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却在逐年下降;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等维度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人口维度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据此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伦理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探究新疆不同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以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体现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1,表4,参24.  相似文献   

3.
探讨ESDA空间自相关分析与GIS的结合应用、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的合理途径及其自动生成方式。以福建省为例,着眼于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单一的原始指标集成组合指标,并运用PCA方法建立农业经济综合指数AECI;在ArcGIS和GeoDA软件支持下考察各县域单元之间的农业经济空间关联模式与空间依赖性,以及这些属性随时间的变动状况。结果显示:从全局看,福建省县域农业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呈显著的空间聚集态势且不断增强;从局域看,属“高-高”关联模式的县域数量增长显著,一批先进的农业经济地域综合体已确立或出现雏形,但仍有37.3%的县域始终未偏离“低-低”关联模式。研究表明: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清楚地揭示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并获得直观的可视化效果。图3,参25。  相似文献   

4.
在云鹤等(2009)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型和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的指标,并利用1996~2012年中部六省的数据,通过比较实证,对湖南省"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三个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及增长质量不同表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1)中部六省虽然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但是目前均尚处于经济粗放增长阶段;(2)湖南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但是物质资本的深化并没有带来相应产出效率的提高;(3)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三要素中,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的提升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研究期间的表现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十一五"湖南经济取得良好表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山西省1989~2005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典型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计量模型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烟尘排放量外,其它典型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都有很大的相关性,拟合系数R2都在0.7以上,其关系曲线呈现"波浪式"的"N"型或"反N"型,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倒U"曲线;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出现了峰值转折点,但是整体来看,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外,其余环境指标的排放量和产生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说明山西省自1989年以来,综合环境质量在下降,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能源开采利用方式、畸形的经济结构、环保投入不足以及环境监督不力、执法不严4个方面.图3,参10.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总结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方法深入分析了1987~1996年、1997~2006年两个时段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内部各部门的偏离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并测算了农业结构变动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结论如下:西藏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竞争力弱,农业产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渐趋合理,近几年农业增长的结构效应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但对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大,结构效应的后续潜力不足.最后提出了实现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措施.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异特征与空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67个县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产出状况和环境负荷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水平的能值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分析,结果显示福建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县际差异,并根据Q型聚类分析方法将结果划分为强协调发展型、较强协调发展型、较弱协调发展型、不协调发展型和极不协调发展型5种空间模式.探讨各模式的发展特征与生态经济协调状况,为促进农业生态区划与目标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增长方式,从专利产出的角度分析国内不同类型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且专利产出在滞后期为1~3年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2)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国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且专利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对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3)不同的专利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同,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显示技术含量高、原创性强的发明专利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影响大于技术含量低、模仿性高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中国西部地区显示实用新型专利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影响大于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相似文献   

9.
产地农业是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创新与系统建构,其概念能有效地传递各地各种农产品所具有的重要信息,包含了农产品的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人文性等系统特征。在产地农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最佳目标,通过系统建构,促进该系统内各要素协调发展与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为例 ,采用星座聚类图法将山东省 1 3 3个县 (市区 )按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三类指标分成 6类 2 0亚类 ,探讨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 .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集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角形化方法及相关原则,对中国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识别.利用结构模型法,绘制中国产业集群递阶层次结构图,在分析中国产业集群产业关联中推动行业部门和带动行业部门基础上,阐述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产业关联特征.在计算出结构拓扑图指数基础上,定量分析中国产业集群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与产业集群功能相关性最好的产业集群拓扑指数.指出了本研究对于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农业生态和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并阐明了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原则、总体构架、模式类型,提出了实施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措施,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有效磷及其化学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素对自然系统和农业系统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仅次于氛而远远高于其他元素。从磷的总体肥力水平上看,磷素缺乏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如果土壤全磷含量低作物就极易缺磷,但丰磷土壤容易导致大量的有效磷进入水体造成环境灾难。因此,准确的土壤磷测试方法无论是对农业增产还是对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近百年中,科技工作者在土壤磷素的有效性、磷素的转化、化学测试磷的方法及其作用模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参35。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聚类的方法,选择14个生态经济和作物指标,分别对丹阳市农业自然生态、农村经济和现行的作物布局进行了单项区划。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农业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和发展前景3个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州农业信息化实际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理想点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广州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表6,参8。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东亚对华FDI的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并运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模拟基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基于自由贸易区的对华FDI逐步增加;农业及其要素生产部门技术进步会促进农业部 门及其出口不同程度的增加,蔬菜和肉奶等产品出口增幅较大,同时实际工资水平和居民消费总值的降低;基于农业要 素生产部门技术进步的各经济指标对其弹性相对较大;农业部门技术进步越大,地区产出增长差异越大,而农业要素生产 部门相对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造成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更大.  相似文献   

17.
促进多民族地区的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指导。要系统坚持系统开放性原则,把多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置于开放性视域,不断吸取企业外部环境的积极因素、以增强多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要坚持系统主体性原则,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人才资源、构建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坚持系统整体协调性原则,统筹兼顾多民族地区各企业发展关系、以促进多民族地区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坚持系统复杂性原则,保护和开发多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经济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升级与转型,以促进多民族地区多种企业形式多样性和谐发展;要坚持系统有序调控性原则,加强政府驾驭经济活动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多民族地区企业进行积极引导、全力服务、以促进其企业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linchpin of strategy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 in Chinese county enforcement area is to accomplish the basic transformation about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extensive mode to intensive mode. For most counties of China, the overmany population is an element which influen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how to carry on its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under the guide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rspective Target of 2010.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at reforming the traditional judging method focusing on output value-Income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atic management method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armonious growth of population,resourc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新疆于田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利用效益的低下等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干旱区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必须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尽快普及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既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利益矛盾,又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时间差异性;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和全部利益,并能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在研究区系统分析、水资源供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的基本框架.图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