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密度电法是常用的物探方法,在水库大坝探测方面也经常用到.文中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和反演分析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法对霍林河水库大坝渗漏情况进行了探测试验,采用"单极-单极"阵列方式分别对大坝的4个断面进行了渗漏探测试验,并结合实测资料分析大坝渗漏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有效地探测了霍林河水库大坝渗漏情况,检验了防渗处理的效果,为大坝防渗加固提供了依据,也进一步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水库渗漏探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易兵  刘四新  薛建  翁爱华 《河南科学》2007,25(6):1026-1028
采用高分辨率电法对吉林省九台市营城煤矿采空塌陷区进行探测.实践证明,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和探地雷达等在研究采空塌陷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有很好的作用.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探测效果,为今后开展采空塌陷区的探测与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2D、3D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效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查明工区断层分布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目前主要利用2D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现增加了3D高密度电法进行对比分析。为了验证2D、3D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断层的响应特征,建立正、逆断层两种模型,利用有限元法正演以及最小二乘法反演,对比不同模型之间反演结果的差异性,最后利用野外实例做进一步的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但是对逆断层的探测效果明显好于正断层; 3D高密度电法得到的数据量丰富,反演深度大,结果也更接近理论模型。野外实测资料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结果,所得到的结论对断层的探测以及解释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所以高密度电法也被称作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后期资料处理,并结合实例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地下空洞探测、地下管线探测及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方法,对工程项目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高密度电法测量的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高密度电法仪在金矿探测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在矿区实地探测和数据处理反演后,结合实地物性资料和地质资料,说明高密度电法在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勘察中应用较广的一种物探方法,在寻找岩溶异常、采空区、土石分界面及浅部断层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高密度电法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应用高密度电法在赣州某工区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实例,对钻孔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区地下空间分布详情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的布设难度大,使用常规电法仪进行采集耗时较长,在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难度大。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技术,可以达到高效采集数据的目的。为准确查明某磷石膏堆场下部及周边可能形成渗漏管道的区域的三维形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测区内真三维观测系统下的三维电法勘探数据体,然后对数据进行带地形三维反演处理和解释。结果表明: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场地地下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次现场探测共圈定了5个异常区。与钻孔揭露资料吻合,为后期指导防渗帷幕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层断层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层断层探测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现场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查明地表附近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最新活动时代,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避让或采取抗断措施等提供依据。浅层断层探测常用的方法有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地球化学法等。结合各探测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探测方法在适用介质条件、探测深度、探测分辨率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根据各探测方法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型条件下的浅层断层探测的优选方法及方法组合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山区找水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岩溶区找水往往位于谷地,地形条件复杂,谷地深浅不一,高密度电法受谷地地形影响较大。为了提高岩溶区高密度电阻率法找水的探测效果,掌握不同深度谷地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影响的规律,采用高密度电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拟地下岩溶管道,研究不同深度谷地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岩溶管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谷地模型中,当电极距、谷地深度相同时,α2装置对确定异常体的顶部埋深优于矩形AMN装置及滚动MNB装置,而矩形AMN装置及滚动MNB装置对异常的定位及确定异常体的大小优于α2装置。电极距相同时,随谷地深度增加,反演异常体横向宽度增大,埋深减小;且越来越偏离真实异常体;随谷地深度增加,高密度电阻率法能探测的有效异常体的深度减小;在谷地较深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中,为了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应适当增大电极距的布设。  相似文献   

10.
古广林 《广东科技》2013,(24):131-132
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基岩面与风化带探测是勘察人员常面临的问题。常规的勘察方法存在费用高、进场困难、以点代面等不足,而高密度电法能较好地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岩面与风化带探测中的应用,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基岩面与风化带探测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可以在常规方法面临进场困难等限制性条件时作为常规方法的替代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薇  邓小虎  金聪  周红伟  林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3977-13982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以钻探为主的城市岩溶勘察,很难充分查明地下岩溶发育特征及规模,而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等其余地球物理方法因场地条件限制和干扰因素较多,在城市岩溶探测中很难实施。鉴于此,本文采用井间电磁波CT层析技术对某地铁进行岩溶探测,应用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简称SIRT)进行反演,获取电磁波CT吸收系数等值线图,并通过吸收系数判断岩溶发育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CT层析技术可较好揭露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和特征,探测结果与钻孔资料揭露岩溶信息高度吻合。该方法的成功引入为重大工程岩溶探测提供了新思路,其探测成果结合钻孔信息可作为重大工程建设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铁建设中,隧道掘进时容易发生涌水、涌沙等突发事件。在突发状况下,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各种电磁干扰及人为干扰较大。如何克服多干扰,利用先进的物探技术,第一时间为事故处理提供详实可靠的成果是关键问题。综合分析后选择大功率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及时准确的圈定了漏水影响区域范围及空间位置并指导注浆;通过注浆前后成果的对比,及时检验了注浆加固的效果,注浆止水效果良好。在快速应对处置涌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岩溶空洞详细情况,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状况,采用三维直流并行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两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作出解释和推断,结果与钻探资料揭示吻合程度很高,证明这种联合物探方法在岩溶勘探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联合采用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城市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进行测评,以华南某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点区域开展电磁扫描,在二维空间刻画出潜在污染区域,然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一步刻画污染深度和垂直污染范围. 研究区废渣堆放位置和污水处理池下游的0~8.0 m、3.5~10.5 m深度范围存在多个电阻率小于8 Ω·m的低电阻异常区(疑似重金属污染区域),其中低电阻异常区的砷(As)和铅(Pb)污染严重,最大质量分数分别达1 170.00、2 700.00 mg/kg. 结果表明: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探测污染地块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初步表征重金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后续靶向钻探布点和采样,为污染地块的精准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隐伏断裂是工程建设时不可忽略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而且也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重大损失。本研究区内基岩风化程度不均、界面较复杂、局部存在断裂可能性较大,为了查明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安全隐患,采用了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施工场地内共布置了3条物探测线,经过反演解释并结合已有钻孔资料分析,共发现了3条断裂破碎带,并且查明了断裂破碎带地下分布的延伸方向以及基底岩土界面的起伏形态,与钻探验证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尾矿库的稳定性,必须查明尾矿库下隐伏的地质构造.通过联剖电法、高密度电法对宽甸县下甸子铁选厂尾矿库场地进行了地球物理测试.联剖电法测试结果表明测区库底存在一条北东25°走向的破碎带异常,倾向南东,角度较缓,为压扭性特征;高密度电法测试未发现破碎带异常.基于地球物理测试结果的差异,进行了钻探实验,钻探结果表明:测区内没有破碎带异常,联剖曲面的正交点为原地表不对称沟谷的反映.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评估尾矿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乐峰  朱旭芬  方瑞  施小清 《河南科学》2014,(8):1581-1584
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但是由于其埋藏条件的特殊性,传统的勘察手段难以直观地观测到地下水储水系统特征.通过高密度电法以直流高密度电阻率的方法实现对地下复杂的地质信息进行观测,探索地下水资源储水系统特征,并以江苏太仓区域的浅层地下水储水系统为例,基于高密度电法分析了其储水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252-3255
通过高密度电法在南京内金川河河道挡墙测量中的应用,验证了运用高密度电法测量挡墙高度和地下水潜水位埋深的可行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检测结果表明,挡墙地面高度约为2.0 m,潜水位埋深约为3.0 m。挡墙地面高度与潜水埋深结果与验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