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周忠和  张福成 《科学通报》2001,46(5):371-377
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et 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 grabaui gen.et 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纪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颌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
反鸟的新发现与早期鸟类的辐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福成  周忠和  侯连海  顾罡 《科学通报》2000,45(24):2650-2657
报道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新反鸟化石(Longipteryx chaoyangensis sp.nov.).根据该反鸟的肋骨具有钩突、前肢较后肢长、嘴长和第4Zhi骨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鸟的特征,建立一新属种,推测:(1)该鸟具有类似于现代鸟类的稳固的胸廓,供发达的肌肉附着和具有发达的主动呼吸功能;(2)翼发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嘴长,适应水中捕食;(4)后肢的4个Zhi骨滑车  相似文献   

3.
<正>在考古文化中,鸟的形象在史前时代就广为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比如仰韶文化中的鸟纹彩绘、河姆渡文化中的双鸟纹牙雕以及石家河文化中的各种鸟形陶塑等。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鸟的形象更是以多种形式和载体呈现。其中较引人注意的是呈飞翔姿态的圆雕玉鸟,目前只发现了5件,而且仅仅出土于良渚遗址群的反山和瑶山这两处高等级墓葬区,时代集中在良渚文化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4.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4):18-19
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乌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经灭绝的反鸟亚纲。反鸟亚纲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鸟类,几乎都具有牙齿和爪状的肢体。  相似文献   

5.
金帆  张福成  李志恒  张江永  李淳  周忠和 《科学通报》2008,53(11):1311-1317
产自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的原羽鸟是迄今所知最为原始的反鸟类化石, 其产出岩段不含辽西义县组的标志性化石; 该岩段所含的鱼类和鸟类化石显示了比义县组相关属种更原始的特征状态, 且叶肢介化石为多见于冀北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属种. 就地层发育序列而言, 含原羽鸟的沉积岩段在相邻盆地伏于含义县组标志性化石的地层之下, 因而确认原羽鸟的层位应低于辽西的义县组, 大致相当于冀北的大店子组, 这是目前国内鸟类化石与世界上反鸟类的最低产出层位. 与原羽鸟相伴的还有其他鸟类、鲟形鱼类、有尾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 据此新建丰宁北票鲟-丰宁原羽鸟脊椎动物组合, 这一组合将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推进到130.7 Ma前. 建议以控制生物阶段性发展的大尺度构造沉积旋回来界定热河生物群, 并以北票鲟替代狼鳍鱼作为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化石.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奥运种下了2008棵树,可又觉得树林里还应该有鸟,于是,启动了我们梦想已久的人工鸟巢招鸟工程.我们曾于2001年在8所小学设置了100个人工鸟巢,可未发现有鸟入住.2006年4月,我们在鸟类学家王增年爷爷的指导下,又在八达岭开始了新的人工鸟巢招鸟工程.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鸟撞飞机事件发生于1912年美国北部.到1974年,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因鸟撞而坠毁的军用飞机已达65架、民用飞机9架,共死亡130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鸟撞机事件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而板笔书画的笔画是由不同图案组成的,要想在创作中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必须掌握一些基础图案的画法。这里介绍几种板笔书画创作中常用的图案画法。吉祥鸟画法1.取一支画笔,两端分别蘸红色、黄色颜料,中间水分自然过渡,画出鸟头。2.翻转画笔,黄色在前画鸟嘴和胸,鸟的姿态应挺胸抬头,画出精神。3.画笔两端分别蘸紫色、黄色颜料,画出翅膀。4.从鸟翅膀根部起画鸟尾,逐渐缩短。5.用红黄画笔添加鸟翎羽。6.用勾线笔勾画鸟眼睛、颈羽、腿、爪子,点缀绿色叶子。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7
哪个先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的.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0.
科学信息     
·Discover《发现》Vol.13,No.5,1992年 1.找到了世上第一鸟? 6年前,古生物学家桑卡·查特吉声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鸟化石,他把先前的记录提早了7500万年,照此说法,他摘取了古生物学的皇冠。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1.
离不开水的鸟 大多数美国人大概只在动物园或装饰用的草坪上见到过火烈鸟,就连生物学家菲利斯提·阿兰戈也是在29岁时才第一次见到野生火烈鸟.当时,她在墨西哥的一个海岸泻湖,划着船观察这种美丽的生灵.从远处望去,这些淡粉色的鸟在水面上形成了一条粉红色的线.当她靠近这些鸟时,才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大群彼此相靠很近的火烈鸟.它们站在水中进食,并发出嘈杂的呜叫声.  相似文献   

12.
夏威夷的美色食虫鸣鸟(honeycreeper),即被当地人称为"波欧鸟利"的这种小鸟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科学工作者认为,在当前世界上一共只剩下了3只:一只雄性的和两只雌性的.它们柄息在毛伊岛哈利卡拉火山东北坡茂密的热带森林中,雄鸟和雌鸟相距1.5英里,而据科研人员所知,雄鸟和雌鸟从未汇合在一起.除非它们不久就进行交配--否则这种鸟将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尊敬"父母"和爱护"子女"在一些动物中也蔚然成风. 母子鸟 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他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无论母鸟被藏在哪里,"子女"总要想方设法与其"团聚".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也必定四处寻觅.不论小鸟被带到多远的地方,"妈妈"都会下决心让小鸟回到自己的怀抱.  相似文献   

14.
生长在新西兰的一种类似于桉树的树木——枪木树,至今仍在保护自己免遭来自恐鸟的侵袭,而该鸟在500多年前就已经灭绝.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枪木树会在它的一生中变换两次外貌,它的这种改变就是为了防止被不能飞的恐鸟吃掉.  相似文献   

15.
食鸟巨蛛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蜘蛛,也是一种毒蛛.这个名字是早期探险者起的,因为这些探险者目睹了这种巨型蜘蛛吃蜂鸟的场面.食鸟巨蛛原产于美洲南北部地区,在身体完全展开时腿的跨幅可达30厘米,体重可超过120克.  相似文献   

16.
花亭鸟     
澳大利亚的雄性花亭鸟非常善于搭建精巧的凉亭,但这些别致的建筑并非它们的居所,仅仅是为吸引异性而进行的才艺展示的成果.据说这也是花亭鸟得名的主要缘由.  相似文献   

17.
爱情之鸟 相思鸟,体形娇小,羽色缤纷,鸣声悠扬,惹人喜爱,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笼鸟.相思乌雌雄成对生活,夫妻形影不离.据传,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就会忧郁而死,故得相思鸟的美名.  相似文献   

18.
伦敦人与鸟为友 英国法律规定,伤害鸟类是犯罪,轻则罚款,重则判刑.英国人经过长期教育,以爱乌为美德,绝木轻易伤害野生动物,更没有小孩打鸟、掏鸟蛋的现象.伦敦一般人家并不养鸽,市内却有成千上万只鸽子,那多是在市民庇护下自生自长的野鸽.  相似文献   

19.
在澳大利亚栖息着一种奇特的鸟,它能堆造起很大的土冢,作为产卵孵雏的窝,所以人们常叫它"营冢鸟". 这种鸟生活在丛林之中,脖子很长,且光秃无毛.雄乌的脸呈火红色,颌下的肉垂呈鲜黄色.每年进入繁殖季节,丛林问便出现雄鸟忙碌的身影.它们用大爪子不停地在地面上挖掘,挖出一个大坑,然后又在周围收集来大量的干树叶、干草等,堆积到大坑里.大坑填满后,它们还要继续堆积,直到高出地面许多,才算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20.
鸟类撷趣     
灯笼鸟 非洲的基尔森林里,有一种周身长满含磷镁成分的羽毛因而发光的鸟叫“灯笼鸟”,“灯笼鸟”不但能发光,而且还有百灵的歌喉、鸳鸯的美貌。每当夜晚,“灯笼鸟”周身放光,恰似熠熠闪光的灯笼。其他鸟类,仰其光芒,常常相随行动。林中迷路的人们,也可借助“灯笼鸟”的光亮识别方位、路途。 灭火鸟 在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名叫“沙利特”的鸟。这种鸟全身乌黑,肚子长得象个大瓶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