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棉织物退煮漂一浴复合助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适于棉府绸织物退煮漂一浴浸渍工艺、可替代烧碱和双氧水的复合助剂的前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退煮漂一浴复合助剂28g/L,浴比1:20,在95~100℃下浸渍处理90min。该条件下织物前处理效果与传统碱氧工艺相近,染色后织物在得色深度、均匀性和色光等性能上也与传统工艺相近。  相似文献   

2.
棉织物退煮漂-浴复合助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适于棉府绸织物退煮漂-浴浸渍工艺、可替代烧碱和双氧水的复合助剂的前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退煮漂-浴复合助剂28g/L,浴比1:20,在95—100℃下浸渍处理90min。该条件下织物前处理效果与传统碱氧工艺相近,染色后织物在得色深度、均匀性和色光等性能上也与传统工艺相近。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低成本、用量少、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前处理剂用于退、煮、漂一步法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退浆、煮练、漂白的助剂和工艺因素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精炼剂、渗透剂、氢氧化钠、双氧水等助剂对前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利用正交实验配制多功能前处理剂,其配方为复合精炼剂4%,渗透剂7%,氢氧化钠25%,30%过氧化氢30%~35%,稳定剂20%。将多功能前处理剂应用于织物退、煮、漂一步法工艺,织物的毛效达到17.8cm/30min,白度达到84.2%,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4.
应用氧化退浆剂D-2和多功能精练剂AW分别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无碱退浆和低碱煮漂联合工艺.分析氧化退浆剂D-2用量、退浆温度、退浆时间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以及多功能精练剂AW用量、双氧水用量、煮漂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织物煮漂效果的影响,并将新工艺处理的效果与传统强碱前处理工艺处理的效果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用优化的工艺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低碱前处理,处理后的织物毛细管效应值较高,强力损伤较低,手感柔软,半制品质量较好,效果优于传统强碱前处理的效果,而且煮漂废液含碱量低至0.96g/L以下,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含铜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过程中,铜盐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的是二级反应,反应的阿伦尼乌斯活化能为60.520kJ.mol^-1,在酸性介质中,反应速率减慢,其阿伦尼乌斯活化能降为27.618kJ.mol^-1。同时,随着pH的降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降低,纤维上导电结晶层更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6.
采用合成的抗菌性阳离子活性染料对尼龙66、羊毛和腈纶纤维进行了染色和抗菌性能研究.该染料对3种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3种纤维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和耐摩擦色牢度,但上染速率和上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染色后的3种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采用该染料对棉、尼龙66、羊毛和腈纶纤维织物进行了同浴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染料对4种纤维在同浴染色时具有不同的上染速率,同色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该染料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a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10-6g/L.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过硫酸钾一硫脲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乙酯与吉林产亚麻纤维的非均相接枝共聚反应。过硫酸钾(KPS)的浓度为0.015mol/L,硫脲(TU)浓度为0.0002mol/L,单体(Mo.)浓度为0.2159mol/L,硫酸(H_2So_4)浓度为0.01mol/L时,在60℃,反应2小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接枝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Coats-Redfern”法,通过差式扫描量热(DSC)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动力学,探索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40~400℃范围内,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总体上符合一级的反应级数模型,计算得到表观反应活化能Ea=177.1kJ/mol;进一步分区通过分区研究和计算,提出了“三区域反应动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能很好地预测PAN纤维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行为;初步提出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对壳聚糖整理棉织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棉织物壳聚糖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比较3种不同的整理方法.第1种是用柠檬酸及壳聚糖的混合溶液进行一浴整理;第2种是先用柠檬酸溶液再用壳聚糖溶液进行两浴处理;第3种是使用等离子体预处理织物后再经两浴法整理.使用酸性橙Ⅱ对整理后织物染色并测试K/S值.通过测试织物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考察其抗菌性.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经两浴法整理的织物的K/S值以及抗菌率较一浴法或两浴法都有所提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稀土在毛制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稀土元素作为纺织梁整助剂在羊毛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包括羊毛散纤维、全毛绒线、毛织物及全毛地毯等的染色和漂白,目前的稀土羊毛漂染是在不改变生产工艺流程,不增加加工设备条件下,将稀土作为一种漂染助剂加入染浴或漂浴中,起到染色增深增浓、缓染匀染,七约染化料,低温、低铬染色,提高颜色鲜艳度以及促进漂白等作用。本文阐述了稀土羊毛漂染的机理,总结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以期进一步推动稀土在纺织染整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用工多等问题,采用碱堆置加退煮漂汽蒸一浴工艺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并对煮练后的半制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碱液中氢氧化钠5g/L、煮练液中高效短流程精练剂30g/L、过氧化氢8g/L、pH10.9,煮练后半制品毛效10cm/30min、白度82%、强力623N、棉籽壳0个,能满足后续染整加工要求.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粘辊及产品中出现的蜡条、破洞和色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棉针织物硫化染料染色的工艺参数及其对染品染色深度、染色牢度等的影响,确定了棉针织物硫化染料练染一浴两步法适宜的染色工艺.实验表明:新工艺除染色深度稍低外,染品在皂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等方面均能达到两浴两步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生物酶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索淀粉酶和果胶酶分别对棉织物冷轧堆法在退浆和精炼中的应用,在棉织物退浆处理中使用淀粉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在棉织物果胶酶精炼中,对棉织物白度,强力,毛效的影响.针对退浆、煮练过程,筛选出合适的酶制剂,并配置合适的工艺条件完成棉织物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从前处理效果、服用性能、染色性能和工艺过程四个方面对毛巾织物采用碱氧—浴法和酶氧—浴法前处理新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前处理效果上,二者基本相当;在服用性能上采用酶技术对织物损伤更少,手感更好;在染色性能方面,酶处理后织物上染百分率和K/S值更高;在工艺过程上,二者相差不大,但酶氧前处理更节能,更环保.  相似文献   

15.
针织物的练漂工艺是开发新型纤维针织物的关键之一.采用碱氧一浴法,结合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以白度和顶破强力为测试指标,研究了VILOFT纤维针织物的练漂工艺.最终确定VILOFT纤维纯纺针织物的最佳练漂工艺为:氢氧化钠2.5%;过氧化氢3%;硅酸钠1.5g/L ;浴比1∶15;温度80℃;漂白时间60min .结果表明,经过练漂处理后的VILOFT 针织物,充分水洗后手感光泽没有明显变化,白度明显增加,强力有所下降,但在弹性范围内,不会影响针织物的其他各项性能和后道工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麻织物存在的染整加工问题,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详细研究了大麻织物前处理工艺,包括煮练、漂白、丝光等过程。得出了适合于大麻织物的最佳前处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棉织物酶氧-浴法前处理工艺、淀粉酶和果胶酶混用前处理工艺过程中,根据酶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测定退浆漂白后各种工艺下织物的毛效、白度和强力、通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良好,适用于实际生产的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证明,用酶前处理棉织物,具有手感蓬松、柔软、节能、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无污水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蛹蛋白粘胶长丝/棉交织针织物练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蛹蛋白粘胶长丝在碱性条件下将发生水解。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正交实验对蛹蛋白粘胶/棉交织针织物进行了练漂工艺的探索,讨论了各工艺因素对纤维表面蛋白质、织物强力、毛细效应、白度的影响程度,并得到了该织物最佳的练漂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