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1],主要为害沙棘的根干部。在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发生,致使沙棘原料锐减,很多工厂被迫停产,给当地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在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除为害沙棘外,还可寄生梨树和苹果树,是我国“三北”地区本地害虫。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引种沙棘,导致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被认为是本地害虫危害引进树种的一个典型例子[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沙棘援助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非洲沙棘…  相似文献   

2.
水稻绿刺蛾(Latoia cryzae Cai)是我国西南山区八十年代新上升的的稻作害虫。目前,国内外对该虫的有关报道尚少,笔者对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其生活习性、为害规律和年生活史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调查中首次发现有20%左右的两色绿刺蛾〔Latoia bicolor(Walker)〕也夹杂在其中为害水稻。这一新发现,增添了两色绿刺蛾的寄主范围,填补了原有农业昆虫学文献上的空白;同时,作者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和为害规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剑河县内推广应用14,939亩(1984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即挽回了约11万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菜豆根蚜(Smynthurodes betae Westwood)近年来在浙东三门湾棉区为害棉花日趋严重。该蚜在田间先呈点片发生,后逐渐加重而成片。棉株为害轻时只发现叶片发红,生长停滞;为害严重时,则叶片凋落,直至枯死,造成大量缺苗。据调查,1990年宁海、三门两县严重为害面积达1250亩,其中有140多亩绝产,其余棉田仅收皮棉12.5千克/亩,比未受害棉田减产72.2%。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荔枝龙眼重要病害炭疽病和霜疫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指出荔枝龙眼炭疽病和霜疫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叶片早落,花穗干枯死亡,果实腐烂并产生异味;两种病害为害造成的损失很大,防治必须及时,且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取食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杨树叶片受取食影响后的光合补偿机制。结果表明:杨树叶片被杨小舟蛾取食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动态波动变化幅度强于对照,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在上午12:00时,比对照滞后2 h,且峰值比对照提高了16.4%。单位面积受害叶片在上午(8:00—12:00)累积同化CO2的量比对照上升了9.6%,而下午(13:00—18:00)略有下降。1天中(8:00-18:00)累积同化CO2的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蒸腾速率(Tr)的日动态为双峰曲线,分别在上午12:00和下午15:00出现蒸腾高峰;被取食叶片蒸腾速率及日累积蒸腾耗水量明显低于对照,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p<0.05);暗呼吸速率(Rd)比对照高出10.33%。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LCP)等光合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分析表明,杨树对杨小舟蛾的取食危害存在光合补偿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彩节天社蛾(Phalera assimilis Bremer et Grey)属舟形虫科(Notodontidae),又名银纹天社蛾、栎黄斑天社蛾、榆天社蛾、麻栎天社蛾等。它是危害栎树、白杨及榆树的一种害虫,幼虫群食叶片,吃光转移,使成片之树木无一叶存在,严重影响树木生  相似文献   

7.
<正> 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又名水青蛾、长尾月蛾。分布于我国北京、河北、河南、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和台湾等省(市)。主要为害乌桕、枫杨、樟、桤木等林木,也为害核桃、栗、梨、苹果等果树。1979至1981年,在南京地区,我们曾从乌桕及薄壳山核桃树上观察到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绿尾大蚕蛾的濒死虫和病死虫。1980年和1981年,我们对该病毒的侵染性、形态特征、组织病理等作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该病毒的发现,国内文献尚无报道。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8.
枇杷花果害虫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邦侃  许伟东 《武夷科学》2002,18(1):314-314
枇杷隶蔷薇科、李亚科、分布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 ,是福建名优水果之一 ,云霄以北、莆田、福清至福州以南为主产区 ,南平、沙县、永安少有栽培。枇杷除之花果以外 ,新梢、叶片、树干和根部 ,也有许多害虫 ,见黄等 1996《果树病虫害防治图册》第二版。本文只记述花果害虫。刘友樵 2 0 0 1于《福建昆虫志》 “鳞翅目 :蛾类”卷蛾科记有柑桔长卷蛾 H omona coffearia(Nietner)、桑花翅小卷蛾 Lobesia ambigua Diakonoff 分布莆田 ,寄主枇杷。黄邦侃等 1996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图册》第二版记载福建枇杷花果害虫有 :枇杷瘤蛾 (枇杷黄毛虫 )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 ampson、燕灰蝶 (枇杷灰蝶 ) Rapala varuna(Horsfield)另见《福建昆虫志》 “蝶类”、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果 )、桃柱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果 )、双线盗毒蛾Porthesia scintillans(Walker)、柑桔小实蝇 Strumeta dorsalis Hend. (果 )、吸果夜蛾类 (嘴壶夜蛾 Oraesia e-marginata Fabricius等 ) (果 )、咖啡木蠹蛾 (咖啡豹蠹蛾 ) Zeuzera coffeae Nietner (枝、果 ) (见陈元洪等 )、褐带长卷蛾 (柑桔长卷蛾 ) H omona coffearia。 (共 9种 )陈元洪等于《福建农业科技》2 0 0 1(4)“枇杷 6种蛀果害虫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记录的辉蛾科及蔗扁蛾的新结构(鳞翅目:谷蛾总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辉蛾科是中国新记录的小蛾类,代表种是国外传入的重要害虫—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在北京发现为害巴西木等名贵观赏植物。分类鉴定中发现一些新的特征结构,结合科属和此种的记述,在此一并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纹细蛾是苹果等果树上一种常见的潜叶性害虫 ,东亚特有种 .自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金纹细蛾的危害在我国逐渐加重 ,成为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 ,1992—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大暴发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在金纹细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方面作以综述 .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卷蛾亚科锤瓣卷蛾属(Transita)、丽翅卷蛾属(Trophocosta)、地卷蛾属(Dicelletis)、狭云卷蛾属(Stenopteron)、巨云卷蛾属(Xerocnephasia)和副卷蛾属(Paramesia)6个中国新记录属,及灰锤瓣卷蛾(Transita exaesia)、篮丽翅卷蛾(Trophocosta cyanoxantha)、细齿云卷蛾(Cnephasia sedana)、黑头地卷蛾(Dicelletis nigritula)、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齿巨云卷蛾(Xerocnephasia rigana)、茎突褐带卷蛾(Adoxophyes acrocindina)、直褐带卷蛾(Adoxophyes dubia)、细爪壶卷蛾(Ancyroclepsis nakhasathieni)、腹刺双斜卷蛾(Clepsis monticolana)、宽瓣双斜卷蛾(Clepsis praeclarana)、普丛卷蛾(Gnorismoneura prochyta)、疆褐卷蛾(Pandemis cerasana)和古副卷蛾(Paramesia gnomana)14个中国新记录种,并给出了所有种的分布地.研究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世界性害虫.成蚜和若蚜在菜叶上刺吸汁液,可造成叶片蜷缩变形,植株生长受阻,植株矮化等,成蚜和若蚜除直接为害以外,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控制苏北地区杨树舟蛾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进行了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下释放赤眼蜂均能有效达到控制杨树舟蛾类危害的目的,使林间赤眼蜂寄生舟蛾卵的寄生率显著提高;以释放赤眼蜂40 000头/667 m2防治处理的舟蛾卵粒寄生率(60%以上)显著高于20 000头/667 m2处理的寄生率(40%)。在3个杨树品种(107杨、46杨、2025杨)的林地内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各处理下叶片受害率较对照处理分别由31.84%、41.23%和29.73%降到3.01%、2.42%和4.22%,且差异显著,3个杨树品种林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舟蛾卵粒寄生率与对照相比由10.52%、8.86%和9.36%分别显著提高至69.41%、45.54%和70.7%,3个杨树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舟蛾卵期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和蛹期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混合防治杨树舟蛾的防效(31.31%)显著优于单种释放的防效(赤眼蜂16.38%,白蛾周氏啮小蜂14.37%)。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4℃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0、0.5、1.0和1.5μL/L)处理对鲜切杨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处理,1-MCP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鲜切杨桃的生理代谢水平,并延缓其后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鲜切产品的品质.经统计分析,1-MCP处理有效抑制了鲜切杨桃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腐烂率和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有效维持了产品的硬度和感官评分值,其中浓度为1.0μL/L 1-MCP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鞘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城玉  师小琴 《太原科技》2003,(1):21-21,23
自1997年太原市在娄烦县汾河林场细米沟发现落叶松鞘蛾以来,至今为害面积已达2000hm^2,2002年春季采用烟剂对为害严重的区域进行了防治。论述了落叶松鞘蛾的生活习性,烟剂防治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采用CTAB法分别从18个冬虫夏草居群的虫草虫体头部和2种寄主蝠蛾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冬虫夏草寄主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蝙蝠蛾科24种冬虫夏草寄主的同源序列,构建NJ系统树.结果表明,双栉蝠蛾属(Bipectilus)先于蝠蛾属(Hepialus)和类蝠蛾属(Hepialiscus)分化;蝠蛾属的冬虫夏草寄主种类众多形态各异,且均有特定的地理分布,蝠蛾属的种间遗传分化也较明显,蝠蛾属可能是多系起源;Cytb基因序列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在蝠蛾属中除草地蝠蛾和金沙蝠蛾的该段序列完全一致外,其他种类蝠蛾种间变异率为0.23%—9.24%,Cytb基因序列可用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的鉴定,但有必要获取更多种类的寄主昆虫来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冬虫夏草虫体头部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寄主蝠蛾Cytb基因序列的方法准确有效,有助于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基因序列对更多的冬虫夏草居群和寄主种类进行系统发育、居群遗传结构及菌虫相互关系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檎斑蛾(Illberis ulmivora Graeser)是榆树的重要害虫。此虫一年一代,以蛹在建筑物和堆积物等缝隙中中越冬。6月中旬成虫大量羽化,卵块产于叶背,单雌产卵173粒,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六令,有群集,吐丝下垂和转移为害等习性。成虫寿命5.4天,卵期12.7天,幼虫期54.2天,蛹期281天.用澳氰菊脂喷施,氧化乐果涂干,杀虫效果最好。1980年以来,我省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四旁绿化的榆树连年遭受榆斑蛾的严重为害,大面积树叶被其幼虫吃光。据1981年调查,仅忻州地区发生面积就有10.5万亩,严重受害的榆树达650万余株。每标准树平均虫口密度达19,690头,多者达57.963头。被害植株虽不致死,但生长势大为减弱,翌年不结榆钱,若累遭其害,再加蛀干虫害,死亡亦难幸免。且幼虫毒毛触着人肌肤可引起痒痛发炎。有机榆斑蛾的研究,前人研究甚少。北京农大植保系昆虫教研组(1977)描述了成虫的形态特征,朱弘复等(1979)记述了幼虫的特征,但有关其生物学和防治方面国内外尚未见系统报道。作者于1981—1985年进行了该项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汉中科技》2014,(5):46-47
佛坪县山茱萸在生产中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山茱萸的产量和药用质量。笔者对本县山茱萸病虫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发现病害虫害10余种,其中以为害果实的害虫蛀果蛾最为严重,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危害程度急剧加重。为此对山茱萸蛀果蛾的发生及为害特点进行了专门观察,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虫期采用不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参数对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偏嗜性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单位面积累积虫道数、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和为害率三种参数比较分析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对菜豆、豆角、番茄、茄子、南瓜、白菜以及8个不同品种(系)菜豆的选择差异性.以单位面积累积虫道数为参数,选择性顺序高低依次为菜豆、豆角、番茄、茄子、南瓜、白菜;以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为参数,选择差异性高低顺序依次为菜豆、番茄、豆角、白菜、茄子、南瓜;以为害率为参数,选择性高低顺序依次为豆角、菜豆、番茄、茄子、白菜、南瓜.前两个参数的分析结果都表明菜豆是最嗜寄主,但根据为害率的分析却表明豆角受害最重,菜豆次之.利用不同选择性参数对8个不同菜豆品种的嗜好性分析中,前两个参数的分析结果相似,但为害率的分析结果与前两个的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参数对分析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偏嗜性有一定的影响.作者认为单位面积累积虫道数比其它两个为好.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核桃害虫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文报道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山西省棱桃产区害虫的种类与为害核桃树的调查结果。和介绍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和效果。通过调查,共发现害虫90种,分属于5目36科。明确了当前造成我省核桃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害虫,东山地区主要是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西山地区主要是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并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防治研究,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