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市科技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反映“十五”以来我省11个市科技发展态势,本文利用2001-2006年度浙江省市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对我省11个市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的基本态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邹蓟  杨帆 《科技资讯》2014,(3):246-247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科技平台建设现状,阐述了中小城市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城市科技平台建设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嘉兴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创先”、“考核”为抓手,创新、产业化为重点,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深化科技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使嘉兴市科技出现了新局面。 一、以园区(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加强 《科技与经济》2002,15(1):1-4,14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探讨建立符合科技持续发展规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论文还分析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单元的运作方式,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又向市场反馈,辐射和渗透的市场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体现前瞻性,先导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徐守民 《创新科技》2014,(21):28-30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科技管理部门自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对省辖市一级科技管理部门而言,加快实施自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是更好地发挥其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根据作者28年市级科技管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看,当前的省辖市级科技管理部门,从工作理念到管理工作机制,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深化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陈楚 《科技咨询导报》2008,(35):199-199
科技创新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区域体系创新,区域管理体系的创新被提上日程。本文就在经济区域背景下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内容进行了分析,井着重对科技创新管理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阐释了酒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及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酒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并计算了酒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指标权重。通过构建这套评价体系,为酒泉区域科技创新决策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科技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科技体制改革滞后,这些已成为影响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民族地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性跨越,应全面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推进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9.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两个基本保证:一是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二是构建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有科技载体作基础。光有创新的热忱,而缺乏创新的平台,科技创新仍然是无本之木。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区域创新步伐方面,苏州高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这一期“高新区巡礼”.刊发了苏州高新区的一组文章.其中有介绍苏州高新区争当自主创新“先行区”的专稿——《高起点构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三篇分别介绍苏州高新技术创业园、苏州科技城和苏南工研院的文章。值得关  相似文献   

10.
中共厦门市委十一届四次(扩大)全会胜利召开,会上要求全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全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中央到省、市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先后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足见中央对我国经济现状、形势判断的正确性,也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深化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8,(1):1-1
1月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合肥:体制创新催生科技创新),突出报道了我市作为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进程中,通过不断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在政府的参与调控下共同构成的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平台集聚区内优秀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构建完善的区域平台体系、提升平台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平台建设亦是政府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的战略选择。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平台体系实现了政府通过"短、平、快"方式支持项目技术研究开发,与通过持续、稳定方式支持区域科技创新条件改善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开发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校科技开发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集成高校科技渗入企业,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科技进步,校县(市)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开发合作的重要途径。武汉理工大学和玉环县政府的科技合作以求真务实,服务创新为基本指导思想,立足优势互补,突出区域产业优势和学校科技优势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校县科技合作的创新模式,提升区域产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他们的这一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发挥基础性支撑和保证作用。我国区域划分包括多级行政管理单位,其中县(市)行政建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单元,属于基层范畴,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75%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发挥区域军民融合优势,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科技兴军视角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意义,以长株潭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五个维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辽宁2001-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总结了辽宁近几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中国"改革元年"。这一年,山东28个项目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表彰,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打破了山东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连续四年无缘这一奖项的局面。这一年,山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科技创新驱动力得到增强。这一年,山东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前6位。这一年,对于山东科技来说,"改革"是关键词,"创新"亦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去年11月初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论坛”会上,上海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共同签署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间签订的共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议,它提出了两省一市将实行科技资源开放和资源共享等协作任务,标志着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主线和根本所在,依托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倍增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区域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相似文献   

20.
吕亮 《今日科技》2024,(2):24-25
<正>2024年,衢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统筹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市“五链”融合、人才科创桥头堡,坚持项目为王、改革赋能、创新争先,以科技及体制“双创新”改革为主线,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衢州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体系。期望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跃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全面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