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种植方式及其耕种文化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与人类社会文明和环境的高度协调与发展。当地偏远而寂静的条件也为水稻梯田的保留提供了天然条件。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种植方式的发展印证了人与自然环境间征服与包容的终极规律。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为线索,简述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概况、发展及保护措施, 探讨水稻梯田种植方法如何在漫长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变迁过程中得以保存,并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谐互助、共赢生存。  相似文献   

2.
我是马铃薯     
我叫马铃薯.我的故乡在遥远的南美洲。我的家族成员很多,有4000多个(种)兄弟姐妹。我性喜冷凉、耐瘠薄、抗灾、高产、早熟、易于种植,适应性强。我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我的块状茎。土质疏松、土层厚、钾素含量高的土壤是我生长发育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裴刚 《汉中科技》2010,(2):18-19
勉县2009年水稻生产因品种、栽培、施肥、病虫害等原因,特别是4—9月长期阴雨寡照,积温不足,使全县6.66%水稻未能完全齐穗,导致全县水稻减产。通过对减产原因分析,提出了采取合理选择品种、落实配方施肥、开展高产创建等技术应对措施,获得水稻再创高产。  相似文献   

4.
铬的单一或复合污染及镧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铬单一污染和铬+铅、铬+镉复合污染对水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镧对重金属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铬浸种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当铬浓度达到8mg/L时严重抑制水稻生长。镉明显增强铬对水稻生长的毒害作用,而铬与铅复合污染对水稻的伤害则由于二者的相互反应轻于单一污染。250mg/L三氯化镧能够缓解较高浓度重金属污染造成的伤害,促进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霉菌有四怕     
阴湿的雨季,气温高,暴雨绵绵不断,空气潮湿闷热,这种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是各种霉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霉菌的生长繁殖除对衣物、用品等造成损坏外,对我体健康也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通过几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实践,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穗数不足是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挖掘制种潜力,在优质的前提下,由低产变高产和稳产,并逐步简化制种技术。去年我们对杂交制种的母本栽植本数与产量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一,杂交水稻制种产量随着母本基本苗的增加而速增。母本栽植一本的亩产150斤,栽植二本的亩产177斤,栽植三本的亩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云南植物所、昆明市农科所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二团三营协怍进行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筛选工作,经群众鉴定,一致认为氯霉素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最显著。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危害面积不断扩大,一般受灾后减产三、五成,每亩少收稻谷二、三百斤。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粮食高产的双季稻地区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高校开展阳关体育运动的现实困境,结果现显示:江苏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江苏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不容乐观,认为教师主体工作角色的冲突,学生主体生活方式的对抗,校方主体安全风险的考量,社会主体监督角色的缺失等是造成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主体联动"推进开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种植。本文介绍了直播稻的良种选择标准、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配套措施以及适时收获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要获得低丘红壤新造田,水稻的当年高产,持续高产,就必须要有相应数量的氮、磷、钾肥料。以往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很重要的,对于钾肥的施用,在一些试验结果中反映增产幅度不大,也有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最缺磷,也缺氮,但不缺钾。要获得新田水稻当年种植当年高产,持续高产,除采用相应的措施外,究竟要不要施钾肥?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怎样?尤其在富含钾素的有机肥(栏肥)施用量较少或不用的情况下,施用钾肥有无补益?土壤中所贮备的钟素能否适应水稻高产的要求?经过多少季的水稻栽培,若不补充钾肥将会限制水稻的增产甚至于减产呢?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选择了母质为第四纪红土(黄筋泥),红壤分布面积较广的团石农垦场新开田,进行了钾肥的定位试验。试验得到团石农垦场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从1974年早稻开始至1976年的晚稻为止,连续进行六季水稻栽培中钾肥的试验,并系统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纹枯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一种病害,加强纹枯病的防治有利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实现优质高产.本文主要对水稻纹枯病作了分析.首先分析水稻纹枯病的症状及传播,其次分析了水稻纹枯病产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纹枯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校生物系王永锐副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杂交水稻生理优势和杂种优势预测”,通过了学术评议.参加评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从运输和分配的角度,着重阐明了杂交水稻优势的生理基础,在国內外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研究成果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具有理论和生产的重要意义.实验所累积  相似文献   

13.
近自然植被恢复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为了使人工整地等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更为科学,选取陕北吴起县0.12km2的阴坡和0.06km2的阳坡作为研究区,利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黄土坡面缓台、陡坎、切沟和塌陷微地形上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和枯落物厚度等生长指标及树种组成结构.结果表明,(1)阴坡所有树种的生长指标与坡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阳坡所有树种的树高、枯落物厚度与坡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2)同一树种在不同微地形上的生长差异显著,相对陡坎,缓台与切沟上树种的生长状况较好;(3)阴坡造林陡坎以榆树、缓台以山杏、切沟以刺槐为宜,缓台和切沟可混交小叶杨、杜梨等树种,阳坡造林缓台以刺槐、切沟以榆树、陡坎以山杏为宜.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大宗作物,当前常规的水稻栽培是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获得水稻高产。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给农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亦是十分严重的,如土壤结构和理化性变坏,容易板结,肥力下降,甚至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平衡,十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4,(23):61-61
2014年“粮食科技丰声科技工程”安徽省项目区高产攻关田水稻长势良好,单产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百亩连片攻关田采用旱育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植株健壮、秆青籽黄、亩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超大、结实正常、无病虫害危害。经专家实测,百亩连片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32.4公斤,其中最高产田亩产产量高达962.6公斤,这一产量不仅刷新了安徽省百亩连片水稻单产纪录,而且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在低海拔地区高产新纪录。专家指出,2014年的水稻高产纪录是在水稻生产生长期间遭遇低温目照少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的,表明安徽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日臻完善,在助推水稻持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梯田不仅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利用山地、丘陵坡地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是水土保持中一种有效的田间工程措施,更是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是我国梯田农业文化的重要分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资料,对崇义客家梯田和核心区的范围进行了确定;并基于地方史志记载、研究文献、姓氏族谱、民间传说,对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文物的发掘,表明在崇义境内很早已有人类定居,认为元朝时期是客家梯田的雏形阶段,仅为零星的局部小块;明清时期为形成阶段,形成阶阶相连的成片客家梯田,梯田也已基本完工;清朝以后到至今为稳定阶段,客家梯田处于稳定时期。最后从客家梯田规模、劳动力数量及结构、种养殖特征、农耕技术等方面阐述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水稻高产品种将越来越赶不上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一种水稻新株型,即“超级水稻”。新型超级水稻的增产潜力比现有的高产品种高25%,达到每公顷13t。这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始于1988年,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得到适当的推广。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特别是亚洲消费稻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藉河示范区梯田埂坎生物建设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藉河示范区地处渭河中上游一级支流的藉河流域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以天水市为中心 ,南北二山为主体向周围延伸 ,总面积 15 3 3 .14km2 ,1997年底现有梯田面积 75 3 9.61hm2 ,通过实际调查 ,梯田埂坎的面积占梯田面积的 2 0 %左右 ,高出黄土高原地区比例 5 10 %的 2 4倍。规划实施期未建设梯田面积将达到 2 2 3 0 0hm2 左右 ,梯田埂坎面积预计有 44 60hm2 。截止日前 ,通过 1999、2 0 0 0、2 0 0 1三年的坡改梯工程 ,新修水平梯田5 0 82 .4hm2 ,暴露出的问题为 :一是由于梯田埂坎稳定性差 ,遇暴雨引起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加强秧田管理,抓好育苗技术,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实施保健育秧、提高秧苗的生理功能及抗逆力、抗病性,培育壮秧是我们的育秧目标,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