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将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所谓转基因,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地修饰的一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近十几年来,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迅猛,到2005年已有21个国家的850万农户种上了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其基因型鉴定技术方法也不一样,导致基因型鉴定的工作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本文根据遗传修饰小鼠模型制作方法进行分类,介绍了随机转基因小鼠、条件性基因敲入小鼠、基因敲除小鼠三类常见模型的基因型鉴定技术要点,规范遗传修饰小鼠模型基因型鉴...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我讲一下转基因生物的一些概念。什么叫转基因生物?在联合国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上,他们一般称做“改性活生物体“。就是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或者简称叫LMOs,或者叫“遗传饰变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这个名称。他们讲LMOs或者GMOs是什么呢?就是指凭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  相似文献   

4.
崔岫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4,(12):24-26
千百万年来,生物的基因一直按某种规律表达自身的意图,生产生物体所需的蛋白质。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人们对基因的运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控制基因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基因敲除等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尽管有效,但有些“生硬”。实际上,生物体本身有多种方式控制基因的表达,模仿生物的“技巧”应该是上乘之选,其中核酸干扰技术是既有效又“温柔”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植物转基因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沉默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一大障碍,转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转录前外源基因和内源基因的结构特性、伴置效应以及宿主植物的遗传调控;也可能是因为转录时启动子、转录因子和终止子的作用;还可能是由于转录后的修饰作用、外源基因表达特异性和环境等因素。为了克服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沉默,可以采取下列对策:选择适宜的外源基因和调控元件、采用适当的转化方法、使用更加简便快捷的筛选策略等。  相似文献   

6.
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要介绍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该技术在基因定位、基因图普的构建、性别鉴定、转基因等动物遗传育种领域中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玉米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转基因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进入商品化生产。通过对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概括了目前在转基因玉米的遗传转化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已取得的成果和遗传转化的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有效表达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在转基因植物中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多种途径 ,其中包括启动了优化 ,转译序列的修饰 ,信号肽的使用 ,叶绿体的转化以及转基因沉默的控制 ,同时还介绍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以及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一种生物技术。它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外源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经转基因技术而获得的生物体称转基因生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制作加工而成或鲜食的食品称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作为现代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调控植物基因表达、抵御逆境胁迫、防御外源基因侵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在AFLP技术基础上衍生的DNA甲基化敏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以其高通量、高多态性、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4个不同基因的3个质粒共转化由粳稻品种鄂宜105号和鄂晚5号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5-10d龄)。从轰击的986块愈合组织中共再生出169株独立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化率为17%)。PCR/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70%以上的转基因植株含有所有4个基因。GUS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和或RT-PCR分析表明所有4个基因的共表达率为70%。未观察到任何质粒在整合中存在优势,转基因拷贝数也与基因表达量无关。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后代植株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遗传。从其R1代为3:1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后代R2代植株中,鉴定含有3个或4个不同基因的转基因纯合植株系。PCR/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了这些转基因纯合植株系。这些系的植株具有相似的外源基因表达量。我们证实通过基因枪介导的共转化,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筛选可以获得含多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纯合植株。这项技术为利用基因同时改良作用多个性状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类将克隆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有用基因应用于基因工程对生物体的遗传改良中.但生物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和生理功能都是依靠多基因的协调表达而实现的.因此,多基因转化策略必将成为今后基因工程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中的主流方向.结合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多年来研究工作的实践体会,对发展多基因转化策略的意义和由来、多基因转化可用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姬茵 《广东科技》1997,(2):15-15
转基因植物,是指把目的基因(包括外源和内源基因两种)导人植物基因组,并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的植物。目的基因除了来自各种植物之外,动物和微生物的基因也可以导人转基因植物。同时,转基因植物中所导入的目的基因,一般与所要获得的优良性状直接相关,在导人之前还可以通过DNA重组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体外修饰,因此,所获得的转基因植物经过筛选后能直接表现出所需的优良性状。所以通过转基因植物获得一个优良品种,其目的性更明确,育种所需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14.
褐飞虱喂养试验显示表达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抗褐飞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3个不同基因(hpt,gus和gna)的质粒pWRG1515和pRSSGNA1共同转化粳稻品种鄂晚5号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共再生出35株独立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印迹法分析发现,83%的转基因植株含有所有3个外源基因。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79%的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以不同水平表达GNA。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以孟德尔方式遗传。从其R1代亲本为孟德尔3:1方式遗传的R2代中,鉴定出2个含有所有3个外源基因的独立转基因植株纯系。这些纯系具有相似的外源基因表达量。褐飞虱喂养试验表明,这些纯系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褐飞虱抗性提高的转基因纯系将应用于水稻抗虫育种中。实验证明,通过遗传转化和筛选可获得含在农业上有应用价值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纯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转基因蔬菜口服疫苗的优点,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基本方法和遗传机制以及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在动物和人体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因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流是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流动过程.本文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基因流研究的现状,综述了转基因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潜在风险,并讨论了监测和管理基因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因表达系统与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研究、医疗或工业目的,常常需要大量置备各种生物活性蛋白质,为此已经建立了多种基因工程表达系统,如微生物发酵系统、真核细胞培养系统、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和转基因动物表达系统等。近几年,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由乳汁中生产蛋白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多种动物可被用于转基因。基本过程是将基因构件显微注射到单细胞期受精卵,基因构件以一定几率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通常转基因和其表达模式可忠实地遗传。许多蛋白将以高浓度低成本由转基因家畜的奶中生产。这些转基因动物与传统的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菌发酵技术相比尤显高效。乳腺能完成包括二硫桥形成、酰胺化、羧基化和糖基化在内的翻译后修饰,1头转基因羊就是1套发酵罐。据预测,到2010年由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蛋白药物占全部基因工程药物的比率将增长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从基因说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老少皆知的遗传现象。19世纪后半期,奥地利人孟德尔用豌豆作研究材料,证明了生殖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着生物体的性状,丹麦人约翰逊将这种“因子”称为基因。另一个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研究,证实基因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并呈直线状排列。此后几经努力,终于搞清楚基因就是一个特定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它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并影响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不传疾病的转基因蚊子开发、多个体遗传特性仔牛培育、苹果转基因四倍体株系培育、用干细胞培育成熟精子、生长因子的发现与基因科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丝状真菌尤其是青霉菌Penicillium代谢的各类次级产物日趋成为研制新药的重要来源,很多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均来源于真菌。然而真菌次级代谢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表观遗传修饰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修饰常与转录激活相关,从而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以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christenseniae SD-193.84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建立该菌中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并比较了基因敲除前后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发现HDAC影响了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为青霉菌分子遗传操作及次级代谢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