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临安出现的话本中,有“小说”一家,“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博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关于这类作品何以以“小说”名之,鲁迅先生曾说:“在说话中之所谓小说,并不像现在所谓的广义的小说,乃是讲的很短,而且多用时事的……在短时间内就完结。可见宋代说话中的所谓小说,即是‘短篇小说’的意思。”也就是指“简短的说话”。认为“小说”的得名主要是由篇幅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 《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有人根据作品穿插的现实生活题材所包含的讽喻性,就认定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杂文”;也有人依据历史小说概念来评定,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历史小说,只能是“一般的短篇创作小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作品中“直接抨击现实的细节”,“是这部作品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缺点”;有人虽然承认作品中穿插的抨击现实的细节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但又认为这是鲁迅“取战斗之一利,而存艺术之一弊”。围绕《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主要分歧,是它的题材处理。到底如何理解鲁迅在其创作中处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深刻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个对《故事新编》予以正确评论的是茅盾。他认为《故事新编》是五四以来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  相似文献   

3.
对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这篇警世之作的创作方法,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三年十月,沈雁冰同志在《读〈呐喊〉》一文里,就指出它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接着,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自然主义的作品”,更多的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五十年代以后,鲁迅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有人认为它是象征主义作品。八十年代,有人甚至认为《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等等,大家对这篇作品的见解颇异,但大多认为它的创作方法是单一的,直到严家炎同志明确提出“并用”说,认为  相似文献   

4.
《怀旧》是1911年冬天鲁迅用文言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小说月报》四卷一号,鲁迅自己从来没有把《怀旧》收进他的任何一本集子中。于是有的人就断言《怀旧》不是鲁迅所喜爱的作品,猜想鲁迅可能对这篇“少作”“愧则有之”,才“故意删掉”。其实并非如此。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将鲁迅佚文编集时,鲁迅给杨的回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那时恐怕还是革命之前,题目和笔名,都忘记了,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同年鲁迅应美国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而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人物性格中的奴隶根性问题,是从鲁迅的国民性主张角度考察他的小说而提出来的一个研究课题。鲁迅说自己从事小说创作,目的在于改造国民性。如何使所创作的小说起到改造国民性的作用呢?鲁迅认为办法是在其中发露国民性的劣点,使人们知道自己的病症之所在,这样便可以对症下药,设法加以疗治。本文所探讨的,就是鲁迅的发露国民性劣点的意图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卅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现买。可以说,它“提供人民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价值,比当时所有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提供的都要丰富的多”。妇女问题,是鲁迅一生十分关切的社会问题。许广平曾说:“鲁迅关心妇女,为解放妇女提供的意见,是很完备的,内容有关婚姻、家庭生活、寡妇、新女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他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妇女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小说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何正确理解鲁迅这一宝贵的创作经验之谈,也就是给什么是“画眼睛”的手法作了回答。文痞姚文元在他的那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中谈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时,在“画眼睛”上胡诌了一通,罗列了鲁迅不少对人物的眼神的描写,把“画眼睛”的手法,当作一种实体的概念。我们有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对“人文精神”讨论的热潮.王晓明教授据此编了一部《人文精神寻思录》,在一些学者们的讨论文章中,隐约地曲折地表现出对鲁迅的否定,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与社会政治关系密切,缺乏终极关怀,鲁迅精神中缺乏人文精神,并怀疑今天学习鲁迅精神的意义.本文认为鲁迅精神中体现了人文精神,鲁迅精神对当代人文精神的生成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研究鲁迅小说的文章可以说有成千上万,可不知为什么《高老夫子》却被人们冷落在一旁,专题研究极少,一般介绍居多,而且往往语焉不详,更始终没有恰切地把它和教育问题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其实《高老夫子》倒是彰明昭著的教育题材小说。本文就在这方面作些初步的探索。 (一) 小说《高老夫子》以辛辣的讽刺笔调,猛烈抨击了挂着新招牌混进文化教育界的投机骗子。不用说,作品的主人公正如小说标题所示是高老夫子其人。既被尊弥为“老夫子”,他的言行一定是可以为人师表无疑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此人在情节中的“贯串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文化伟大旗手鲁迅先生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与俄罗期文学有着深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先生一生奉行“拿来主义”,吮吸着外国文学的丰富乳汁,开始他的文学创作道路。谈起怎样做起小说来时,他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作品。”大家印象最深,最熟悉的是他的《狂人日记》就是在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写成的。由于这两篇小说的同名,以及形式、内容的相近,因而受到国内众多评论家长期的注视,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鲁迅先生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直接师法果戈理却又比果戈理“忧愤深广得多,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慨。当人们的视角纷纷集中于这两篇同名小说的时候,我们是否可将鲁迅的《狂人日记》拿来与另一位  相似文献   

12.
《伤逝》诞生于“五四”退潮时期,是鲁迅著名的抒情小说。涓生与子君自由恋爱,婚后不久就分手了,子君回到父亲家里很快就去世了。涓生为此非常悔恨和自责。由于鲁迅用做诗的方法来写小说,用意象来传递思想,建构起了小说的“召唤结构”,造成了很大的意义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又由于1926年鲁迅曾非正式地表示它不是“写自己的事”①,因而对《伤逝》到底写什么,学术界莫衷一是。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主体对象化的产物,是作家自我观照的结果。作家的主体本质个性通过作品得到肯定和表现。我认为,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写男女爱…  相似文献   

13.
对清代白话公案小说中的超人力因索,不能简单地说成是“迷信”、“糟粕”,而应看到作品运媚超人力因素的写实价值。清代白话公案小说所反映的鬼神世界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在公案小说中表现鬼神因素,满足了大众的社会需要。作者(说书人)以鬼神世界来拟写人世,从而突出清代白话公案小说这一题材的独特的社会写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莺莺传》看元稹的性格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莺传》是唐人小说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作品之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以致后世涌现出许多改编作品。关于作品主人公张生究竟是谁的问题,至今仍众说纷坛,或以为是张籍,或以为是张珙,或以为是张先,也有人认为非专指一人,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但更为普遍的说法是“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陈寅恪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之化名”(《元白诗笺证稿》)。笔者同意鲁迅、陈寅恪先生…  相似文献   

15.
《示众》写于1925年三月,收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它是鲁迅前期小说《呐喊》与《彷徨》中以写场面为主的仅见的一篇。作品通过“首善之区”一条马路上一个犯人示众的场景,刻划了一群小市民的无聊与麻木,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是这样介绍他自己的创作的:“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他的第三本小说创作集。这个集子共收八个短篇,其中《补天》、《奔月》、《铸剑》等三篇是前期作品,其余五篇《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等则是后期的创作。这些小说都是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以影射现实的作品。鲁迅在《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自述:“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又说:“叙事有时也有一  相似文献   

17.
鲁迅宋元话本研究的主贡献,在于他揭示出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线索,将宋代话本的源头向上追溯到了唐代,他首次明确了“话本”的定义,论述了宋代的“说话”四家,并对宋元话本的重作品进行了评介。鲁迅的宋元话本研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对于白话文和白话小说的提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为《呐喊》写的《自序》里叙及他早年中止学医的经历,其中说了这样的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然而,小说《药》里的夏瑜,决非“愚弱的国民”,却不仅做了“示众的材料”,而且做了给人“治病”的人血馒头的材料。这当然是小说人物夏瑜始料所不及的,可正是小说作者鲁迅构思的深意所在。作为悲剧形象,夏瑜的思想意义在哪里?在小说中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对此,学术界的看法颇有异同。这里,我们不揣浅陋,也来说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强调自己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话语而进行创作。而文学创作自有其内在的规律,现实的功利因素往往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和作品的美学意蕴。在鲁迅的很多小说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创作和审美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为大家所熟悉。有些学者认为,《故乡》之所以被选为教材,是便于教课,因为闰土的形象容易理解。特别是用一种类似于自叙小说的阅读方式,将小说《故乡》的内容和现实中鲁迅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快捷地接近和了解鲁迅。真是这样的吗?在数次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后,对此产生了疑问。成功的作家往往跟他童年的记忆和早期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这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证实。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强烈地流露了他的“怀旧”情绪。创作是一种理想的追忆和愿望的升华,理想是创作的逻辑起点,人们常称之为乌托邦,鲁迅自己称之为“梦”。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轻时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梦”与现实有效地联系成为作家创作的原初动力。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创作或“梦”是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越。这“梦”或乌托邦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家的“世界”,这作家的“世界”才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本质,尽管它已在现实中失落了,可是却在创作中不断回归与呈现。这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故乡”,灵魂的“故乡”。它也许仅仅存在于作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