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患者的种种心理障碍,总结了自己在心理护理上的作法,结合中、西医心理护理的理论,说明了在临床中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只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疾病早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几年来泌尿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等措施,使病人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住院手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手术顺利完成,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截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适当的指导方法,及时、科学地给予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反应,改变了他们消极的心态,使之能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对截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治疗较为困难,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谈谈我们的护理体会:一、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慢性结肠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出现血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要耐心、仔细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使患者在思想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灌肠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灌肠的目的和意义。二、体位:采取合适的体位,而且在灌肠前应嘱病人排尿排大便,以减轻腹压并保持肠清洁,利于药物吸收。操作时根据肠道解剖生理特点,采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如病…  相似文献   

5.
心与身、精神与躯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完整统一体,因此,躯体疾病中以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而不同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理效果和转归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通过对3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的临床护理观察,说明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术。在癌症患者中,广泛应用心理护理,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护理对化疗、放疗、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恢复和延缓生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20余名癌症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心理支持。当病人得知自己的诊断后,护理人员的态度要沉着,不冷漠,并带有权威性的告诉病人,只要密切配合治…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甘肃科技》2013,(20):156-157
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各阶段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抑郁、焦虑、孤独、依赖的不良情绪,愉快地康复。心理护理对外科临床护理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这门护理技术。就此从各方面阐述了心理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死亡率较高.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42例白血病患者,在观察及护理中,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出血的护理、输血治疗的护理、静脉血管的护理及药物反应的护理,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上,提高了病情的缓解率及生活质量,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有肝、腺、淋巴结肿大、出血和贫血,患者抵抗力很低,容易继发感染,严重危胁着患者生命。因而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委,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常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易激动、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护理状态。2、饮食护理:按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与铁等易消化的食物。进食环境应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使患者心情舒畅,利于进食。3、预防感染:白…  相似文献   

10.
张侠 《科技信息》2009,(27):I0376-I0376
目的:加强扁桃体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疾病宣教,讲解扁桃体反复发炎、及扁桃体肥大的危害性,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说明手术前必须完成的各项检查,手术中麻醉情况,手术大体经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更好地适应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接受信息占83%。当发生眼外伤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时抬疗极为不利。因此护士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下面将护理措施及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反应1.1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因外伤致突然视力障碍伴剧烈疼痛,急诊收入院后大部分即进行清创缝合,有的甚至需进行眼球摘除,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产生焦虑恐惧心理。(1)患病性焦虑:患者对疾病的一种心理应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很多又复杂.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首先要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然后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进行护理,减轻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早日康复.现将有关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护理实践中体会到,对于来院就诊的患者,不仅要做好临床护理技术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临床上,首先遇到的是身体护理,接着要进行心理护理,而且两者是不同时期交替出现,都要及时护理,在此,笔者浅谈一下心身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双向性和重要性。1、心身护理原则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及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性格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内向的患者不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要注意发掘其心理、情绪变化,特别对于有难言之隐,不良情绪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这不仅要我们护士主动与病…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发病时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在心理护理运用治疗性语言干预是消除AMI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使AMI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以期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主动配合治疗。方法: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并结合我室多年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经验。结果: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均显示心理干预在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报道的文献综合分析发现,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实施系统的、高效的、人性化的个体心理干预和治疗,有利于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技人员施治,减少透析并发症;能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信念,提高透析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眼球摘除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方法 :对16例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 ,实行了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其相关的对症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通过对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 ,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胃镜检查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护理就是对患者心灵上的护理,它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胃病病人在胃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必要,可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从而达到顺利诊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的护理中,大力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有何效果。方法研究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8例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家属意愿,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24例患者仅进行了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设为实验组;另外24例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进程,其护理重点在于患者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结果经过精细的个性化护理,实验组组患者痴呆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仅少数病例出现了抑郁等症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过程中,注重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分析整体护理影响医患、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加强本科室护士整体护理理念的培训,在工作期间科室护士自我总结,平日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结果整体护理中参与心理护理关怀,充分保障患儿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使患者的满意度由81%上升至99%,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使护士改变了陈旧的护理观念,树立起新的整体护理的理念.结论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49例眼球摘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干预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情绪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提高眼球摘除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能确认焦虑的来源,正确掌握对焦虑的放松技巧,使焦虑减轻或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