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参数化设计与三维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建筑的数字化研究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主要结构和构件的分析,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参数化描述,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用VB编程生成宫殿建筑三维模型的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运行后生成古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2.
Revit作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核心软件,能显著提高工程设计工作效率与质量,但由于Revit材质库与构件库内缺失能符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PCR)实验室建设要求的内容,导致PCR实验室建设项目与BIM技术结合较少.为解决此问题,可基于Revit API进行研究,通过插件成果在Revit软件材质库内实现PVC、彩钢板等特殊材质的添加,在构件库内丰富墙体与地板这两个经典构件的类型,并实现参数化建模.根据研究成果,得到以下结论:1)对Revit材质库与构件库进行扩充,一定程度上解决Revit在PCR实验室建模上缺乏针对性材质与构件类型等问题;2)在构件建模时,用户可通过UI界面上WPF窗口的参数交互自定义构件材质层厚度与材质颜色参数,并实现一键实例化生成;3)在墙体实例化效果中,克服了以往Revit API开发案例中只能基于坐标点连线放置的局限性,实现了在参数化建模的同时能够保持与Revit原有操作一致的便捷式参数化建模.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库对北京四合院建筑进行参数化建模,在VC#.NET中开发界面,实现参数化界面和数据库相连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读取和归档,可生成脚本文件,在AutoCAD渲染建模,并可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详细介绍了对四合院建筑各部分的参数化设计和数据库模块中表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中复杂而完美的倒角、线角建模常常需要巨大的时间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与参数化相结合的高效建模技术.通过给出封闭多义线的定义及其参数化的特征描述,实现了倒角截面特征的参数化定义和自动生成;结合ACIS实体的边界表述法,实现了放样路径及其相邻边的自动选取,智能地定义用户坐标系;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结合Ob-jectARX二次开发编程,系统地提出针对倒角、线角的高效建模算法,并在建模软件开发中进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在Pro/Engineer环境下进行常用齿轮参数化建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该技术由Pro/Toolkit程序实现对齿轮参数的菜单输入,并调用由Program工具生成的齿轮模型生成程序,快速实现常用齿轮参数化建模。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的车身覆盖件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基于特征的车身覆盖件参数化建模方法。在车身覆盖件建模中引入了特征建模概念,针对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形状特征的生成机理,提出车身覆盖件形状特征分类方法,归纳体特征控制参数和面特征控制参数。以QCJ7082微型轿车车门内板为例,建立了基于特征的车门内钣参数化模型。应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车身覆盖件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以岭南地区民族建筑封火墙构件为例,针对民族建筑构件因种类繁多、构件复杂而难以快速建模的问题,运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进行了构件的参数化建模.通过分析民族建筑构件的演化发展规律,将同种类的民族建筑构件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一化的模型尺寸建立参数关系,利用Revit软件进行模型参数化建模,通过改变模型的自变量参数,控制因变量,即可演化成同类型构件的其他模型.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封火墙的归一化模型的马鞍墙模型I的部分自变量参数,可演化为镬耳墙模型和马鞍墙模型II.而对于模型较为复杂的细部构造,可以将三维激光扫描形成的点云模型与参数化建模方法相结合,从而降低民族建筑构件的建模难度,节省建模时间.  相似文献   

8.
矿床的体视化仿真技术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解决矿床仿真构模中对矿床几何信息描述和属性信息描述中存在的模型分离问题,采用体视化技术,建立了体矿床模型.通过分析矿床体视化仿真中的数据流程,建立了表现矿体空间分布、矿体中重点区域、矿体剖切分层的三类体模型,并实现了直接基于体模型的矿石储量、金属量的计算工作.经实例分析表明,利用体矿床建模技术,不仅能够进行矿床属性的定性分析,而且便于进行定量计算,为完善矿床建模技术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APDL的桥梁参数化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凝土斜拉桥A字型桥塔为例,基于APDL语言研究桥塔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研究相关特征提取算法,提取斜拉桥点云模型特征点;然后使用ANSYS软件,建立桥塔有限元参数化模型;最后分析模型结构,建立相关数学约束关系.该方法实现了对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化控制,缩短了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周期.  相似文献   

10.
为改变当前主流的基于约束的参数化建模方式复杂、建模效率低下、用户很难掌握的情况,从操作记录出发设计了一套基于操作的钢结构参数化节点制作系统,讨论了基于操作的参数化建模与基于约束的参数化建模在建模方式、系统开发、底层逻辑等方面的区别,介绍了操作实现的原理,研究了参数化节点中逻辑信息的写入,实现了利用工业基础类文件来储存参数化信息的方式.基于操作的参数化建模与非参数化建模在建模方式上基本一致,与基于约束的参数化建模相比提升了参数化建模效率、实现了参数化信息的共享、减少了相似节点的重复制作工作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基于操作的参数化建模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局部改型结构建立参数化模型,并与其余有限元模型耦合,生成车身结构局部参数化耦合模型.根据性能验证该快速耦合参数化建模的可靠性以及基于该方法所建立模型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车身局部参数化耦合模型的建模准确度较高,通过试验设计及径向基函数建立的近似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车身耦合模型的性能,利用混合方法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设计变量,可实现多目标的优化设计.故快速耦合参数化优化方法在满足设计有效性同时可节省建模时间、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参数化智能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建筑业信息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以提高中国建筑业竞争力,对基于参数化智能模型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了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是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的新技术,它不仅包含几何数据,还包含建筑生命周期中的大量工程数据,并还将其与二维CAD技术进行了比较,表明了参数化智能模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以参数化智能模型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信息模型必将取代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成为信息时代推动中国建筑业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理论,研发了一套支吊架全过程设计系统.该系统集实体模型、计算分析、验算、计算书、数据接口、图纸和材料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并且所有功能共享数据.采用基于动态捕捉的三维智能建模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参数化约束技术,使得建模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德旭  王元戎  夏琦 《科技资讯》2023,(21):157-161
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参数化与智能化、地形与地质三维建模关键技术、BIM与有限元分析软件交互关键技术、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BIM模型参数化建模及智能化需要通过融合设计经验共识和规范设计流程实现;(2)地形、地质模型创建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较低,模型融合困难,极需开展相关实现方法研究;(3)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不能精准转换,需要研究BIM与有限元计算模型交互关键技术;(4)实现角色、设计环境和设计资源的深度融合,是开展基于BIM多专业协同设计的发展方向。BIM技术是解决道路与桥梁工程复杂问题的有力支撑,但是仍然不成熟。基于BIM技术进行深度开发,是实现数字化信息表达、数据交互以及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创建三维模型的速度直接影响可视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效率.参数化建模技术可以通过参数驱动来快速实现模型的创建,因而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可视优化设计.研究了面向机械产品可视优化设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分析了参数化建模与可视优化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创建参数化建模系统一般流程,包括确定功能模块、参数分析、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等关键步骤.最后,以3-TPT并联运动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VB软件在SolidWorks平台下,开发了面向可视优化设计的参数化建模系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元建模设施和建模技术, 提出一种物理信息融合系统中环境信息的建模方法. 该方法利用层次化的建模思想和领域化的建模方法, 定义了环境信息的元元模型及不同领域中环境信息的元模型, 实现了环境信息的元信息统一和不同领域中展现形式的多样性. 该方法有利于解决物理信息融合系统中由于多维异构性导致的环境信
息描述不统一和环境信息融合交互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离散化方法在基于粗糙集焊接建模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糙集建模方法是一种新的且重要的焊接过程建模方法,离散化是粗糙集建模方法中一个必要且重要的步骤.针对已有离散化方法众多、难以取舍的特点,讨论并确立了焊接建模过程中离散化方法的选择标准.以低碳钢的脉冲钨极氩弧焊为背景,针对相同的建模数据,采用除离散化外相同的粗糙集建模步骤,并以十折交叉确认法为验证方法,对比不同离散化方法对焊接粗糙集模型的预测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熵的离散化方法更加适合焊接过程的粗糙集建模.最后,探讨了基于熵的离散化方法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研究了三维装配工艺模型的数字化建模方法. 根据装配工艺设计过程的特点,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分为粗装配工艺设计阶段和精装配工艺设计阶段. 针对不同的工艺设计阶段,为三维装配工艺模型提出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分别为拆卸工艺模型、粗装配工艺模型及精装配工艺模型,建立了不同阶段模型及辅助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和模型信息间的映射机制,详细阐述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的建模过程. 基于上述建模方法,开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系统,以一个发动机模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林祖正 《科技信息》2012,(10):88-88,83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UG NX6.0参数化建模平台上建立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运用NX软件的表达式功能,在齿轮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只需在表达式中修改齿轮的参数,便可自动更新生成所需的齿轮三维模型,从而实现齿轮的参数化建模,提高了建模的精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基于特征的服装人体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 .与传统的人体建模方法不同 ,该方法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思想 ,并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服装人体模型的几何特征参数 .该方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中 ,成为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