强和持时的增大,锚杆轴力及坡面位移均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降低;第三级边坡的锚杆轴力提升幅度最大;同一级边坡内,坡脚处的锚杆轴力值大于坡顶处锚杆力。  相似文献   

18.
浅谈黄土边坡稳定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及影响黄土边坡稳定的因素,并时坡面防护技术即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研究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黄土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特征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低含水率黄土纯土层、低坡角斜坡、1∶25相似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黄土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发生和失稳破坏过程及其加速度和应力响应特征,对典型黄土斜坡强震失稳机制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黄土斜坡对输入地震波存在着明显的临空面放大效应以及垂直放大效应;在烈度为VII度的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模型在其坡顶前缘处发生了最初的张性裂缝,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斜坡顶部的张性裂缝逐渐由前缘向后缘推进,最终形成一系列的永久性张性破坏;在烈度为IX度的地震作用下,模型顶部出现了明显的震陷,呈现出典型的震陷型滑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边坡系统演化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得到非确定性的边坡预警结果。结合突变理论与广义胞映射理论提出了一种边坡监测预警概率性模型。该模型采用尖点突变理论识别边坡稳定状态;将边坡稳定性演化结果视为随机事件,基于广义胞映射理论计算滑坡在某一时刻准时发生、提前发生、滞后发生、滑坡不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边坡概率性预警。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某黄土区工程边坡在某时刻发生失稳的概率为100%,且滞后发生的概率为83.8%,判定边坡系统突变会在该时刻之后发生,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传统模型相比,概率性预警模型可提供更丰富合理的信息,有助于提升监测预警的准确率,为边坡监测预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