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认识自我     
正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自己,你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了解。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认识真正的自我,并了解在别人眼里的你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你也许是其中之一。那么,你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了解自己呢?"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事实上,我们都缺乏洞察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吴安 《科学24小时》2014,(10):28-29
<正>你是谁?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为了什么而活着?你想要的是什么?亲爱的,问问自己,这些问题的答案,你知道么?心海波澜现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对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可我们却反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似乎走入了浓雾笼罩的森林,茫然无助、不知所措,纠结挣扎、备受煎熬。我们在这片迷雾中认不清自己,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现状!雨心也在这样的痛苦中挣扎着。  相似文献   

3.
"医生,如果一个人只想学坏是不是有精神病?"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青年走进咨询室后,低头轻声的问。"你能不能讲具体点,为什么想学坏?""学坏是想报复她的母亲。""哦!为什么要报复母亲?这个人是谁?""呜……这个人就是我。"女青年双眼噙泪地抽泣起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让你挑选一种对人类最重要的动物,你会选谁呢?在爱因斯坦看来,答案很可能是蜜蜂。他曾经警示世人说,如果蜜蜂完全消失,那么人类也许只能再活4年。为什么小小蜜蜂的生存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我们都知道,植物要正常地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授粉才行。自然界传播花粉的方式有两种,要么随风飘散,要么搭昆虫的便车。全世界有1300种植物跟人类生活有关,目前证明有1100种需要昆虫传  相似文献   

5.
白石 《科学24小时》2013,(12):51-51
<正>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存在?我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有什么区别?灵魂能不能脱离我的肉身独立存在?从古至今,这些问题都困扰着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要更好地认识自我,不能光靠哲学思辨,还得要对脑部活动的本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行。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的目标客观而又现实,你会常常感到轻松愉快,感觉到自己富有创造性,因而充满自信。一位终日消沉的历史学家说:“如果我没有我的完美主义,那我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谁愿空活百岁、碌碌无为呢?”他把完美主义看作是自己为取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他相信实现完美是他达到理想高度的惟一途径。可是实际情况怎样呢?他对失败的恐惧使他做事如履薄冰,工作效率远不如他的同事。完美主义者也可能会获得一些成功,但成功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完美的标准。研究表明,强迫性的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常常因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感到不幸福,那该如何才能找到喜欢的事情?如果必须做一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怎样才能在其中找到幸福?没有人会否认幸福的重要性。如果有人问你:你幸福么?你可能会脱口而出说"是"或"不"——这是你此时此刻的感觉。又或者你需要回忆思索一番,然后才能给出答案——这是你对一些经历的综合评价。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你一瞬的感觉,还是你对生活的完整评估?  相似文献   

8.
学习爱自己     
爱自己,需要学习,谁会不爱自己?也许你看到文章的标题就会感到好笑,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就有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表面看来很爱自己,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是一个否定自己的人。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一些人在对待自己方面存在如下问题:追求完美;常批评责备自己;对自己很苛刻;常想改变自己;凡事强迫自己按“应该”怎样去做行事,如果做不到时会讨厌自己;常使自己心理负担过重;一定要自己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等等。不仅如此,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1.扮“小丑”。自觉不够吸引力,又怕别人不接纳自己,便经常做些奇怪的事情以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9.
老诚 《科学之友》2007,(5):24-25
深夜,你的家门砰然打开,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恐惧;飞机失事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也是恐惧!即使是雨夜独自在家,恐惧也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人在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知道害怕,到我们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恐惧仍然与我们同在--对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室老师:近来我的内心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心理疾病吧!我心里一直这么想:为什么我用心了,成绩却上不去,而别人学得没有我苦,也没有我累,但却比我成绩好。我这么拚命地读书,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别人问我想怎么样过一生,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是不是一个问题学生?最近这几天我都一直没有去上课,设想一下,当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思想却根本不能集中在书本和课堂上,这上课与不上课又有什么两样!我的班主任也许会通知我父母,但我想,有一天他们把我逼急了,我真的会去自杀。老师,也许你们也会把我当成是一个懒惰的不可救药的学生……一…  相似文献   

11.
如果问一个人狼如何叫,他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回答的,狼嚎呗.不错,狼嚎是狼特有的发音法,但你知道狼除了会嚎叫外,还有其他发音吗?这恐怕不是每个人能回答上来的.其实狼的发音很复杂,除了狼嚎,还有狼吠、狼啸、狼哭、狼哀、狼鸣、狼呜、狼呻等等.只是狼嚎被我们大家所熟悉,因而也就成了狼的特征.可能有人会问,狼为什么要嚎叫呢?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是连梦想都没有的人。没有梦想,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期望,他还会有什么呢?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有了一个好的目标,它可以使人积极、自信、乐观、健康、善良,使人有一个成功人生的起始。当我与高中同学聊起“你想报考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时,许多人会朝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对我说:“Idon’tknow.”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你的未来从梦开始”,“你的未来不是梦”。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梦吧! 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情绪放松,静心1分钟,呼吸平稳。“我…  相似文献   

13.
<正>"不要觉得孩子烦,当你烦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会知道的。"这是我所认识的一个朋友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孩子对于爱的感知很敏感,谁对他们好,他们不用看,不用想,只用皮肤就能感觉得到。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他们便依靠鼻子,记住妈妈独有的味道。在生命最初的日子里,他们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谁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情绪也不太好。于是把刚半岁多的女儿开心放在她自己的小床里,告诉她妈妈今天生病了,不能总抱着开心,不然就要把病传染给你了。所以,开心要  相似文献   

14.
暗示的力量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真的成为你想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即使他没有任何毛病也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天生性格忧郁,那么他会主动逃避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那么他永远也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15.
吕斌 《科学之友》2006,(10):69-70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直挺挺地摔倒在地上的恐惧感会让你不敢再参加什么芭蕾舞课。而作为成人,担心失败的恐惧则会使你没有勇气去接受新的挑战。30岁的执行文秘朱小姐的经历是,当单位里的女孩们要组织一次溜冰活动的时候,她会选择退出,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不会溜冰,朱小姐更担心的是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洋相。这种心理状况的根源在于我们都希望自己受人欢迎,而且相信当我们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的时候,自己肯定是不会被人接受的了。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担心出丑,我们就永远不敢尝试新鲜事物了。我们中又有谁天生就会溜冰或是滑雪呢?如果我们不摔上几…  相似文献   

16.
八 “我想通了。”我对“聊天”开口时,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女孩娇好的面容。 “想通了?那太好了。”他感到十分兴奋。“你决定怎么办?” “听将令。”我简单地冷静补充。 “我不是什么‘将’,也谈不上什么‘将令’,大家一起商量。”但从后来他对我说的话来看,显然证明了他早有计划。“先说说你的想法。” “我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想法。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抢他的‘网兜’,既然你说他没能耐自己研究。” “不错,但是我们必须出其不意。”他说。“我们不可能接近他,一旦他发现我们的企图,就会使用那东西而逃跑——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晚上也很少出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还不敢吧。”  相似文献   

17.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总会问自己:我今天过得开心吗?我开心或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久而久之,我慢慢地发现:很多时候,不是生活让我们过得不开心,而是自己让自己过得不开心。倘若稍加调整,就会发现生活远比我们感觉到的要美好的多,而自己也就会变得更开心。多些责任心,少些逃避心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失误,少些逃避,多些责任,因为承担责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就是一个可委以重任的人,更是一个值得与之交友的人,也就是一个多些快乐少些愧疚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一…  相似文献   

18.
暗示的力量     
惠心 《科学之友》2005,(9):65-65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真的成为你想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即使他没有任何毛病也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天生性格忧郁,那么他会主动逃避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那么他永远也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19.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凡业绩,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经历告诉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过数学考试,你仍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如果我说一位造诣精深的数学家从小讨厌考试,你也许并不诧异,可我要接着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屡屡不合格,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这怎么可能呢?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令人难  相似文献   

20.
太空芬芳     
“那种被我们叫作‘玫瑰’的东西,不管用其他任何名字来称呼,闻起来都是一样的甜美芬芳。”这句话是谁说的?也许你还不知道他——大文豪莎士比亚。不过,有一个问题是莎翁绝对没有考虑过的:要是玫瑰到了太空,它们还会和在地球上一样甜美芳香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