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上采用多天线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又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扩大覆盖范围.构建了多天线超宽带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种调制方式在多天线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并分别对采用跳时脉冲位置调制(TH-PPM)、跳时脉冲幅度调制(TH-PAM)和直扩脉冲幅度调制(DS-PAM)时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当误码率为时,采用TH-PAM较采用TH-PPM方式的信噪比有近6 dB的提高;当均用PAM,采用TH技术与采用DS技术的多天线超宽带系统误码率性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宽带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基于TH-PPM-UWB系统,分析了超宽带在窄带和宽带干扰时的系统性能,利用ADS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仿真分析了2种干扰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干扰中心频率及发送功率的大小对UWB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增加宽带干扰,相当于增加热噪声幅度.  相似文献   

3.
超宽带跳时扩频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介绍超宽带(UWB)通信系统的特性,然后介绍采用两种不同调制方式(BPSK和PPM)的UWB跳时扩频多址通信系统,并将发射单脉冲信号建模为一般高斯脉冲的一阶导数和三阶导数,基于常规单用户检测器,根据系统的误比特率,分析比较两种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宽带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基于TH-PPM-UWB系统,分析了超宽带在窄带和宽带干扰时的系统性能,利用ADS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仿真分析了2种干扰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干扰中心频率及发送功率的大小对UWB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增加宽带干扰,相当于增加热噪声幅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超宽带的4.2~4.8 GHz频段干扰抑制问题,采用组合高斯高阶导脉冲作为超宽带(UWB)原始脉冲,设计了直接序列扩频-载波调制算法,提出一种UWB频率自适应检测避让实现方案.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中国UWB频率规划,保证了稳定的UWB正常发射功率,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有效解决4.2~4.8 GHz频段检测避让(DAA)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光子学产生超宽带(UWB)信号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参数调制UWB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基于非线性电光强度调制原理在光域中产生符合要求的UWB Doublet信号波形,采用双平行支路的系统结构实现对输出UWB信号的多参数调制.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光域...  相似文献   

7.
将低成本的标签用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有利于促进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发展,为了降低标签成本,提出了L型微带谐振器加载的无芯片标签.标签采用收发正交的两面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圆盘单极天线,通过长度不等的L型微带谐振器和50Ω传输相耦合构成L型微带谐振器加载无芯片标签.在4.80~10.93GHz频带上得到了20bit的频率位置编码容量;将幅度调制和频率位置调制进行混合编码后得到60bit的编码容量.通过制作4bit编码容量的几种典型编码的标签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TM-UWB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略介绍超宽带(UWB)信号及其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时间调制一超宽带(TM-UWB)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原理,包括信号形式、信息调制和信道编码等,最后对TM-UWB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窦峥  孙立霞  韩宇 《应用科技》2011,38(11):49-53
并行组合扩频通信技术( PCSS)和超宽带(UWB)通信技术因为具有高效通信能力和保密通信性能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在分析并行组合扩频通信和超宽带通信系统技术特征的基础之上,结合这2种通信方式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组合扩频的超宽带通信系统方案,并将高性能的多元双正交键控(MBOK)调制方式应用到该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当误码率为10-4时,MBOK调制方式较传统的脉冲位置调制(PPM)方式的信噪比有约9 dB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存在码间干扰(ISI)的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和均衡的作用关系还没有定论.有观点认为UWB中RAKE接收具备信道均衡的特性,因而RAKE接收时不需要均衡器,其出发点是将RAKE接收机中ISI视为与当前符号不相关的高斯噪声,或认为RAKE接收能缩短信道时延扩展.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及其依据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存在ISI的RAKE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IEEE 802.15标准中的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RAKE接收与均衡的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RAKE并不能起到抑制ISI的作用,故而对多径信道环境ISI仍然需要均衡器来消除.  相似文献   

11.
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与简单空时编码发射机分集相结合的恒定比特率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 (OFDM)方案。该算法根据两径发射机的平均信噪比在各子载波上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调制模式 ,并保持恒定比特率。仿真结果表明 :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 ,该方案可以显著地改善 OFDM的性能。在无信道编码和误比特率为 10 - 5条件下 ,对于平均带宽效率为1bit/ (s.Hz)的双天线发射分集接收的自适应 OFDM系统与传统 OFDM系统相比可以获得约 35 d B的自适应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2.
在不考虑噪声和仅考虑散粒噪声两种情况下,分析了Turbo码对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的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 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urbo码对BPPM调制的FFH OCDMA系统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从降低带比特交织的Turbo接收机复杂度的角度对其结构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各组成部分外信息转移的研究,提出将Turbo接收机分阶段实现的方案,即开始使用带均衡器的接收机,然后使用迭代译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该方案可以减少环路,降低实现复杂度,同时减小系统时延.给出切换这两种接收机的准则后,对给定的系统在典型的符号间和干扰信道下进行了性能仿真,对比常用的Turbo接收机,迭代5次后,性能下降不到0.1dB,迭代10次后,两者性能非常接近,这表明所给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多径信道下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无线通信系统而言,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传输技术,但是由于多径产生的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和信道噪声破坏了OFDM信号保护间隔,影响了定时准确性和精度.为此利用循环扩展前缀与相应的复制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两种采用多个符号归一化的点相关和的定时同步算法,给出了其实现步骤及相关参数的选择原则.最后给出一种定时同步的实现方案,将其应用在DVB-T(Terrestrial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中,利用计算机仿真对该系统的定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与传统的ML(Maximum Likelihood)相比,可以准确稳定地获得定时同步.  相似文献   

15.
BCH信道编码对快跳频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单重合码的互相关性能,得出了未编码的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OCDMA)系统误骊率性能的具体表达式。论述了BCH信道编码对FFH-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它和未编码的FFH-OCDMA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信息比特速率,切普间隔,有效波长数时,两个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基本,但使用BCH信道编码后,单重合码的长度将变短,这样不仅降低了光纤光栅的制作难度,且增加了单重合码的码字数,从而提高了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网格编码调制(TCM-TrellisCodedModulation)在AWGN信道中图像传输的可靠性问题,采用(3,2,3)卷积码与8PSK调制、Ungerboeck集分割方案构成TCM方案,研究信源压缩与不压缩情况下图像传输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TCM编码调制图像传输方案相比未编码系统获得可观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7.
低密度校验码编码系统混合ARQ协议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RB-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在考虑反向信道重传请求消息信息比特功率的条件下,混合ARQ方案的总体性能超过RB-HARQ方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理想相干检测的情况下,8相相移键控(8-PSK)方式的网格编码调制(TCM)与QPSK方式相比,可以得到较高的编码功率增益,且不会增加系统所需的带宽.然而,就相同的载噪比C/N,8-PSK方式对于相干载波相位偏移的灵敏度要比QPSK方式大得多,将会引入较多的误码.为了分析非理想相干检测的影响,首先导出相干载波相移θ时上述两系统信码判决间的等效距离.然后分别用系统模拟和解析方法求出在给定各种条件下的事件错误率及其上限.显然,编码功率增益将随相干载波相位偏移的上升而下降.最后给出在不同载噪比时上述两系统平均事件错误率和平均信息比特错误率的求解方法及其计算结果.从所得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要得到较高的TCM编码功率增益,降需要一对载噪比较高的相干载波.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条件较难满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无线信道下鲁棒和高效地传输静态渐进图像,基于高效率编码调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编码传输框架。使用支持多种编码传输模式的自适应网格编码正交振幅调制作为脆弱嵌入式压缩渐进码流的编码保护方案,在给定的功率和延迟约束条件下,基于启发式并行搜索算法对待传信源压缩分组的传输功率和编码调制模式进行联合优化,使得图像传输的端对端期望失真最小。经过对不同测试图像在不同功率和延迟约束条件下的仿真,该传输优化方案相对于以往基于不等重功率分配算法的传输优化方案取得了明显性能增益,在Gauss白噪声信道和准静态衰落信道中,接收端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分别平均提高了1.33和2.70dB。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时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对传统的串行干扰对消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空时两步法连续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方法.通过使所有用户进行全干扰对消,从而检测期望用户的信号并抑制多址干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和其他的多用户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