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传统的中空调水系统中采用定速泵,进入空调主机的循环水为定流量,能耗较大。随着变频器技术的发展,变频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中央空调水系统中。根据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水泵变频调速原理及变频器、变频调速技术工作原理确定水系统中采用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分为空调主机进行优化设计方案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控制方案。采用变频泵控制流量可以大大减少能耗。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中央空调水系统中采用的3种变频泵控制系统,分别是二次泵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变频泵与工频泵并联系统。  相似文献   

2.
高飞 《科技资讯》2011,(10):31-32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是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因此,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在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马鞍山市某高级宾馆中央空调水系统,对冷冻水分别采用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及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时的节能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比较了在不同运行负荷条件下三种冷水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所得结果对于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讨论中央空调系统实例应用的能耗和运行费用情况,分析空调水系统中定流量调节和变流量调节的技术应用特点和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在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和相应投资、运行费用的详细分析,阐明了中央空调水系统采用水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对中央空调冷却水和冷冻水实行变流量控制,实现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运行,减小了空调装置系统的总能耗.结合技术改造实例,对某大型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可达到节能35 %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央空调领域的新技术是在空调部分负荷下把主机多余冷量贮存,当贮能器贮能完毕时,机组停止运行,贮能器释放冷量继续供冷,做到空调主机与辅助设备在部分负荷下高效运行和负荷在0~100%都能随意调节。  相似文献   

6.
空调主机在日常的运行中不但需要严格对机组进行保养维护,还需要对空调的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如果空调系统的水质保养不善,将会导致空调主机制冷效率下降,更严重时将会导致主机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损坏。因此,平时做好空调水系统的保养维护对保持空调系统高效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集中空调水系统的变流量节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集中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分析了集中空调定流量水系统改造为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利用变频器和工控计算机实现该项目的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方案.硬件系统采用计算机加变频器的电机调速,通过RS-485连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软件部分采用Visual C++6.0编写整个程序,结构清晰、稳定可靠.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变频器对中央空调水系统施行变流量改造可以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姜莉莉 《科技资讯》2012,(15):6-6,8
中央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抵消室内环境冷负荷和热负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央空调设备多数时间实际运行负荷都未达到满负荷状态,能源浪费极为严重。本文从寻找中端空调机组最优运行状态的目标出发,就如何优化中央空调水系统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末端定压差控制原理,结合水泵变频运行的相似工况理论,对末端定压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的水泵变频运行工况及其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泵变频运行效率随着其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选用合理的水泵运行参数,可以提高水泵效率运行,进而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0.
王加平 《科技信息》2009,(31):J0071-J0071,J0063
针对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在定负荷定模式情况下运行,控制方式不能跟随负荷变化而调节系统运行参数和能量供应,造成系统效率低、能源浪费大、机械磨损严重等问题,应用中央空调智能节电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实时动态模拟与负载跟踪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最大化,从而达到全方位节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有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中央空调系统的三种变流量控制方式压差控制、温差控制、负荷控制进行分析.结合一个工程实例,说明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温差变流量控制时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2.
聂敏 《广东科技》2004,(7):14-16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促使公共建筑对中央空调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大。不少地区的酒店、商场、医院和办公大楼均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由于空调运行时间长,中央空调系统在设计选型上,又多以峰值气候条件和最大负荷容量为依据。但季节变化和人工操控,却使系统在全年绝大多数时间里,实际运行负荷远远低于设计值,还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时间长、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空调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性能与特点,分析冬夏及部分负荷运行时,空调水系统的流量和扬程差异.提出了空调水系统冬夏及部分负荷运行时,循环水泵应分别设置,合理配备.并举出工程实例分析比较循环水泵分设与不分设两种方案运行的特性与耗能情况.图2,表4,参5.  相似文献   

14.
围绕空调系统循环水泵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常见故障,将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分为负荷渐变和负荷突变2种情况,对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循环水泵运行工作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在负荷渐变情况下,只要水泵选型合理,不会出现循环水泵运转异常;在负荷突变情况下,循环水泵过载或不能启动的原因是由于系统阻力特性系数变化与水泵设计扬程下联合运转工作点对应的阻力特性系数不匹配,造成水泵实际工作点发生偏移,超出水泵的合理工作范围引起的.并提出了为保证部分负荷下水泵正常运转,对系统设计和水泵选型的要求.图3,表1,参6.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仿真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冷站设备能耗,研究基于用户侧整体模型的建筑空调末端设备和冷站的模拟计算平台,实现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运行和冷站设备能耗的动态仿真计算.方法基于冷站和用户末端盘管的水力、热力特性,搭建冷站模型和连续调节末端的用户侧整体模型,以DeST模拟软件的房间负荷、建筑热特性参数和室外空气温湿度为基础,计算得到末端连续调节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同时结合冷站模型,完成冷站及用户侧模型的联合仿真.结果某一冷量下,用户侧的流量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负荷率较低时,旁通水阀开启使得供回水温差减小;实现了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的动态运行状态和冷站设备的能耗模拟计算.结论为用户侧采用连续调节末端的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全工况模拟计算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明珠大酒店中央空调系统是一号楼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能耗大户,担负着主营业务的制冷、供暖、卫生热水的供给及需求。目前酒店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是采用原建设初期的最大负荷面积(13000平米)进行选型设计、安装的,而在实际运行中就不可能达到最大负荷。受使用功能和经营基本是在部分负荷状态下(甚至是1/3的状态下运行),造成了目前酒店能耗(电耗)浪费非常严重。目前,酒店中央空调能耗浪费存在的主要根源就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大马拉小车现象非常严重,节能降耗空间很大。建议将中央空调对水系统用电设备改变频控制,降本减费,为降低电能消耗创造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桃昌 《广东科技》2011,20(14):139-140
由于水具有优良的热力特性、无腐蚀、取之方便等优点,所以在现代中央空调中水作为传热介质被广泛使用。维持空调水系统在低硬度、弱碱性条件下运行,对空调系统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空调负荷随着室外气象条件等因素变化,多数时间远小于设计负荷。如果在空调负荷减少时,适当提高冷水供水温度,则可以提高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能耗,也不需增加任何设备。鉴于目前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过程中,冷水机组的出口水温调节的操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必要对此进行定量的研究。目前关于变水温调节的定量研究很少,文献主要针对全空气系统中空调机组表冷器变水温性能分析,说明方案可行,并通过对某一冷水机组冷水温度变化时COP值的变化,讨论了节能的效果,但是没有涉及到风机盘管机组,文献通过对某大型国际机场特定的空调系统,针对该机场的负荷特点和气象条件,给出了分阶段变水温运行的方案。但并没有对冷水变化对末端空气处理设备除湿能力下降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动态负荷计算的基础上,按实际运行的空气/水型户式空调机组的制热与制冷特性曲线,计算了该种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冬夏季耗电量与季节效率HSPF及SEER,并在此基础上与采用分体式空调器方案作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在具有典型夏热冬冷气候特点的湖南衡阳地区,住宅建筑空调采用空气/水热泵型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浅层地温能为室内活动场所提供冷热源的清洁节能新型中央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利用水冷或者风冷螺杆机搭配锅炉的方式相比较,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本文通过一个成都地区实例项目分析比较,以证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节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运行费用上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优势明显。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将在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