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端理  刘盛泉 《科技信息》2012,(33):23+62-23,62
该论文基于副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考量跨区域的发展前景,分析和研究了以宜昌市为代表的这类城市的外语培训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突破措施,有助于为同类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外语培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州科教城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为我国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和企业招才引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与所在城市的共生发展,对校城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综合考虑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后发优势和劣势,透视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城市互动的特殊性。基于共生理论、三重螺旋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经典理论的合理因子,以政、企、校三方关系为主体结构,以制度、文化、市民社会、自然条件等因素为外部环境,以内部整合机制和外部稳定机制为保障,尝试构建"校城共同体"分析框架,用于观照地方本科院校与所在城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价值、战略、结构、利益等层面提出推进校城共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第四种发展模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含义、内涵和特点,以期为学习、研究“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出了全运会作为我国影响力深远的大型综合竞技体育赛会,对承办地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可以加速承办地的经济发展.湖北申办全运会能借助全运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速湖北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文章提出了如何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问题,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点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服务。该文简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特点,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馆员为教学科研服务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点组织信息资源服务、加强教学科研的知识服务、注重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服务、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的观点,为应用型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共生理论,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各方看成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群体,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阐释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共生共享的成因及运作模式,并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挥大学科技优势、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是现代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华中科技大学以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强调和重视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在与广东省的产学研结合中,以省部合作为契机,确立了“以平台为突破,以项目为带动,构建开放式合作网络”的校地合作思路和举措,在长期以来校地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扩展合作的领域、层次和空间,取得了产学研结合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西南大学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经过10年的努力,校地双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石柱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也促进了西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明显提升。县校双方不断总结合作经验,凝练出的“石柱模式”是我国高校在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之一。为系统总结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供高校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时参考。从本期开始,本刊特设“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栏目,选登一批有代表性的合作模式,欢迎踊跃投稿或提供线索,Emil:zggxkj@126.com.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南阳作为河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工业化质量,引领农业现代化,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原经济区,对河南地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服务社会搭建了广阔舞台。河南地方高校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到“四个转变”、“四个提升”,植根中原沃土,主动融入全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赖于高等教育,但高校作为资源依赖型组织,往往受制于政府目标和市场力量,这种独立性的相对欠缺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在省域空间的多中心布局,这是否有碍于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良序发展的促进作用?以2004—2019年23个省份23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校自主性欠缺所带来的省域高等教育布局多中心化趋势,会对省域内城市的创新水平带来负向影响。第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挤出效应是城市创新关键机制。与地方政府博弈互为表里的省域多中心化进程,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放大地方高校规模扩张所具有的投资拉动属性,并最终挤出城市创新;省域层面知识溢出所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和城市层面的集聚外部性虽然有利于城市创新,但难以克服多中心布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三,异质性研究发现,多中心布局只是促进了形式公平,但实际上经济发展水平更差、行政级别更低城市的创新水平受到更为明显的负向影响,中心城市对邻近区域创新水平的溢出效应也间接被削弱。因此,加快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逻辑和尊重高校主体性地位,避免盲目扩张,是优化省域高等教育布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共生理论的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引入"共生理论"重新解构城湖联动模式,将城市湖泊与城市发展作为两个复杂的有机群种,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空间组织、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五个层面解析其共生模式,并以环巢湖游憩带为例,积极探索在城湖联动背景下环巢湖游憩带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城市和湖泊联动发展开拓思路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戴亚虹 《科技信息》2010,(11):128-129
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是当前高校一项重大、紧迫、艰巨而持久的任务,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和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必须以建设统筹发展、注重特色、教学科研并进、规模质量并重的服务型高校为目标,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力培养适应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持续提高地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努力成为建设“文化大市”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宜昌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宜昌“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轴心,正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框架将达到200km^2,综合承载力满足200万特大城市人口生活需求。发展种苗花卉产业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基于“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实习训练→工程实践”模式,提出了培养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地方建设提供“会规划、能设计、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位于三峡库区之首的宜昌市正在加快步伐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本文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宜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背景下,作为专业的科技情报服务单位,总结了日本典型的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概况与经验。日本城市副中心分为综合型和功能主导型,后者又分为行政主导型和商务办公型,按照这一分类,对各副中心的地理位置、土地规划和使用、产业布局、机构、人口等情况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一般经验和特色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校在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高校为依托,已探索出多种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清华大学的实践表明,高校现有的服务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亟需整合内部资源,制定长期服务规划,联合地方及企业,共同建设服务农村发展的跨校、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壮剧的传承困境问题,地方高校可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科研和教育资源,为教育传承云南壮剧建设一个集科研、校内外教育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使地方高校在参与云南壮剧教育传承保护服务实践过程中互动生成一种共存、共建和共生共赢的关系,为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传承和难保护的社会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互动关系而获得共赢的问题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