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了电路交换网络的离散事件模拟,给出了在网络过载、线路中断等不同网络状态下,采用的几种常见的路由选择方法的网络性能,还给出了线路保留数等不同的网络参数对网络的影响。与分析法相比,模拟方法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并可模拟用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优先与门、顺序相关门、备件门、功能相关门等动态逻辑门向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转化方法,在得到动态故障树对应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之后,再利用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计算、诊断和预计顶事件概率、重要度等常规分析结果.对数字飞控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求解精度,其相对误差均保持在0.4%以内,而且易于扩展到多态和非确定性逻辑关系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介绍VSAT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重码预约Slotted ALOHA协议,利用离散时间,离散状态的Markov链来分析VSAT网络上行信道的性能,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控制系统的一种统一的Markov跳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网络诱导延迟的上界大于或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两种不同情况的连续时间网络控制系统,采用离散化与增广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统一的Markov链离散时间跳变模型.由于模型含有反映系统的网络诱导延迟的大小与计算精度的参数,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应用离散时间线性跳变系统理论,分析了保证系统均方稳定的充要条件.在所论及的保证系统均方稳定的设计算法中,给出了一种求内点法初始可行解的方法.在延迟带有一定任意性的车载倒立摆的网络控制设计中,该改进算法得到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溶洞内油水两相流体瞬时平衡和重力分异的假定,采用流相流动分数模拟离散缝洞网络中油水两相的流动,提出一种离散缝洞网络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编制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和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对缝洞网络模型算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对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该离散化方法是按被实现函数变化率的大小划分时间单元,在被实现函数变化率较大的区域,分点较密;在率化率较小的区域,分点较稀.笔者还分别用等间距的时间离散化及切比雪夫时间离散化方法,对同一机构使用同一种优化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三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没有增加计算工作量,而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最近30年来,离散滑模控制(DSMC)被加以研究.在现有离散滑模控制的文献中,不但有完善的理论,并且有应用的实例.计算机通信网络(涵盖有线和无线情形)的发展给控制专家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此类系统的响应很快,因此要求控制器必须能快速反应.同时,此类系统中的数据包和路由采用固有的切换方式.因此,在该网络系统中采用与其固有切换类似的滑动模态控制成为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应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来解决通信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在过去几年中,许多反馈控制方法被用来解决通信网络的许多问题,如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功率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滑动模态控制来实现通信网络拥塞控制的方法.由于计算机通信网络处理的是数字数据且在本质上是离散的,因此其是一类离散时间系统,因而可应用离散滑模控制.在该系统中,比特率保持恒定不变,通过调整缓冲区的长度来控制拥塞.出于模拟与分析的目的,缓冲区的最大长度被设为250bit.本文展示了离散滑模控制能够实现通讯网络不同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信网络性能评价的并行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控制科学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摄动分析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时钟事件追踪法进行并行仿真的快速算法。根据被模拟网络在一组参数下的仿真样本轨迹,同时并行构造一簇不同参数集合下的网络系统样本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通信网随机模拟与性能评估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讨论一类反常次扩散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给出了其时间半离散、时间空间全离散形式,并且讨论了两种形式的稳定性、收敛性.最后给出数值例子显示所提出的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通噪声模型试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噪声源接近于有限长离散线声源,以往的模型试验多采用气流声源来实现。本提出了用扬声器来模拟的新方法,实验中解决了扬声器的指向性、灵敏度的一致性以及离散源之间的相干性等问题后,获得一种较为简便的离散线声源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Hopfield离散网络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推广,使其可以实现局部并行操作,并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条件。构造了一种用于最大独立集(MIS)问题求解的广义离散神经网络模型(GDHN)。模拟计算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求解MIS问题时,比单纯的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周期查询系统并行调度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研究的周期查询系统在调度策略上进行了改进,将传输服务与转移查询作了并行处理,分析了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等待时间,讨论了系统的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用多线程实现分布式组织并发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组织活动的并发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仿真问题,指出原有离散事件仿真中的下次事件法不能实现并发条件下的模拟时钟推进.因为各结点之间独立运行并具有各自的时间管理,故不能对所有结点进行统一的时间查询.提出了在合理时间段内将线程挂起,接着进行线程式间仿真对象交互的解决方法,以实现交互行为仿真.最后指出多线程编程实现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并结合一个实例,借助UML工具给出了建模实现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Ad Hoc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时间敏感的多媒体信息的轮询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对轮询控制进行改进的方法,将传输服务与转移查询做并行处理。然后,采用嵌入马尔可夫链和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改进系统和原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平均等待时延,结合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传输,说明了改进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网络仿真器在对覆盖网络仿真时会随着网络的扩展和节点的动态加入而引发高昂的仿真代价,因此提出了一个用于覆盖网络仿真的基于DEVS的分布式并行仿真算法,并用于评价分层覆盖多组播网络(LOMN)的性能.该算法根据用户定义的覆盖网络协议和用户应用需求描述,生成离散事件负载,分发到位于不同主机的仿真器上,进行并行仿真处理.与数据包级的仿真模型相比,这种算法降低了仿真开销,对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的仿真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解决覆盖网络仿真所面临的可扩展性和网络动态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域分解的交通网络仿真并行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交通网络微观仿真的速度,节省仿真运算时间,将并行计算技术应用于微观交通仿真中,建立了交通网络并行仿真模型并在工作站集群上实现.模型中采用了基于空间域分解的并行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不同地理位置的交通子网分配到集群中的每台结点机进行仿真运算.通过在5个不同规模路网上的并行仿真实验,对提出的交通并行仿真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仿真模型可大大减少交通网络仿真计算时间,与单机仿真相比,并行仿真平均可节省62.9%的运行时间.同时由于随着结点机数量的增加,并行仿真中的通信开销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对于特定的交通网络方案及仿真逻辑,存在最优的结点机数量使得仿真运算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5 4Mbps无线局域网中满足时限业务需要的周期查询控制方式进行分析 ,对周期查询系统的调度策略做了改进 ,将传输服务与转移查询做了并行处理 ,并结合无线局域网上语音和视频多媒体业务 ,讨论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土压平衡盾构改性砂土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遗传神经网络与三轴试验离散元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用于改性砂土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反演.反演目标是使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曲线与真实实验曲线误差最小,采用的求解策略是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参数识别.三轴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为网络提供训练样本,遗传算法映射网络输入与输出样本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改性土三轴试验的真实测量曲线为参数反演提供依据.以反演结果为接触模型参数的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曲线与真实实验曲线相吻合,为改性土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有效和准确的方法,为进一步的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复杂互连线网络的快速仿真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含频变分布参数互连线网络的并行仿真技术.建立频变互连线的等效传输线模型,并借助多端口等效模型将互连线部分与其他电路单元相分离,实现互连线仿真的并行化.互连线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而除去互连线的其他电路则在集成电路模型程序(SPICE)中进行仿真,两者在同一时间步内交换数据.基于该技术开发出并行仿真软件FdSPICE.数值实验证明,该软件计算精度较高,可有效提高复杂互连线网络的仿真效率.

关键词:
互连线; 频变参数; 并行仿真; 时域有限差分

中图分类号: TN 47
文献标志码: A

 XIE De fu,TANG Min,MA Li zhuang,MAO Jun fa


Abstract:  相似文献   

20.
基于Stewart机构并联加工机的插补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基于Stewart机构的并联加工机的插补算法。方法 利用通常的时间分割插补算法思想和并联加工机构逆运动学模型,求解刀具运动轨迹与6根伸缩杆之间的关系,导出一种插补算法,并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仿真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该插补算法的可用性。结果与结论 对球面类和双曲面类零件加工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插补算法是正确的,实用的,为并联加工机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