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主任汤钊猷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68年开始从事肝癌防治和研究,是知名的中年肝癌专家。近几年,中山医院肝癌室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在诊断上,用甲胎蛋白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率达90%以上,并能准确定位;在治疗上,五年生存率由1961~1970年的2.6%上升为1977~1982年的20.6%,亚临床肝癌(无症状的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高达72.9%;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亚临床肝癌的新概念,(包括:肝癌自然病程约二年左右、肝癌多数系单中心发生、甲胎蛋白是诊断早期肝癌的可靠指标以及早期肝癌外科手术非规则切除等。)受到国内外肝癌学界的高度评价。最近,本刊记者就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问题访问了汤钊猷教授。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3~7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承办的第9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LASG副主任谢正辉研究员为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宏研究员为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宁教授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光机所部分,现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助研4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工2人,工程师4人.华师大部分,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该室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4名,在读博士、硕士生共有15名,并每年可接纳十余名客座研究人员.实验室下设六个专题实验室:(1)激光冷却原子束  相似文献   

4.
国庆前夕,我们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上海医科大学校长汤钊猷教授。时值下午4点30分,刚做完手术的汤校长在他那间俭朴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我们首先请汤校长介绍一下我国肝癌研究的水平、现状。这位肝癌专家一谈起自己的本行,如数家珍:“我国的肝癌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50年代为临床研究阶段;60年代基础研究起步;70年代至今为基础、临床与现场研究(field study)相结合,做出了中国自己的特色。我国的肝癌研究从总体上讲有自己的特色,不是照搬国外的一套,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一级、二级与三级预防三管齐下,尤其力争做到早期发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曾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即1991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有关会议的盛况,新闻界已作了诸多报道,但为使《世界科学》的读者能获知更多有关这次会议的实质性内容,我再次拜访了该次会议主席、上海医科大学校长汤钊猷教授.汤校长不忘旧情,在会议刚结束即  相似文献   

6.
协会顾问: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镇西(山西人大研究员)柳承宏(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晋兰(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21,66(9):957-960
正朱作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遗传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家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等. 2003~2007年担任《科学通报》(中、英文刊)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7日,德黑姆大学无机化学教授托马斯·卡德沃斯·沃丁顿(Thomas Cudworth Wad-dington)年仅五十岁便令人痛惜地永别了人世。沃丁顿教授于1930年9月16日出生于布莱克里。在利物浦学院受教育。继而进入剑桥市的贡维尔和凯乌斯学院,在那里他先后被委任为研究员(1956)、化学教师(1957)和讲师(1962)。在1957至1958年间,他还担任剑桥市英国化学工业公司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11,33(5):304-306
戴文赛教授(图1)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天文哲学和现代天文教育的主要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1911年12月19日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市),1979年4月30日卒于南京.他毕生致力于天文事业,1937年留学英国,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9月回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燕京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天文学系主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天文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戴先生毕生孜孜不倦地开展学术研究、天文教学和科普工作,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的天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94年确认,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编号3405的小行星为"戴文赛星".笔者有幸成为他的学生和晚年助手,深受教诲,在此谈谈个人所知的戴先生事迹和亲身经历的一些感受,以表达深切的缅怀.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7月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出版大楼225会议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带来题为"恐龙时代的空中霸主——翼龙"的精彩讲座。该讲座是《自然杂志》编辑部主办的"自然论坛"第19讲,吸引了众多对恐龙和翼龙感兴趣的上大师生和小朋友们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这次讲座由《自然杂志》执行主编焦正教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汪筱林研究员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汪筱林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南京大  相似文献   

11.
陈同斌 《科学通报》2002,47(3):238-238
200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青年学术带头人.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共同主持.围绕“污染环境的…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月,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小组召开第四次冬季氟化学会议。应本届会议主席狄玛托(D.D.DesMarteau)教授的邀请,我国,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维垣同志为首的中国氟化学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化学工作者第一次参加美国化学会所召开的论文报告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0人,除美国外,还有英国、法国、中国、波兰、苏联、捷克、加拿大、南斯拉夫、西德、  相似文献   

13.
翁羽翔 《科学通报》2002,47(18):1384-1384
太赫兹辐射国际会议于2002年7月22~25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共同协办.会议的3位主席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张杰研究员、美国伦斯勒研究工学院的张希成教授和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封松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肝癌组织IGF-Ⅱ cDNA变异体的克隆和顺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思红 《科学通报》1994,39(7):664-664
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认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和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其中癌基因的活动在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1988年,顾健人等已报道了有关肝癌的7种癌基因谱,IGF-II基因是其中之一.以后,顾健人等又报道了IGF-II及其受体(IGF-II R)在肝癌和癌旁组织同时过量表达,从而提示IGF-II及IGF-IIR可能有旁泌和自泌作用,它和肝癌  相似文献   

15.
方德声 《科学》2006,58(3):40-40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年4月4日报道,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贺林院士、张治洲教授通过合作,应用DNA核酶研制成功一类新型的“DNA逻辑门”。  相似文献   

16.
博士学位、在国外从事过2年以上的博士后和课题研究,承担过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级的科研项目,35岁即被聘为研究员(教授)、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这是我刚刚访问的入选2006年度上海市启明星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李济宇(见图)前,我曾和他有过两次接触.当时他对人才培养的见解和对如今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李目光犀利.思路清晰且擅言。1973年出生的李济宇在2000年自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新华医院做了4年多的普外科医生.2005年他开始做科研管理.如今为新华医院的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2006年和2010年先后得到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史树中 《科学》2005,57(1):52-54
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挪威经济学家、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基德兰德(Finn E.Kydland,1943-)以及美国经济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资深研究员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1940-),以奖励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对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商情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程训佳教授可能自己不曾想到,她的人生之路会因一种叫做阿米巴的寄生虫而根本改变。这位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病原生物系系主任、优秀科技启明星日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称自己这些年在科研、教学上的发展、现有的学术影响力乃至今后的研究道路已经与阿米巴和医学原虫难分难解。我注意到程训佳所在的原寄生虫病教研室的网页上就配放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20日,在中国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这就是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宣布正式成立。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担任西湖大学的首任校长,原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研究所(HHMI)研究员许田担任西湖大学副校长一职。2018年3月底,我有幸采访了许田教授,访谈中许田教授陈述了自己的"教育梦",以及独特的教育观——创新教育。本文对许田教授的创新教育理念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