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中子星内部可能的退禁闭相变以及相结构和相变行为对中子星演化的影响.通过分析两化学势核物质相平衡条件下的解,指出中子星中可能存在混合强子-夸克物质相.讨论非静态中子星的r-模引力波辐射和热辐射,从中子星动力学过程探讨夸克物质存在于中子星内部可能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高压标准电容器的电场分布,利用面电荷密度计算包含导体和电介质材料的无限大空间电场。假设电极上的自由电荷连续分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存在着连续分布的束缚电荷,以节点的面电荷密度为变量,利用线性插值来表示这些连续分布的电荷,根据边界条件和分界面条件建立联立线性方程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均压环的高度,可以优化电容器外部的电场,使最大场强降低到临界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有限温度QCD相变的非微扰方法,然后利用MonteCarlo方法在7×7×7×3的点阵上计算了SU(2)胶子物质的自由能,发现在T=200MeV附近,自由能有比较迅速的变化,从而为退禁闭相变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描述强子物质, 用MIT口袋模型描述色味锁闭(CFL)色超导夸克物质, 用GL85,GL1和NL3参数组考察CFL色超导能隙(Δ)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Δ的增加, 混合星的最大质量和半径分布在3个区域, 强子星区(Δ<76 MeV)、 中间相变过渡区域(76 MeV≤Δ<160 MeV)与CFL色超导夸克星区(160 MeV≤Δ≤200 MeV); 随着Δ的增加, 混合星内强子 CFL夸克相变的相变密度变小, 相变区域变窄, 状态方程(EOS)先变软后变硬, 星体的最大质量先减小后增加; GL85和GL1参数组研究 CFL色超导能隙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规律一致; NL3参数组在较小能隙(Δ<30 MeV)可获得PSR J1614 2230中子星.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分析了SU(N)×SO(M)半单超色群的手征三前子模型.我们发现:SU(3)×SO(5)模型满足互补原理要求;由′tHooft方程及Bars条件可以给出三代夸克、轻子谱;超色群G_(MC)和规范色味子群G_(CF)都是渐近自由的,因此可以构造出具有低的超色禁闭标度A_(MC)的现实模型.我们还发现,本模型中存在二个超色标度.在这两个标度之间,模型类似于费米——玻色模型,这可以简化前子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喷注淬火效应是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新物质形态的硬探针信号,已被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通过大横动量末态强子产额的压低提取量化喷注淬火强度的喷注输运系数■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结合高扭度喷注能量损失的次领头阶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部分子模型框架下,本文通过末态强子的压低和实验数据对比提取了介质中心初始最高温度T0处的喷注输运系数■.不同种类粒子、碰撞能量和碰撞中心度的实验数据对■的约束表明,■/T03会随T0的增加而降低.为进一步研究■/T3对介质局域温度T(τ, r)的依赖性,本文将RHIC和LHC能区多个中心度的单强子、双强子和γ-强子压低三种观测量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对■/T3(T)进行了整体的限制.面对海量的模型计算,我们首次结合信息场理论的概念设计了先验分布为随机函数的贝叶斯统计推断法,可以削弱■/T3在不同温度区间的长程关联.用低能量非对心碰撞到高能量对心碰撞的实验数据逐步对■/T3(T)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介质阻挡放电(DBD)中表面性质改变对气体放电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介质表面覆盖或不覆盖金属膜时的放电特性,观测了放电丝时空演化行为. 结果表明,未覆盖金属膜的DBD是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覆盖金属膜后DBD放电丝数目锐减而且随时间缓慢游动. 金属膜使介质表面等电位化,电荷表面自由移动使得放电空间只存在少数的放电丝;空间电场梯度减小以及局域热作用导致的自禁止效应使得放电丝在空间中连续随机运动.  相似文献   

8.
运用集团平均场和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得到三腿梯子中玻色-哈伯德模型基于z方向密度交错排布的超固体相,比单层三角晶格多一种超固体.然而平均场超流序参量没有考虑超流的方向,这种超固体的本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运用可靠的有向圈随机序列展开量子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三腿梯子上硬核玻色-哈伯德模型,通过测量层内和层间的结构因子和超流刚硬度,发现系统具有密度ρ=1/2的固体,增加量子隧穿后,z方向不存在超固体.计算结果有助于冷原子实验寻找新的量子相.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气固绝缘系统直流电场计算所普遍采用的恒定电流场计算方法过于简化,尤其对于电流密度存在饱和现象的气体介质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介质内部和分界面上电荷驰豫过程的复合绝缘系统的电场模型,通过构建自由电荷密度方程并实时计算电荷产生的泊松场分布,获得了体电荷和界面电荷密度分布的暂态变化过程;建立了基于气体自然电离和离子迁移、扩散运动的弱电离气体的电导模型,准确表征了气体电流密度与场强的非线性关系。制作了常用于GIS/L的柱式绝缘子实验模型,测量了直流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的电位分布,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表面电位分布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各电位峰位置均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发现弱电场下绝缘子配置嵌件时表面主要积聚同号电荷,强电场下则正好相反,同时负极性电压下的阴极发射电子过程将增大空气侧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徽张庄矿尾矿坝填料膨胀土进行含水率、自由膨胀率δe f、膨胀力Pe和50 kPa压力下的有荷膨胀率δeP50试验,确定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及分布范围,采用掺石灰的方法对土体进行改良并进行击实试验,根据最大干密度和压实度96%制样,研究不同石灰掺量改良土自由膨胀率随养护时间的关系,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改良土的胀缩变形规律、渗透特性及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膨胀土击实后最优含水率逐渐升高、最大干密度逐渐减小;改良土自由膨胀率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并于30 d之后趋于稳定;经历6次干湿循环后试样的胀缩变形存在着不可逆性,但掺灰量大于2%的改良土绝对膨胀率小于4%,试样表面无明显裂隙,抗剪强度提高明显,可认为试样膨胀性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对于相同石灰掺量的改良土,二次掺灰的改良效果要优于一次掺灰.  相似文献   

11.
利用镜象法讨论了在无限大导体平面附近有点电荷及一段线电荷时 ,空间的电场分布以及导体平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后视镜的流场特性,以风洞试验与数值计算为手段,对后视镜的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将测量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者的异同.数值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的平均静压与速度、脉动速度的标准差以及自功率谱密度的一致性表明,所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后视镜的流场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能够相互验证.试验段近地面的平均静压变化反映出后视镜尾部的流动状态,能量耗散最为强烈的地方出现在远离后视镜约1.0倍后视镜直径的区域,回流区域影响范围可达3.0倍后视镜直径.后视镜尾部带有强烈的脉动速度,剪切层侧的速度脉动比其他区域大,个别测点脉动速度标准差数值可达来流速度的0.3倍,它们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中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13.
电磁场边值关系的一种证明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给出了一种电磁场边值关系的新证明,并把电磁场边值关系推广应用到介质分界面内或存在自由电荷面分布自由电流线分布的界面内任意曲面上,使电磁场边值问题得予进一步分区求解,在求解某些电磁场边值问题中显示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板块运动的纬向重力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照“纬向正常密度假说”的观点提出了“纬向密度异常”和“纬向重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了板块运动的“纬向重力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纬向重力总是把地球物质从“纬向密度异常高”的地区推向、纬向密度异常低!”的地区,一方面,,纬向重力驱动岩石圈沿水平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因纬向重力驱动软流圈物质沿水平方向运动而使得岩石圈沿垂直方向发生,同密度异常高地区的岩石圈会因软流圈物质的流失而下沉,纬向密度异常低地区的岩石圈会因为软流圈物质的补充而上升。  相似文献   

15.
由于获得平面内不共线的点电荷体系的电场线方程的解析式十分困难,用传统的解析法模拟平面内任意点电荷体系电场线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结合电场方程和泰勒展开式,利用电场线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模拟点电荷体系的电场线,打破了解析法模拟电场线的局限性,适用于平面内任意分布的点电荷系统。首先对这种新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公式推导,然后给出了模拟算法,并用Mathematica对两种平面内的三点电荷体系的电场线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了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都是唯一确定的。当讨论点电荷、线电荷、面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时,应该使用电荷体分布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用电介质的真空物理图像与电介质边界上的边值关系结合叠加原理巧妙求解了点电荷和介质球静电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点电荷电场中接地导体球面上的电荷分布,对两种绘制一维点电荷系电场线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从求解拉昔拉斯方程入子,利用极限条件和边界条件推出了介质球在点电荷电场中产生的电势分布规律,并由此推出了当介质球的电容率ε→∞时,介质球在电场中为等电势体.  相似文献   

20.
用电磁学方法证明了电流元产生元磁场的3个方程的等价性;由稳恒电流元的磁场表达式导出了元磁场与载流电荷元产生的库仑电场的关系。讨论了该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指出,该表达式明确指出稳恒磁场是由电荷的定向运动产生的;稳恒磁场是以光速传播的,为否定"超距作用"的观点提供了新的依据。认为v×dE/c2表示了库仑电场力的无功功率,由此可知,稳恒电流的磁场可以由载流电荷库仑力的无功功率表示。这样的结果有利于初学电磁学的人正确理解磁场的产生、来源和传播。讨论了运用新的表达式求解磁场的方法,指出,运用电荷密度与载流子定向运动速度的乘积等于电流密度和点电荷的库仑场表达式的方法求解磁场甚为方便,如此做法可以省去传统的求解磁场必须掌握的复杂计算方法。并由此推断超导载流子的平均定向运动速度远远大于正常导体内载流子的定向运动速度,否则,超导电流不可能产生几十个特斯拉的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