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 《科技信息》2008,(34):313-313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语言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相似文献   

2.
李桂芝  张志 《科技信息》2008,(6):151-151
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人类思维不仅具有共性,同时也必然具有个性,即民族性。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从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对翻译中句子视点的转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该民族哲学、文化传统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方式特点决定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还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在翻译中,应注重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郑丽君 《科技信息》2010,(26):I0157-I0158
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交流。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环境,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这难免就会造成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文化的差异作为考虑的第一因素。同时,人类的思想观念又有惊人的相似,两种文化是有相似性和相通性的。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谈及文化移植在翻译中的体现,具体分析了文化的冲突,空缺和重叠。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但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思维方式、语言心理、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所以翻译问题不仅仅是个语言的问题,还受到文化的制约。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问题,比喻性词语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称呼和问候问题,颜色的偏好问题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来阐述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宇琬 《科技信息》2011,(32):217-217
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许多的不同。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也是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语言表达方式是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要把英汉不同的思维模式考虑进去,才能翻译出使目标语读者容易接受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完整的表达出来,而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由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具有地域性差异,使得双语间转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从而导致翻译中语意损失现象的发生。语意损失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原语和译语)不同造成的,但产生语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异。文章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比较了英汉互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所以要想掌握两种语言必须熟悉两种文化,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语言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在各自语言中的积淀会明显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陈明 《科技资讯》2011,(3):175-175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话,首先重中之重理应从英汉的思维差异谈起。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和修辞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是语言的脊梁和灵魂,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思想载体。思维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语言文化差异的根源。本文从英汉两种思维、语言、文化、遣词造句的角度阐明翻译技巧。其中包括自己对翻译的认识,即自己的翻译观,翻译的策略及翻译的具体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信仰、地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造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形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本文就翻译和文化的紧密联系,阐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浅析跨越英汉翻译的文化鸿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秋雄 《科技资讯》2006,(3):123-124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因为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活方式,这就构成了它们在文化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翻译的文化鸿沟的集中表现,提出跨越英汉翻译的文化鸿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壳,也是思维进化的主要工具。但是,思维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依赖于思维才有其内容和表达。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的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以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为参照依据,注重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在英汉翻译中转换思维方式,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语言承载着诸多信息,包括说话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说话者所在国文化的体现,最根本的是它承载着说话者的思维模式。语言与思维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其中存在思维方式的转换,能使这种活动成为可能,就表示这种活动间存在某些共性,即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共性。这种共性使得翻译可以进行,但中英两种语言所传达出的思维方式又存在着差异,使得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导致有的译文晦涩难懂,阻碍翻译工作的进行,从而导致交流出现障碍。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很好地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促进中西方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商务语言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具有专业性、精约性和繁复性等诸多特点。翻译既包含语法、音译、词语、词汇等比较直接外在的结构形式的改变,更是内在文化背景差异下对两种思维方式的变通。翻译商务英语既要翻译好语言,又要加深对文化的了解从而翻译好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文章将主要从现实应用方面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根据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来针对性的解决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直以来,语言翻译都是被看作是两种语言的转译,翻译就是一种工具,其功能相当于语言转换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随着世界性文化交流,人们逐渐地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语句的转换,而且还要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采用另一种语言方式恰当地表达出来。翻译的功能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还涵盖着文化的交融,也就是说,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其中涉及到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形成了属于不同国家的心态。本文针对民族文化英译的心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文明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本文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的沟通以及两大民族的文化融合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启超 《科技信息》2011,(29):176-176,195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与两者都密切相关:一方面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为语言中的互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张宇琬 《科技信息》2012,(22):152-152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也是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是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一般翻译中,只要语言通顺,翻译出原文大致意思即可。但是汉英两种语言并非一一对照,所以在翻译中,既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风貌,展现出原文的美感一直是翻译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9.
张红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102-104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汉民族和英美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两个民族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很大区别,本文着重讨论思维方式的不同点在句子层面的表现。因为汉英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在翻译时要适当采用些调整手段,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手段之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帕尔默在文化心象理论中提出,隐喻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世界上,各民族的深层文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隐喻来传承与发展的,中西方国家的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异的部分。通过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异同下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