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跨入高铁时代时速超过200公里,采用动车组及专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铁路,被国际上定义为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高铁道岔打磨后出现车体横加报警现象,对道岔打磨形式进行研究,利用动力学软件建立轮轨接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打磨形式下轮轨接触几何特性、轮轨磨耗、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车辆运行平稳性,并与实际不同形式打磨后高速列车车辆运行平稳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钢轨打磨形式,通过个性化钢轨打磨道岔后,道岔钢轨左右股廓形对称,轮轨等效锥度理想;列车通过道岔时,轮轨磨耗改善显著,列车运行安全性及平稳性得到提升,与实测列车运行平稳性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故采用个性化打磨方式可以改善道岔打磨后车体横加报警现象.  相似文献   

3.
罗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1,(5):50-50,52
高速铁路岔区采用18#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板无砟轨道系统既可以满足列车的运行速度(直向速度350km/h,侧向速度80km/h),又能避免道砟飞溅,长期保持线路的平顺性,具有耐久性好,维修量小的优点.根据国内道岔板预制工艺,结合京沪高铁施工要求,系统地研究了道岔板的预制工艺,并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在京沪高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无缝线路检测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缝线路应用已成普遍趋势,无缝线路检测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营运期间无缝线路检测意义、目前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检测方法原理。以京津城际及京沪高铁位移观测桩设置方法为例,介绍了位移观测桩法在高速铁路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了位移观测桩法计算实际锁定轨温。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1日,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列车——奥运重点工程北京至天津的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京津城际铁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条运营速度达到350km/h的客运铁路专线。目前,世界上只有德、法、日3国掌握了高速铁路的技术,但还没有一条运营线路达到350km/h的速度。京津城铁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京沪高铁降速运行主要考虑到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在极限速度下,衡量高速列车安全性的三大指标距安全限值都还有很大余地;京沪高铁运营留有十分充足的安全余量。□我国申请高速铁路相关专利共计1902项;中国铁路没有出现与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主要介绍了京津城际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组成方案,对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京津城际铁路为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 km/h的高速铁路,由于北京、天津地区的大地沉降,造成了京津城际铁路出现了不通程度的沉降。2009年,铁道部(现总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确定了北仓、武清、亦庄三个重点沉降区段,并由铁三院进行重点定期观测。经过近4年的沉降观测,找到了沉降变化规律,并根据各区段不同的沉降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整治措施。为以后的高速铁路区域沉降整治提供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第1条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该工程长120 km复线,从施工、调试到运营仅用了1年半时间,是对中国高速铁路各种创新成果进行试验应用的检验,是示范性工程,也是今后进行其他成果试验、研究创新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单开道岔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单开道岔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列车直、侧向过岔的动力仿真结果,确定岔区钢轨疲劳敏感区域,并提取敏感区域疲劳荷载谱;采用静力分析模型研究单位荷载下各敏感区域钢轨内部应力分布情况;基于Miner线性累积法则对岔区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列车轴重、速度对钢轨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给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列车通过时岔区钢轨疲劳敏感区域裂纹萌生寿命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道岔不同敏感区域钢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相差很大,列车轴重及侧向通过速度对钢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有很大影响,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大幅降低,随列车侧向通过速度的增加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是复杂的巨系统。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首条工程实践、运营实践的高速铁路,在攻克系统设计与系统集成、轨道高平顺与高稳定、高速列车安全与舒适、运行(营)控制可靠与高效四大方面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历时3年建造,开通运营验证,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对推进我国铁路网又好又快地建设具有指导性、示范性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缝道岔养护维修中发现直尖轨拉成旁弯,尖轨中部轨距减小,直基本股钢轨有较大的附加温度应力,道岔前后钢轨锁定轨温失控,岔前与限位器间实际锁定轨温严重超限等问题。文章提出通过改进无缝道岔结构方式及无缝道岔单元管理方式解决道岔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词     
《广东科技》2011,20(15)
京沪高铁眼下最热的词莫过于京沪高铁。6月30日下午3时,G1次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自北京南出发,疾驰驶向上海,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北京到上海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48分。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横跨7省市,共设车站24个,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运营初期每天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90对,  相似文献   

14.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建成运营的时速350 km客运专线。设计中贯彻桥梁建设新理念,确保高速条件下列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要求,并遵循环境适应性、服务运输和综合效益的设计理念。全线采用长桥方案,桥上采用最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87.7 %,京津城际铁路桥梁设计、建造的成功,为今后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起到了示范性、标志性、样板性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ZDJ9道岔在我国高速铁路得到广泛的运用,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ZDJ9道岔转辙设备是目前国内高铁使用较多的一种提速道岔转辙设备类型,它采用外锁闭装置,具有承载通过力强、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文结合现场设备运用及维护经验,主要对ZDJ9道岔的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了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总结了处理ZDJ9道岔电路故障的方法,阐述了ZDJ9道岔电路故障处理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北京奥运会催生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的重大意义。介绍了轨道交通的优势和高速铁路关键技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时代已经到来。今后5年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是一场占领世界高速铁路技术高地的攻坚战。在今后10~15年中,我们要建成总长达18 000 km的高速铁路网。  相似文献   

17.
S700K型电动转辙机是高速铁路采用的一种新型道岔转辙设备之一,对铁路扩能、提速、提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把高速铁路运输生产中提速道岔出现的非正常状态,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处置对象,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并及时有效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铁提速道岔设备故障对行车造成的影响,确保提速道岔设备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为了便于信号作业人员掌握高铁提速道岔处置技能,现通过对高铁S700K提速道岔设备各种故障现象的设置,对部分典型故障的处置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供大家在今后的施工与生产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导电性异物会导致接触网短路跳闸,绝缘型异物受电弓故障。目前,铁路部门主要靠"人防"来保护高铁路线,当然也需要民众的积极配合。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与大风相伴频上热搜。京广高铁、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哈铁路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所创造的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多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在湖北省内,就有武汉至咸宁、黄石、孝感和黄冈四条城际铁路在建,远期还规划有武汉至天门、潜江等多条线路。城际铁路如火如荼、且建设标准高,设计时速一般为200km/h及以上。针对高速电气化铁路18#无交叉线岔在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建设中的应用以及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解决施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为后期的运营维护以及其他类似线路的设计、施工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轮轨接触特征的转辙器区钢轨廓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岔转辙器区钢轨容易出现伤损及寿命短等问题,根据轮轨接触理论,提出了以滚动圆半径差函数和轮轨间接触点均匀分布为主要的设计目标,以轮轨接触点的位置为边界条件,利用欧拉积分方法求解微分方程,从而获得钢轨打磨的目标廓形的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钢轨与车轮有更合理的匹配性,改善了车辆通过道岔时的动力学性能,减小了轮轨间的接触应力,使得接触分布和磨耗更加均匀,从而能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