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水温27±2.0℃的条件下,对体质量为0.199±0.089 g的日本沼虾进行了56 d的室内水循环系统饲养试验,探讨了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7个组,其中试验组1-6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1 000、1 500和2 000 U/kg的植酸酶,试验组7不加植酸酶,加1.2%的磷酸二氢钙。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WGR和SGR以添加500 U/kg植酸酶的试验组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正对照组相比,日本沼虾肝胰脏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提高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的WGR、SGR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本沼虾体组成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Cu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急性致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u2+浓度为0.000 5 mg/L、0.005 mg/L、0.05 mg/L时,日本沼虾幼体在54 h内均能够正常存活;Cu2+浓度为0.1 mg/L时,只有部分沼虾幼体中毒致死.而当Cu2+浓度超过0.25 mg/L时,日本沼虾幼虾在48 h内致死,并出现鳃变兰、肝脏变黑的现象.随着Cu2+浓度增大,日本沼虾幼虾存活的时间变短,肝脏和鳃的中毒颜色变深.日本沼虾幼虾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0.268 mg/L,其安全浓度为0.026 8 mg/L.  相似文献   

3.
饥饿补偿对日本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25.0±1) ℃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过程中,虾体水分、灰分含量略有上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RNA/DNA值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给饥饿处理0(对照),2,4,8 d的日本沼虾投饵,在恢复生长结束后,各饥饿处理组的虾体生化组成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不仅食欲增加,而且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4.
不同波长光照对日本沼虾视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被剪去触角的日本沼虾经过暗适应12h后,在不同波长的红光(750nm),黄光(580nm)蓝光(400nm),绿光(560nm)下,其平均摄食量差异极显著。在红光和绿光光照区域内的平均摄食量为65.71%和61.15%,远大于蓝光和黄光光照区域内的41.86%和33.08%。同样经过12h的暗适应后,在无饵料的情况下,日本沼虾的趋光行为为红光的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5.
在罗氏沼虾饵料中添加w=1%、2%、3%蛹虫草菌丝能提高罗氏沼虾血清PO活力、肌肉SOD活力、 GSH-Px活力,并同时降低MDA含量.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实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证明,蛹虫草菌丝可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能力,增强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生殖毒性,为其养殖水体水质管理提供依据.以概率作图法计算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并观察各暴露组卵巢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胁迫实验,研究莠去津对暴露4 d和8 d的日本沼虾卵巢乳酸脱氢酶(LDH)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2℃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4.23,90.24,52.57和46.3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64 mg/L;卵巢急性毒性实验切片显示,随莠去津质量浓度的增大,卵母细胞间隙增大,胞体膨大、变形.胁迫实验表明,低质量浓度莠去津在短时间内对卵巢LDH活力有诱导作用,当质量浓度高于0.46 mg/L时,LDH活力明显受到抑制.本研究提示,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具有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油酸对培养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进行培养,采用M199 (GIBCO BRL) 细胞培养基加质量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添加的补充成分有:NaCl,NaHCO3,MgCl2,CaCl2,葡萄糖,青霉素和链霉素.同时对pH和渗透压两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 7.0~7.2、渗透压为600 μmol/g时,细胞长势最好.以此作为培养条件,在培养基中加入促细胞生长因子的亚油酸,发现其促生长作用明显,其中亚油酸浓度为16×10-5 mol/L时,促进作用最好.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共继代2次,存活时间约45 d.  相似文献   

8.
廉价的贻贝制品废弃液和植物油脂下脚液含有较多量的类固醇、磷脂等虾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替代结晶胆固醇在虾类饲料中作蜕壳剂使用,对虾类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罗氏沼虾饲料中各添加1%,可使饲料系数达到1.9左右,虾苗到成虾的成活率达到44.58%,亩产虾221kg。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别添加了100~800ms/kg饲料维生素C的多聚磷酸酯(LAPP,维生素C含量25%)的实用性饲料饲养罗氏沼虾(Mcrobrachium rosenbergii)40d.结果显示投喂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罗氏沼虾的成活率为85.6%~88.9%;增重率为118.15%~140.59%,饲料系数为2.80~2.54.与不添加维生素C相比,在饲料中添加200mg/kg饲料以上的LAPP,虽然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但能使生长速度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据此认为以LAPP作罗氏沼虾饲料的维生素C源的适宜添加量为200mg/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7230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物质环境情况下的鸡血红细胞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率,得出各物质对鸡血红细胞膜通透性水平。在测试二甲亚砜对甘油和尿素的通透性影响时发现:(1)不同浓度二甲亚砜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鸡血中分别人1.1mL,1.8mL 二甲亚砜,可以使红细胞膜对甘油、尿素的通透性在瞬时内明显加强。(3)用纯二甲亚砜先处理则增强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20%的葡萄糖、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蔗糖、糊精,饲养初始质量为(0.78±0.01)g的南美白对虾,经过56 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糖源对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率、机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不同糖源的利用表现出差异性,蔗糖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最高;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依次为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马铃薯淀粉;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蔗糖>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糊精和马铃薯淀粉组的全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蔗糖组的全虾灰分与其他各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葡萄糖组最高,糊精组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玉米淀粉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糖源的不同淀粉水平(w为10%、15%、20%、25%、30%、35%)对初始体质量为(0.96±0.02)g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肝胰脏显微结构和肝胰腺脂肪合成酶的影响。实验饲料中w(蛋白质)为38%;w(脂肪)=5%。实验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进行,实验用水为天然咸淡水(盐度:6‰~14‰),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箱30尾虾,饱食量投喂。实验结果表明:w(淀粉)=15%实验组对虾的增质量率、SGR最高,分别为45362%和3.06,与w(淀粉)=10%和w(淀粉)=20%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w〖WTBZ〗(淀粉)=10%组的对虾成活率最高(96.67%),w(淀粉)=25%组最低(66.67%);w(淀粉)在25%~35%时,对虾的增质量率、成活率、SGR显著低于w(淀粉)为10%、15%和20%组(P<0.05)。w(淀粉)=20%组的体蛋白含量最低(72.24%),w(淀粉)=30%组最高(75.27%),其余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淀粉组体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从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组织学切片观察到,饲料w(淀粉)为10%~35%的范围内,肝胰脏脂肪无异常积累。肝胰腺中脂肪合成酶活性很低,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之,在饲料蛋白含量为w=38%左右时,凡纳滨对虾饲料适宜的淀粉含量(w)为10%~20%。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内四柳河沿岸河流底泥为试材,研究了微生物对溴氰菊酯的降解及温度与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底泥中的微生物有很强的降解溴氰菊酯的能力,尤其是表层河流底泥,微生物降解量与降解率在45d时达到了0.711mg·kg^-1、62.26%,其半衰期也最小,为21.66d;溴氰菊酯的降解速度与温度正相关,各层河流底泥中的污染物残留量在(30±1)℃时最少,在(10±1)℃时最多;溴氰菊酯的降解速度与污染物的初始质量浓度负相关,各层河流底泥均在污染物质量分数为0.5mg·kg^-1时降解速度快,半衰期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黄飞    张春晓    王玲    宋凯    骆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9
为探究低盐度养殖条件下鸡肉粉的矿物元素组成对鸡肉粉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鱼粉的效果,设计了3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对照组(FM组)含鱼粉30%(质量分数);实验组以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一实验组(PBM组)不添加矿物元素,另一实验组(PBMF组)补充矿物元素使其达到FM组水平.对初始重(0.30±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BMF组的对虾增重率显著高于PBM组,但显著低于FM组(P<0.05);PBM组的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鳃丝总-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FM和PBMF组(P<0.05);但PBM组对虾的血清Na和Mn含量显著低于FM和PBMF组(P<0.05);PBMF组对虾全体的Mn含量显著高于FM和PBM组(P<0.05).可见,在盐度2~3下,鸡肉粉的矿物元素组成不平衡是影响其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鱼粉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光合细菌等饵料生物的种类及其不同的配比对虾蟹变态率、成活率及其生长率等的影响 ,有助于人们了解水中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虾蟹繁育率的作用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初始体质量4.5±0.1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几种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和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体中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乳酸芽孢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和复合菌虾乐333,添加饲料的剂量均为1‰,添加水体的量0.5 g/200 L。实验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5尾对虾,实验周期是4周,温度为(28±5)℃,盐度5‰。试验开始后,每隔3 d测定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或直接添加到水中都能促进对虾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P<0.05),而添加到水中的实验组比添加到饲料中的实验组生长效果更显著。实验组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比对照组都有降低的趋势,其中pH和亚硝酸盐在试验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甜菜碱类变黏分流酸的流变性及变黏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理论,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甜菜碱类变黏分流酸,分析其胶束结构特点和变黏性能,考察剪切速率对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质量分数、pH值和不同温度下变黏分流酸流变性的影响,探讨pH值对胶束结构的影响,得出变黏分流酸的变黏机制.结果表明: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在10 %HCl中为球型胶束,在5% HCl中为球型棒型过渡类型和棒状胶束,在2% HCl中为蠕虫状胶束;变黏分流酸随着酸液质量分数降低表观黏度逐渐增加,当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质量分数大于临界胶束浓度(w_cmc)时,变黏分流酸增黏后具有剪切稀释的黏弹流体特点;变黏分流酸在酸化过程中压力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生液流转向进入中低渗层,对储层无伤害.  相似文献   

18.
斑马鱼仔鱼的人工培育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饵料投喂和水质是影响斑马鱼仔鱼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分别只投喂草履虫和卤虫,仔鱼存活率仅为37.8%。斑马鱼仔鱼的死亡高峰期主要在第13~15天之间,适量添加蛋黄颗粒能使此阶段的死亡率降低约20%。土霉素能预防仔鱼发育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提高仔鱼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N,N-二甲基长链叔胺和1,3-丙烷磺内酯和1,4-丁烷磺内酯为原料,合成了具有表面活性的系列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和磺丁基甜菜碱,同时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