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Input-BCC的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基于2008—2018年安徽省地区16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地区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地区整体物流产业效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但区域间物流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物流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DEA非有效地区来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其物流效率提升的最主要因素;从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可知,安徽省区域物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是影响Malmquist指数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安徽省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提高区域物流效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2002~2011年10年间我国27个省份高校技术转移TFP的变动及其分解,并就纯技术效率的收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9.1%,技术衰退是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年均增长2.1%,纯技术效率提高是主要原因;10年间,技术转移效率呈现较大的时间波动和地区不平衡;纯技术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及东、中、西部呈显著收敛趋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的学习与追赶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为研究区域,运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2000-2010年各研究区域旅游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以综合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投入指标的冗余度、产出指标的不足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12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呈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除青海省外,其余11个省份的静态效率评价指标都保持在高水平,处于递减规模报酬生产阶段;投入指标中旅游业从业人员存在较大冗余,有17.33%的改进空间,各项产出指标的不足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交叉模型的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2005-2009西部地区11个省份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和空间对比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省份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其中,陕西一直处于首位,而宁夏一直处于末位.从空间上看,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南区域整体上要高于西北区域,但是区域间的这种差异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生态效率分布的重心逐渐向区域中心集中,经济条件好的省份生态效率水平相对较高.最后,依据以上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模型以非期望产出为切入测算我国2013-2017年间各省区煤炭产业静态环境生态效率并对其进行动态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能更好地解决非期望产出和存在多个有效决策单元的问题; 2013-2017年间中国煤炭产业静态生态效率有逐年变好趋势但仍表现为非DEA有效,地区分布上北部沿海地区生态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和西南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值排名相对靠后;环境技术效率提高是带动煤炭产业动态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马尔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方法对我国各地区星级酒店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比较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区域的差异,为优化我国星级酒店的资源配置以及良好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星级酒店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高,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波动较小;各省区之间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差距较大,规模效率差距较小,且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本研究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应加强投资管理,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酒店发展规划;(2)提高酒店资源利用率,依靠旅游资源带动我国星级酒店发展;(3)发挥地区优势,推出特色星级酒店。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8-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对山东省十七地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及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2年山东省的生态效率整体较高,但是十七地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基于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的结果显示:200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TFP除威海和滨州小于1外,其他地市均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10.2%.而从年均Malmquist分解来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增长率的角度进一步分解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生态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6,(4):13-16
运用DEA模型对2005~2013年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从而在全国各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两个层面测量了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其中东部地区效率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我国各省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之间的差异较大,但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而区域内差异对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层面对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地区间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差异;高效率地区数量先减后增,并由传统作物主产地区向华南地区扩展;西北地区和京津地区属于低效率地区,高效率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从动态特征来看,我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整体稳中有升,受技术进步影响呈现阶段性变化。我国应持续挖掘农业化学品减量增效潜力,加强新型农业化学品减量与替代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4个县市为研究区,运用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探讨2004—2017年伊犁州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伊犁州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在时间上呈波动平缓下降趋势;24县市农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4—2017年效率低值区向伊犁州东北和西南方向扩张,逐渐演化为高值区零星分布,低值区聚集于伊犁州中部和东北部.各县市农业生态效率水平较低,仅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新源县、昭苏县、沙湾县农业生态效率平均水平达到有效;伊犁州农业生态效率在2005—2010年、2011—2017年分别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伊犁州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呈正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幅度较高的县市有和布克赛尔县、伊宁市、沙湾县、吉木乃县,增长幅度较低的县市有哈巴河县、福海县、奎屯市、尼勒克县;技术进步指数推进伊犁州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综合技术效率指数抑制其增长,主要原因是伊犁州规模效率指数增长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效的森林经营必须建立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可为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为研究对象,以1979—2012年148块8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构建生态功能指数基础上,进行研究区生态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①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提高的样地数多于降低的样地数,中高等级样地数的比例呈稳步增加趋势,低等级样地比例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②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的空间聚集性呈现先增大后急剧下降、又缓慢增强的复杂变化历程,生态功能高值点地理分布中心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偏移的趋势;③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的前4个主要驱动因素大小依次为海拔>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均GDP。【结论】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林地占用与退化,林业政策法规变动对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的影响,是导致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加强森林经营与林地保护,是提高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乔木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乔木林丧失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索乔木林丧失驱动因子。【方法】以我国30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en+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和标准差椭圆法(SDE),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2005—2018年乔木林丧失的动态变化;借助探索性回归分析法筛选乔木林(树高>5 m)丧失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乔木林丧失驱动因子作用的时空分异格局。【结果】①2005—2018年全国乔木林丧失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丧失量年均增加412.451 km2;②2005—2018年乔木林丧失重心迁移路径不规则变化且丧失严重区域向南部集聚;③乔木林丧失率与人均GDP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区域明显扩大但影响降低;与城镇化率主要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与道路密度则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对乔木林丧失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结论】在我国森林资源整体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乔木林的丧失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东北林区及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区域的乔木丧失量较小并呈现显著减弱趋势,而东南林区,如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乔木林丧失量较大且仍然呈现较显著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区域差异化的压力,加重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与生态损失。测度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防治压力的区域分布特征,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方法】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现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各省份防治压力分成3类,结合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评价产生防治压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与防治率及无公害防治率一同呈现于地图,进行区域差异特征比较。【结果】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总体防治压力较重,减灾机制只能在一半程度上缓解灾害暴发的扩散趋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及机构数量尚不能满足区域化防治压力需求,且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胡线”西部生态化防治意识较弱,目前采取的措施不足以缓解较大的防治压力。【结论】针对区域发展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调动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化防治组织,缓解区域差异及政府防治压力,保障森林资源和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分析我国重要林区林地利用效率变化差异及对其生态经济的影响,为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森林资源变动角度,结合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等4个属性,利用1989—2018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林区和省级两个尺度上量化分析我国南方林区和西南林区的林地利用效率变化。【结果】研究期间,南方林区碳储量增加1.17 Pg,森林面积、蓄积密度、生物量转换比和碳储量的年变化率分别为1.91%、2.07%、0.40%和4.38%;西南林区碳储量增加0.95 Pg,森林面积、蓄积密度、生物量转换比和碳储量的年变化率分别为1.79%、0.07%、-0.05%和1.81%。各省(市、区)森林蓄积量均增加,其中上海、江苏、贵州和西藏林区面积相对贡献最高,而福建和海南林区面积及蓄积密度(即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速度不均衡将影响后期发展,云南和西藏蓄积密度下降导致蓄积量增长缓慢。各省森林均发挥碳汇作用,南方林区固碳能力优势突出,上海和江苏最为显著,西南林区三省(自治区)林区碳汇均处于缓慢发展水平。【结论】为提高林地利用效率,西南林区应继续提升退耕还林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和年限;对于林龄结构不合理的天然林,应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人为促进更新过熟林以提高其更新能力。南方林区应积极发展造林再造林项目和重点地区速生林工程,发挥人工林生长迅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碳汇能力稳定上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林业经营中优化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包括林地、技术、劳动力、资金),实现林业生态绩效增长。【方法】将林木“轮伐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与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中间变量,分析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以福建省沙县林业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工经营林地的生态绩效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为:生产要素优化可提高林业生态绩效,如国有林场因林地经营面积大、资金成本较低且营林技术更先进,其生态绩效好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林地;生态绩效与林地经营规模间存在“门槛”效应,当林地经营面积超过“门槛”规模后,林木轮伐期才可能延长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绩效。不同林业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优化面临不同问题:国有林场需更多林地投入以应对用材林林地减少而年度用材林采伐量却增加的困境;村集体林场面临林地与资本短缺;经营型小农户面临技术、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全面短缺。【结论】生态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林地收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林木轮伐期延长,而轮伐期延长可通过采用更先进生产技术(按高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进行营造林)、投入更多资本且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更多林地等要素优化路径实现,其中林地经营面积大于“门槛”规模是轮伐期延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我国经济林产业当前集聚的关联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性导向政策,提升经济林产业的集聚效应,实现经济林产业乃至整个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根据产业集聚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度我国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分析经济林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结果】2014—2018年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各省份的经济林产业集聚类型变化不大;苏、皖、浙、沪、闽、赣、湘表现出显著性的高值集聚,冀、宁基本呈现显著性高-低集聚,而甘、青、新地区表现出显著性低值集聚;从事经济林产业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林业产业总产值、经济林加工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旅游与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法人单位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对提升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较大,而人均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乡村林场个数与经济林产业集聚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推进经济林产业链的延伸,可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挖掘经济林文旅康养等功能,以提升产业集聚内涵;加强技术要素渗透力度,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依据各省林业建设优势,积极调动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湖南省县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为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省122个区县为样本,运用模糊物元法和空间相关分析,并采用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评价湖南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生态安全等级最高区域一般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和东南部,而最差区域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平原一带; 从总体趋势来看,湖南省森林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能源消耗量居高不下; 从时间变化来看,湖南省97.54%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都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湖南省各区县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比较显著的集聚性,森林ESI(生态安全指数)的高值区县被周围高值区县包围(high-high)的集聚区县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南部和东部,而低值区县被低值区县包围(low-low)的集聚区县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结论】针对以上的空间分布结构,各地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政策:在high-high集聚区县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展; 在low-low集聚区县应加强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 在低值区县被高值区县包围(low-high)的集聚区域应积极开展森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工作; 在高值区县被低值区县包围(high-low)的集聚区县可因地制宜发展林木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准确量化森林破碎化程度以及破碎化过程,对于理解森林的生境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量化美国西北部天然林破碎化空间过程,探究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构建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参考,并为提高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林的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美国国家土地覆盖3期数据(NLCD2008、2013及2016),先对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天然林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然后采用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描述和量化了4种破碎化过程,据此刻画了研究区内天然林景观动态变化及破碎化的时空模式。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及其管理含义。【结果】①2008—2016年,天然林面积总体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森林损失面积持续低于森林恢复面积,森林斑块面积逐渐增大,而斑块数量逐渐减少,森林连接性逐渐提高。②森林破碎化现象广泛存在,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得到改善,收缩和破碎化过程在森林破碎化成分中占主导地位,4种破碎化过程呈现出“破碎化—收缩—穿孔—消失”的前后关联。③社会经济因素是森林破碎化的重要预测因子, 表现形式为:人口增加、居民点建设、农业开垦种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等。【结论】近10年内太平洋西北部森林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森林景观在研究阶段内未发生明显变化,既满足了木材工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更好地为长江流域安徽段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也为跨江区域生态环境管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服务价值、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关联特征。【结果】①1995—2015年研究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0.54%;研究区以较高和中等生态服务价值等级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②近20年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风险整体呈升高趋势,以中、较低和低生态风险等级为主;空间上,较高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及巢湖区域,并由集聚分布趋于连片扩张。③长江流域安徽段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主要关系为高价值-高风险相关,即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应特别关注。【结论】必须重视对湿地和林草景观的保护,加强以长江沿岸、巢湖区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和对大别山、皖南山区自然山体林草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将对提高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