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董贻诚 《科学通报》1982,27(23):1436-1436
钛、锆、铪的双(环戊二烯基)和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已有不少报道。Tkachev和Prout等测定了钛和锆的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Petersen和Cesarotti等测定了(η~5-CH_3C_5H_4)_2TiCl_2、(η~5-C_5H_5)(η~5-C_(10)H_(19)C_5H_4)TiCl_2等的分子结构;Davis等研究了(CH_2)_3(C_5H_4)_2MCl_2(M=Ti、Zr、Hf)的分子结构。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双(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铪三个晶体结构,并探讨了金属原子和环戊二烯基上的乙基取代基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寿山 《科学通报》1983,28(3):156-156
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和铪是按如下反应制备的:2RC_5H_5 2Na→2RC_5H_4Na H_2,(1)2RC_5H_4Na MCl_4→(η~5-RC_3H_4)_2MCl_2 2Nacl.(2)反应(1)在四氢呋喃迥流温度下,反应(2)在室温四氢呋喃和苯溶剂中进行。按上述反应,由相应的烷基环戊二烯基钠与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得表1所列的钛、锆和铪的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  相似文献   

3.
陈寿山 《科学通报》1987,32(17):1314-1314
前文我们报道了烯丙基、α-丁烯基和环戊烯基环戊二烯基IVB族金属衍生物的合成和与卤化氢、卤素的加成反应及取代反应。 本文报道按文献[1,2]方法由环己烯基环戊二烯基钠与IVB族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得双(环己烯基环戊二烯基)IVB族金属二氯化物(化合物2,4,5)(表1)。  相似文献   

4.
王积涛 《科学通报》1982,27(12):767-767
我们曾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的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与酚的反应以及芳氧基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和铪同酚或取代酚的反应。在苯中,钛衍生物在氨基钠存在下迴流温度,锆和铪衍生物在三乙胺存在下室温进行反应,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均被芳氧基  相似文献   

5.
田军 《科学通报》1993,38(20):1916-1916
利用6,6-环戊烷基富烯与芳基锂作用形成的取代环戊二烯基锂,与双(环戊二烯基)四氯-μ-氧合二钛反应这一新的合成方法,制备了(η~5-环戊二烯基)[η~5-(1-(4-甲氧基苯基)环已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元素分析、核磁、红外、质谱分析确认合成产物为  相似文献   

6.
叶常青 《科学通报》1989,34(22):1760-1760
我们曾成功地合成了碳链、碳-氧桥联和含苯环桥联的二茂稀土氯化物,本文报道含吡啶环桥联的二茂稀土氯化物——吡啶-2,6-双(亚甲基环戊二烯基)钇和镥氯化物的合成与鉴定。  相似文献   

7.
邓道利 《科学通报》1990,35(8):638-638
双(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氯化物(C_5H_5,)_2LnCl,在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60年代初R. E.Maginn首先合成了这类配合物,然而由于这些配合物对氧及湿气极其敏感而且又易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二茂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夏巨松 《科学通报》1992,37(17):1576-1576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中利用取代环戊二烯的目的在于防止轻稀土歧化.目前,已开发出的取代环戊二烯有CH_3C_5H_5、C_5(CH_3)_5H、(CH_3)_3SiC_5H_5、t-C_4H_9C_5H_5及(CH_3OCH_2CH_2C_5H_5等多种配体.苄基环戊二烯虽早在1936年就已合成,但用它作为配体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研究极少,仅报道过它的铁、铀配合物.我们首次利用这个配体合成了其稀土二氯化物.本文报道双(苄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的合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9.
张正之 《科学通报》1983,28(18):1113-1113
顺磁性双(环戊二烯基)镍类络合物具有高反应活性,是一些新型金属有机反应的原料并是一些催化反应顺磁中间物的模型化合物。因此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于广谦 《科学通报》1983,28(7):408-408
引言我们曾制备了C_5H_5LnCl_2·_nTHF(C_5H_5=环戊二烯基;Ln—Ce,Pr,Nd,Gd,Y;n—0,1,2,3)和C_5H_5LnCl_2·HCl·2THF(Ln=Pr,Nd)稀土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与烷基铝反应生成一类新型的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吴立新 《科学通报》1990,35(17):1307-1307
近年来含有稀土和过渡金属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由于可能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因而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对这类化合物的各种谱学研究和晶体结构测定得到稀土和过渡金属之间的不同连接方式。我们以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氯化稀土与环戊二烯基羰基铁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稀土和铁的化合物,利用X光四圆衍射仪对其中之一测定晶体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70年ldart等人报道了Sc(C_6H_5)_3、Y(C_6H_5)_3、LiLa(C_6H_5)和LiPr(C_6H_5)_4等稀土苯基衍生物的合成,近年来又相继报道了二(环戊二烯基)稀土苯基配合物。本文将报道一种新型的阴离子型环戊二烯基稀土苯基衍生物[Li·3DME][(η~5—C_5H_5)_3NdC_6H_5]  相似文献   

13.
双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金属衍生物的合成和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寿山 《科学通报》1981,26(10):600-600
在前文中,我们曾报道了一系列第四族过渡金属的双环戊二烯基二芳基衍生物。本文讨论了这些金属的双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衍生物的合成和核磁共振谱。由于过渡金属的金属性随周期向下而略有加强,钛、锆、铪金属的电负性依次逐渐变小。这种趋势使金属的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的氯原子的活泼性有所增加,表现在它们对酚的反应活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双  相似文献   

14.
张景龄 《科学通报》1983,28(5):277-277
由于受到原料来源和合成方法的限制,O,O-二烷基-β,β-二烷基乙烯基膦酸酯是目前报道较少的一类膦化合物。Mikolajczyk在不用催化剂的液/液两相体系中,用双(O,O-二乙基膦酸基)甲烷为原料,由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β-一元取代的乙烯基膦酸酯,但所用的羰基化合物仅限于芳香醛。从这类反应的文献报道中,我们看到即使在相转移剂的作用下,在液/液体系中,膦  相似文献   

15.
戴乾圜 《科学通报》1980,25(14):672-672
在我们实验室,已将作者之一提出的多环芳烃(PAH)定量双区公式,成功地推广应用于各种单甲基及多甲基取代的PAH上(包括胆蒽系及类似的环戊并PAH).对134种已有完全致癌实验数据的取代PAH,计算与实际的符合率达95%.PAH上的甲基及环戊并基等,在体内可能氧化经乙酸酯或磺酸酯的形式,形成阳离子而作为亲电双区之一,并参与致癌代谢.微扰分子轨道计算(PMO)表明,强力致癌的甲基代PAH皆具有高的甲基正离子离域能,可作为△E_2,代入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6.
张景龄 《科学通报》1986,31(6):432-432
曾以2-(N_2-苯基)肼基苯并噻唑与六烷基亚磷酰胺作用制得了三稠环系三唑磷茂啉的茂第一个系列化合物:1-苯基-5-N,N-二烷基胺基苯并噻唑并[2,3,C]-△~2-1,2,4,5-三唑磷啉[Ⅰ]:  相似文献   

17.
优系青蒿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和酶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高产株系025的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一个编码青蒿法呢基焦磷酸合酶(AaFPS1)的cDNA(af1). 序列分析表明, 这一cDNA编码一个含34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39 kD. 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其他植物、哺乳动物及酵母的FPS相似, 也包含异戊烯基转移酶和聚异戊烯基合酶所共有的5个保守域. 此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表现出明显的FPS酶学活性.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 进一步测定了其酶学动力学. 上述结果将进一步推动青蒿素生物合成分子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民良 《科学通报》1988,33(17):1359-1359
3,4-二羟基-3-环丁烯-1,2-二酮(3,4-Dihydroxy-3-cyclobutene-1,2-dione)又名方形酸(Squaric acid)其结构式如(Ⅰ)。它的二价阴离子是一种新奇的四元环芳族化合物(Ⅱ)。二价和三价金属的方形酸  相似文献   

19.
李二成 《科学通报》1988,33(15):1148-1148
亚磷酸二烷基脂(RO)_2P(O)H可与含各种官能团的有机物反应,形成不同种类的磷脂化合物,因而在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亚磷酸二烷基脂也可和许多金属盐(如MX_2,M=Ca,Zn,Co,Mn等;X=Cl,OAc等)反应,通常形成离子性化合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21,66(25):3318-3324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NO配体.该配体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单、易于纯化等优点.通过市售的手性原料经过三步简单反应便可得到该配体.该配体与[Ir(COD)Cl]2(COD, 1,5-环辛二烯)在四氢呋喃(THF)中混合可原位获得手性催化剂,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该反应体系所得到的手性醇产物的产率最高可达99%, ee值最高可达99%.该催化剂对烷基芳基酮能够展现出很好的催化效率,但是对于双烷基酮氢化的手性控并不理想.在一个较大规模的反应中(12 g底物),催化转化数(TON)可达10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