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已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任意截面槽波导和填充非均匀介质的类矩形波导的傅立叶展开一差分法对填充多层介质的H波导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填充不同厚度介质的H波导截止波数的计算及与解析法计算结果的对照,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填充多层介质的H波导的截止特性和色散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可以便捷地解决H波导在微波毫米波应用中的实际工程问题,其结论对于微波毫米波元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光波导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各向异性晶体光波导的导模理论,给出了阶跃形折射率分布波导的TE和TM模式的场分布表达式和模式色散方程,讨论了其截止特性和单模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渐变折射率分布平面波导的导模理论,得到了普遍的模式色散方程。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Rb:KTP波导,分析了其截止特性及扩散特性,给出了制备KTP单模波导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双介质片 H 形波导自1958年 F.J.Tischer 提出以来,(?),陈孟尧等曾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但都偏重于 LM_11波的工作特性上,而对其基波LE_(01)波的研究确是不够的。另一方面,F.J.Tischer,M.Cohn,Γ.М.(?)等对单介质片 H 形波导中的 LE_(01)波都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分析,指出  相似文献   

4.
用直线法对几种典型规则波导的截止波数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并以茧形波导为例,对其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并将二维电磁场边值问题扩展至任意形状截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枕形波导,该枕形波导一方面考虑到矩形波导管的变形,另一方面又有优于矩形波导的优点,其特性阻抗小,易于和低阻抗同轴线、微带匹配,在传输相同波长电磁波时有较小的波导尺寸.分析了枕形波导的截止特性、带宽特性及主模的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6.
多层介质填充H形波导的直线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线法分析了多层介质填充的H形波导,用传递矩阵获得了这种波导在不同模式下的特征方程,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H形波导以及其他非均匀介质填充波导问题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横向谐振等效网络法分析了梯形槽波导主模的色散和截止特性,迷对槽波导的设计,加工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阶梯近似和微波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具有任意槽形状的单槽和双槽波导的色散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槽波导定向耦合器的设计途径.所得数据与实验结果与用其他方法计算得的结果都吻合得较好,证实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椭圆柱坐标系中,利用单介质椭圆波导电磁场解析解,对纵向填充两种不同介质的理想导体壁椭圆波导连接后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其模式场特征方程.结果表明,纵向填充两种不同介质的圆波导的电磁场模式特征方程是其特例.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填充椭圆波导的介质折射率、波导的偏心率等对奇对称基模传播特性的影响,对波导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截止条件的讨论以及数值计算表明如此结构的波导有滤波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传输特性更优良的脊波导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脊波导。并应用有限元法对这种结构的单脊波导与双脊波导的截止特性及单模带宽作了分析,给出了主模及第一高次模的场结构图。结果表明其截止波长与单模带宽都要远比同尺寸的矩形脊波导大。进一步分析了填充介质的这种脊波导的截止特性,结果表明填充不均匀介质比的截止特性比填充均匀介质的脊波导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酰甘氨酸和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碳碳双键的前手性底物:(Z)-2-乙酰氨基苯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甲氧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硝基苯基)-丙烯酸。后4种是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经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表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roller shapes on strip buckling in a 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 was focused on. The tensile stress distribution,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ve stress, and the critical buckling stress of the strip were studi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hen the flat roller, crown roller, single taper roller, and double taper roller were used,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trip buckling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with the crown roller, then the double taper roller, and finally the single taper roller. Also, strip buckling can not occur when the flat roller is used. Considering strip snaking, the single taper roller and double taper roller are suggested in the 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 The double taper roller with a better strip snaking-prevention ability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sections with high strip temperature, and the single taper roller with a better buckling-prevention ability should be used in the sections with low strip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宣璐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31-133
运用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分析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力求把握其特征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推动青年充分发挥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其消极影响,从而引导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是被普遍称为21世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新医疗技术,被寄希望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利器;但是因其既存在不成熟尚难攻克的诸多关键问题,又因其应用具有难以解决的利弊双刃性,笔者主张对其无为胜有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原子的运动对稳态布居的影响,发现双光子共振时的多普勒频移发生在零双光子失谐附近;单光子共振时的多普勒频移发生在零单光子失谐附近;当原子被两束频率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激光驱动时,在零双光子失谐附近双光子共振不产生多普勒频移。  相似文献   

16.
A.Gordon首先采用带有非对称双阱势的氢键链模型研究了氢链铁电体的导电性,给出了扭结解和迁移率的表达式,但是对于导电有贡献的扭结孤子应该对应于质子在两个阱底之间的转移。基于这种考虑,修正了A.Gordon的结果,重新导出了低能态的扭结解,给出了迁移率的一个新的表达式,当非对称双阱势转化为对称双阱势时,这个表达式恰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个表达式表明,相变临界指数是1。  相似文献   

17.
1-苯甲酰基-3-芳基硫脲和水合肼反应生成了3-苯基-5-芳胺基-4H-1,2,4-三氮唑。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哈密尔顿体系的半解析法与波传播问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理论,把哈密尔顿体系引入到弹性波导问题中,导出动力-部分杂交元,建立一套哈密尔顿体系下的半解析法,并通过条形域分层介质波导问题的求解,展现了这一方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光化学合成缺位型α-9-硅钨杂多化合物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硅钨杂多化合物.元素分析得到该杂多化合物的分子式为H10SiW9O34·4H2O.通过UV—Vis,IR,XRD,TG—DTA和电化学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与H4SiW1240杂多酸(记为SiW12)和标准样品α—H10SiW9O34·4H2O(记为α—HSiW9)的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为理α-H10SiW9O34·4H2O,是一种三缺位的、具有Kcggin基本结构骨架的杂多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单锥度辊作为炉辊初始辊形,分别通过热应力计算和屈曲分析,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和快冷段内炉辊热变形及其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段,炉辊热变形后,随着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形状分别为双锥度辊、单锥度辊和“M”型辊,且炉辊总锥度随温差增大而减小:当炉辊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时,炉辊热变形对防止带钢瓢曲变形有利:在快冷段,炉辊热变形后,炉辊变为双锥度辊,随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总锥度变大,且带钢更容易发生瓢曲变形.基于计算分析,从炉辊热变形角度考虑,对加热段和快冷段的炉辊的温差控制及炉辊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