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电影《夜宴》为例.试图从Sperber和Wilson关联理论和Gutt的翻译现角度,探讨影视剧字幕的翻译,指出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必须遵循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2.
白英华 《科技信息》2007,(29):119-120
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满足最佳关联性两个基本条件的指导下,精炼的电影字幕译文达到了与观众成功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曾华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107-108,115
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考察影视剧字幕翻译,指出由于其自身的艺术形式,影视剧字幕翻译必须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翻译,灵活处理文化问题,重组文化意象的明示和隐含意义,最终目标应是为译语观众创遣最佳关联的字幕。  相似文献   

4.
英文电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对英文电影的进口逐步增多,但对其字幕翻译存在一些不足。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特点,翻译时应采用一定的策略,注意一定的翻译方法。加强对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电影已经成为我国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使得电影的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字幕的翻译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用拉斯韦尔的单向传播模式分析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五个传播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把关人、信息内容及观众方面提出有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译理论无法适应电影字幕翻译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由德国威米尔等学者提出的目的论,为字幕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结合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试图回答目的论能否指导字幕翻译,译者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技巧。  相似文献   

7.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22-I0122
本文从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以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为案例,浅析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针对字幕的特点,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字幕翻译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起到了使观众很好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描述性手法,对两部影片《阿甘正传》与《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对文化他者的改写现象。字幕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要求对原语文化的翻译通俗易懂,译者因而通常会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受众尽快在最佳程度上理解原语表达的信息和艺术内涵,这就使得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和文化的改写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就是电影创作者与译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以《铜雀台》的字幕翻译为个案,阐述了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提出了传递适量信息、忠实传递信息、强调主要信息和表达清晰通俗等四个字幕翻译准则,以期促进字幕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惠丽 《科技信息》2010,(10):154-154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跨国文化的强烈碰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迅速流传开来。它不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其他文化的重要渠道。作为承载一部电影精髓的字幕翻译,更是重中之重。一部坏的电影不能靠好的字幕翻译起死回生,但一部好的电影却会因糟糕的字幕翻译而功亏一篑。我国的电影字幕翻译较之西方起步晚,发展缓慢,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仍缺乏权威的指导和评定,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途径,本文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讨论电影字幕的翻译。因此,在电影字幕的翻译中,译者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并保持整副画面的清晰流畅。  相似文献   

11.
张文 《科技信息》2008,(30):226-226
电影字幕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给电影字幕的翻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字幕既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接受,那么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用了归化翻译,让目的语观众接受电影的信息,才能使影片广泛传播。本文对比了《卡萨布兰卡》的两个中文译本,以便更好地讨论归化翻译法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徐爱君 《科技信息》2009,(22):106-106,108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出现,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字幕翻译也成为了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了处理字幕中的文化信息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提出了字幕翻译应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语料库翻译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在自建双语电影字幕平行语料库中对汉语"喜欢"和英语"know"及其对应的各种译句的分析,发现电影字幕翻译中对词的翻译远比词典中提供的翻译选项更形象、全面。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教学中,可考虑使用电影字幕平行语料库,以收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电影作品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其翻译语言在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英文电影作为二语习得者的有效多模态视听材料应大力引入翻译教学课堂,通过融会贯通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者翻译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并掀起了讨论热潮。影片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段难以忘却的生命记忆的同时,也使笔者关注到影片的字幕翻译。因此,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阐述了意义损失现象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效度,作为评价字幕译文的标准,反映了影视作者交际意图的实现程度,实现效度就是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英语的语言形式化程度高于汉语,译文需衔接隐化;字幕文本的瞬时性特质,译文需措辞简化、语法范化和文化显化;影视多模态符号的辅助性,译文可适度异化。无论是重现还是调适,都要关注汉语受众的认知期待,既保证字幕的可接受性,又体现汉语的字字珠玑,以实现字幕翻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视角评析众多影视的字幕翻译,但对电影《百鸟朝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以《百鸟朝凤》电影字幕为文本,总结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运用归化、释义、转移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评析该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试文通过对电影《完美孕期》部分字幕翻译错误进行纠正,以期引起字暮译文准确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朱晓芸 《科技信息》2010,(25):I0254-I0254,I0367
作为理解电影情节的辅助手段,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本文主要讲述了英文饮食字幕翻译的主要特点以及在这种特殊类型的翻译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