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操作不规范等诸多因素导致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误差较大。为了探索操作方法、测球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表面夹角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操作方法对测量精度影响的试验。该试验通过在两种测量模式下对高精度量块进行测量,研究了测头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面之间的夹角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用MATLAB编程对测球中心点数据进行处理,与设备自带软件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了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该研究对提高测量精度和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外研制的微纳米测头测量时无法实时测量测力的大小和方向,无法实时修正不同方向和大小的测力、不同长度测杆受力变形等引起的测量误差的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六维微力测量原理的自修正微纳米测头系统,可以实时测量测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而获得测头位移和变形量的大小和方向,计算出由于测球测杆受力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时自修正,提高测头的测量精度。为了实现测头级的测量灵敏度,应用ANSYS软件和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确定测头的基本几何尺寸和测头弹性体上测量不同方向测力的最佳测量区域,为后续的测头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最终的分析结果证明了测头x和y方向的测量灵敏度可以达到25.5μεz,方向的测量灵敏度可以达到11.7με。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测量装置成本高,易受环境影响,不易调试瞄准的缺陷,设计了新型高精度热变形组合测量装置.该装置以组合量块为标准,采用可换向的单测头和成本较低的电感测微仪进行定位测量.通过对测控温系统、运动系统、被测件支撑与调整系统、瞄准定位系统等主要误差源的精度分析,得出高精度热变形组合测量装置的测量极限误差为±0.99 μm,可用于机械零部件热变形量及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非接触光学测头在金属强反射表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反射表面的高精度金属件和光学件的表面轮廓测量,是形貌检测领域的一个难点.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逆向工程领域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其由三坐标测量机和主动式双目视觉形貌测头组成.通过摄像机标定了视觉测头,利用光学偏振技术消除了金属表面强反射光对测量的干扰.对扫描路径进行了规划,并根据金属表面加工纹理方向,选择采样策略.通过对量块表面的测量,验证了使用非接触方法测量金属强反射表面的可行性.研制测头的精度达到了0.05mm.  相似文献   

5.
针对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3个探测方向间存在着相互干涉,即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区域变参数系数矩阵的正交三维扫描测头标定方法.运用3×3系数矩阵对测头进行标定,该方法依据测头变形量的正负将标准球划分为4个基本区域,通过控制测头接触标准球上不同区域中的若干探测点,在每个探测点上向标准球球心方向连续步进测量,利用两者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定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方法确定出4个标定矩阵,实现了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高精度标定.采用2种方法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区域变参数系数矩阵的标定方法是可行的,具有标定快速、准确的优势,为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触发式测头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三部分误差组成,即机械复位机构的复位误差,触球的球度误差和传感器的发讯误差。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误差的原因,推算了这些误差的大小,从而为测头精度设计时的误差分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了半光斑成像式跟踪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光学非接触跟踪测头。文章论述了跟踪信号的获得,由高精度两象限光电二极管进行拾取、然后采用专门的差动电路进行信号调理,并且采取闭环控制调节激光光强而自适应不同表面的测量。最后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铣齿机装配式铣刀盘智能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智能型铣齿机装配式铣刀盘测量仪,可实现铣刀盘误差的高效、高精度测量.设计了集成式测头,将用于测量铣刀盘刀高及径向跳动误差的两个独立测头集成在一起,既能实现刀高及径向跳动误差的独立测量,又可进行同时测量;集成式测头配备了标准RS232接口,可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了铣刀盘刀片位置误差计算和调整原理,实现了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评判,可自动提示需要调整的刀片号和调整量;采用了数字式仪表及微测量机构,测量分辨力达到0.1 μm.实验表明,测量仪能够智能化地给出需要调整的刀片编号、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提高了装配式铣刀盘刀片的调整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高精度箱体孔系同轴度的方法.它是将装有电感测头的测棒 支承在两球顶尖间,用以代替精密回转轴系,测出诸孔的形状及位置误差信息后,藉 助于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求得孔系的同轴度误差。该方法及其装置测量精 度高,可达微米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环境无苛刻要求,适宜在生产线上使 用。  相似文献   

10.
同轴成像激光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新型激光非接触位置测量传感器和相应的硬、软件系统、该激光测头有效克服了同类非接触式测头性度差,存在阴影效应等缺点。采用的专用线阵CCD数据采集电路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显著地提高激光测头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该激光测头在华中I型数控加工中心上成功地实现了未知曲面的数控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PH10回转体和激光三角测头组成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为了将激光测头的测量值转换为测量机机器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值,建立了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利用测头等效法对几何模型进行标定,求出其中的未知矩阵,利用迭代标定法消除了标定误差,使标定结果趋近于理想值。  相似文献   

12.
磁性薄膜磁电阻效应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测量原理,介绍了四探针及六探针法测量磁性薄膜的磁电阻率的方法,并讨论了探针因子Mr的值与探针相对位置的关系,提出采用对称电流六探针来改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IPv6网络的拓扑发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根据并发进行的分布式探针数量,将待探测的目标地址集等分为若干子集,在每个周期内每个探针只按序针对其中的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同时探针之间互相通告各自探测的结果;此后每个探针按序对下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如果发现过程抵达前面的探测周期中其他探针已经发现的共同路径时,则停止继续向前探测。基于本算法实现的系统对一个真实的纯IPv6主干网环境进行了全面发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减少了约35%的IPv6探测报文,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4.
NSOM光纤超微探针的拉制及其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端激光熔拉法拉制NSOM光纤超微探针,系统地研究了控制过程中各条件参数对探针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拉制方法的热动力学过程,首次提出了探针控制过程的热动力自恰方程组,并得到了其解析解,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总结了光纤超微探针拉制的经验,对解决NSOM光纤超微探针拉制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坐标测量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头探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标测量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机的测头探针是其关键部件,测头探针精度的高低决定了坐标测量机的测量重复性。文章针对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探针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选择测头探针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L M Loew  S Scully  L Simpson  A S Waggoner 《Nature》1979,281(5731):497-499
Extrinsic optical prob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ols for monitoring membrane potential, with probes now available for many tissue or cell suspension systems. In each case that has been studied in detail, it seems that the mechanism involves a shift in the equilibrium population of the probe from one chemical environment to another in response to the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the environments perturb the probe's spectrum differently. As this indirect mechanism involves a redistribution of dye between chemical environments that are likely to vary if a given probe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membrane to another, a potential probe that is effective and calibrated for all membrane systems has not been realised. We present here evidence for a direct response of a probe chromophore to the electric field across membrane systems. The results suggest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develop a universal set of membrane probes.  相似文献   

17.
移动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获取交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移动检测技术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当前移动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检测车辆占车流的百分比,利用移动检测技术估计和预测的交通指标以及估计、预测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如何确定检测车在车流中所占百分比,利用该技术对旅行速度、旅行时间进行估计和预测,以及基于链路的估计、预测方法优于基于路段的估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晶体探测器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它在正电子断层扫描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快闪烁晶体在PET探测器领域的发展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更先进的晶体LYSO.采用通过光导将LYSO晶体耦合在位置灵敏型光电倍增管上的探头组成方式,这是一种新的闪烁晶体探测器技术,提高了探头的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个基于磁性荧光双探针基础上的免疫快速检测体系,以实现液相中快速检测食品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该体系将2,4-D抗体结合Fe3O4@SiO2-NH2得到的复合物作为磁性探针和固相载体,2,4-D-OVA被标记CdTe@SiO2-NH2作为荧光探针以产生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探针与磁性探针复合物与2,4-D抗体竞争结合实现免疫快速检测.探讨了荧光探针最佳优化条件,在p H值8.2,2,4-D-OVA加入量为500μL,偶联时间为70 min时,偶联得到的荧光信号最强,双探针检测后得到该检测体系最低检测限为3.55×10-8.得到金磁、量子点荧光双探针免疫系统,绘出标准曲线,得到最低检测限达3.55×10-8.该检测体系与传统ELISA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放大检测信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敲击模式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采用以石英音叉为灵敏探测器件 ,将光纤探针垂直音叉侧臂粘接 ,使探针在垂直样品的方向上振动 ,以“敲击”方式探测样品表面的信息 ,实现近场范围的高度控制。仪器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 ,灵敏度高 ,可用于液体环境下的样品探测 ,在对样品形貌进行探测的同时可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将这种探测模式应用于实验 ,获得 2 40 0线 /mm光栅、光盘母盘和生物细胞的形貌图像。实验证明 :这种探测方式分辨率优于 2 0 0 nm,适用于不同硬度的样品 ,可以作为材料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