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总结主导产业特性和对主要选择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重庆市2002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并以全国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作为参照,对重庆市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通过对分析图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3个产业部门;作为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部门,对以上3个产业部门的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说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比较符合重庆市的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具有易忽视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的不足;确定重庆市未来的主导产业还有待于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工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划分工业内部29个工业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和区位商分析广东省工业结构的效益和竞争力,从而深入探究广东省工业内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研究川渝两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表明,从1998—2008年间,相对于全国来说,川渝两地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都是正值,表现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竞争力偏离分量由负值变为正值,表现为竞争力渐渐有了优势。经济增长由全靠结构效应拉动变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共同拉动,经济增长速度由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川渝两地还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业结构基础,应用钱纳里工业阶段理论、区位熵、工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对济宁市工业整体结构和部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目前工业结构不够优化,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支柱工业部门和专门化工业部门显现,但结构层次偏低.未来工业结构调整应在保持工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做强做大主导产业,积极培植新兴产业,适度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逐步提升工业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5.
以1997年为基期,2001年为末期,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十个行业进行偏离一份额分析,分析表明重庆直辖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且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有些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应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偏离-份额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01年~2009年间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诊断,以探讨武汉城市圈及其成员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2008年以后,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产业结构效应开始彰显,三次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A)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劣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幅度,甘肃省各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将14个市州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分析了4个典型市州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缩小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行业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两个角度,对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的9个具体行业的产业竞争力从行业整体、具体行业及增速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现代服务业除威海外增长趋势显著,各行业均为区域性增长型部门,产业发展门类和增速水平基本一致.从动态的角度阐述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和劣势行业,并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政策方面提出了提升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7,(4):655-661
运用静态偏离-份额(SSM)分析法,以2005年为基期,2015年为末期,对东营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静态偏离-份额在研究时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东营市近10年的产业结构发展做了精确的分析.最后,对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偏离—份额法用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和区位优势,比较西部开发前后前后十年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论显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内部差异与区域差异明显,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但因自身资源优势及政策倾斜,区位优势还较明显,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竞争力提高程度不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进一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扩大增进型产业比例,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庆市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整合计算得到14个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的理论方法对重庆金融服务业做产业关联分析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并分析了重庆市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了重庆市金融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加快发展我市金融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汇总各类污染物排污费,应用份额偏移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各地区自2004~2010年以来区域污染增长,通过对比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偏移分量,探索中国各区域污染治理改进方向,最后按照各区域所属扇区,中国各区域产业生态化空间组织结构划分为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和优势欠缺区.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加权影响力系数、加权感应度系数、标准化税收综合系数和标准化劳动力综合系数6个方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重庆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重庆工业近年来对GDP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欠合理仍是制约重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部地区为参照系,通过测算重庆市3次产业结构及13个产业部门的区位熵、集中系数、多样化指数等指标,进行专业化分析和综合发展分析,并与西部地区其它省区比较,明确我市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非专业化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主导专业化部门在西部地区的地位、作用和优势,为我市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变动是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对2000—2005年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的产业结构,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进行评测,可发现区间总体偏离分量呈不平衡发展状态,竞争偏离分量优于结构偏离分量。在四省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比较中,四川的绝对值最大,优势最为明显。加大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推动四省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SS)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考察了我国“十五”期间主要是1999—200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并对各地区制造业和高新产业的增长差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得到以下结论:1)主导因素不同是导致经济增长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2)山东和天津两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3)中部各省区无论是整体经济还是制造业和高新产业,经济增长的竞争力都很弱.以期为从全国层面把握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了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基础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区域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等6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和南岸区等主城区县经济实力雄厚,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边远区县经济发展较滞后,经济综合评价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现实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区县精确定位,制定相应区域发展政策及实现重庆市整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六安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及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SM)对该市2005至2010年29个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及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对其主导产业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六安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在定量分析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拥有优越的资源依托条件,有利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最适合作为现阶段的主导产业.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并结合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及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的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从完善产业链,维护资源优势,注重科研创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六安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的设立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重庆渝东北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分析,提出了在其产业协调发展中的非均衡发展及打造增长极带动产业的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