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为监测多缸柴油机不同缸内的燃烧情况和活塞连杆组质量对柴油机曲轴输出扭矩的影响,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一个基于缸内压力的多缸柴油机瞬时扭矩的动态非线性模型;并在装有自行开发的应变片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的6-135柴油机上建立瞬时扭矩测量台架,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对6-135柴油机在额定工况和一缸失火工况下的缸内压力和曲轴瞬时扭矩进行测量,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轧制工况的动态监控,对粗轧机主传动轴扭矩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基于非接触式遥测扭矩传感器的工业控制器,将获得的扭矩信号通过TCP/IP通信协议传输到服务器, 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冲击式电动扭矩测量的特点和现状,讨论了YDN-10L型积累式冲击扭矩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新型切割的晶花芯片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测扭仪的静态标定,数据处理方法;推导出了积累扭矩测量的力学模型。该测试仪研制成功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满意应用,解决了冲击式积累扭矩标定及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扭矩电机的主要特点及自动栏杆机扭矩电机的负载特性,指出通过控制扭矩电机两端的电压,可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设计中一般重新视次梁的弯矩和力,而扭矩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别是主次梁相交时,以下三种情况的扭矩要加以注意:1)框架结构中主次染相交时的边梁承受由于次梁引起的扭矩;2)主染由两侧次染跨度相差过大而在主染中引起的扭矩;3)主梁由两侧不在同一轴线上次梁在主梁中引起的扭矩。  相似文献   

6.
非接触式在线动态扭矩测量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恩霞  田仁  纪鑫 《应用科技》2006,33(10):60-62
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多工况在线动态扭矩测量装置。此装置利用装在转轴上2个截面的反射装置反射检测介质来传递转动轴上的信息,然后通过积分得到2个截面的相对转角,再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扭矩的测量、结果的处理及数据的输出,可达到智能化的动态测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遥测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并省去集流环,研制了在线动态扭矩测试仪。该测试仪可用于动力设备的扭矩检测,具有可靠性高、功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考虑影响钩载、扭矩的因素复杂多样及钻井过程的时序性特点,优选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设计双输入网络架构,建立大钩载荷与转盘扭矩智能预测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影响钩载、扭矩的多种复杂参数以及钩载、扭矩等时序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前后关联,通过时序性数据和非时序性数据共同预测大钩载荷与转盘扭矩.利用国内某油田钻井现...  相似文献   

9.
在自制纱线扭矩-捻度装置(扭力秤法)上对绢丝/锦纶长丝、绢丝/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的扭矩及其扭矩松弛行为进行测试分析,探讨其扭矩及其扭矩松弛率与复合纱纺纱捻度和纺纱间距间的关系,为这类仿丝型Sirofil复合纱的加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于纱线来说,残余扭矩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纱线的稳定性。同时,纱线在不同情况下扭矩的变化和存在状态将决定后道的织造和加工过程。国内外科研人员针对各种纱线的残余扭矩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未发现有关Tencel纱线残余扭矩及扭转定形方面的报道。因此,这里通过测试纱线扭矩一捻度关系、纱线扭矩松弛曲线,对经不同条件处理后的Tencel纱线扭矩松弛情况和扭转定形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发现,Tencel纱线在湿热条件下的扭转定形程度与定形稳定性均高于干热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仪器是在钻井现场使用的FANN氏流变仪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型通用流变仪。该仪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机械转动系统、步进电机细分电路驱动系统、力矩测量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该仪器剪切速率可以在1.703到1022S(-1)之间连续变化,剪切应力测量精度为FANN—35A的1.4倍,因而可广泛用于牛顿、非牛顿流体的粘度、粘弹性、触变性等特性的测量。该仪器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全机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全部测量过程实现了自动控制,具有两速、六速、连续、定速、切力等程控测定功能,并可以做到测定平衡时间可调,测定方式升速、降速自由选择,计算机直接处理全部测定数据,并根据用户要求显示或打印数据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于测量汽车车速里程表驱动转矩的微转矩测量仪的原理结构、技术措施、标定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液体在毛细微孔中接触角的测量方法。主要介绍了微孔式接触角测量仪的组成、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二次蒸馏水与正十四烷烃在石英毛细管中接触角的测量结果表明该仪器测量数据的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根据测量结果,讨论了液体在毛细管中接触角随着毛细管径的变化规律,接触角随着毛细管管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外差干涉计量术的原理,研制了非接触式的光外差干涉磁盘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其垂直分辨率小于1nm,横向分辨率为2μm,对标准样板和计算机磁盘表面的测量结果也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单端面机械密封装置的端面摩擦扭矩测量方法。对主轴承摩擦扭矩、旋转体在介质中的搅拌扭矩和端面摩擦扭矩进行了测试。在测试中考察了由于介质压力的变化引起轴向力的改变,致使主轴承摩擦扭矩改变的情况,以及介质的粘度变化引起搅拌扭矩的变化及其对端面摩擦扭矩的影响。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端面摩擦扭矩计算其摩擦系数,给出了计算实例。两种计算结果有对比性,较为稳定,精确度高,故该方法可用于评价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校准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设计了检定台架,由模拟接触线组件和模拟钢轨组件2部分组成,可测量模拟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等接触网关键参数。通过对检定台架相关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表明该检定台架可以校准和检定准确度为1级的测量仪。实际应用证明,该台架结构稳固、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非工作模态振型对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在参考理想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将相邻高阶模态振型与工作模态振型相结合,构建新的接触模型,并采用解析法推导非工作模态影响下的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电源频率距离工作模态频率越远,非工作模态振型占比越高;相同预压力和负载情况下,非工作模态振型占比越高,转矩转速波动越厉害;轻载时预压力越大,转速转矩波动越大,重载时情况与轻载时相反.由理论和试验分析可知,非工作模态振型对电机输出的影响较大且比较复杂,研究成果有助于为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的控制方案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基础上,采用激光CCD对测量叉进行改进,实现弯管的非接触测量.研究了弯管非接触测量的原理.通过移动测量叉沿弯管连续扫描测量获得的大量数据,采用最佳拟合线来确定弯管轴线的空间方位,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微尺寸视觉精密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小零件(微尺寸)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是当前精密加工、测量和装配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极易破坏工件和改变零件的相互位置。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精度几何量测量系统,既具备了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点,同时也有较高的性价比,是机器视觉技术在该领域中的一次成功应用。它采用在改进的Canny边缘的梯度图像上进行二次曲面拟合,获取零件精确边缘(轮廓)的方法,实现了对其相关几何量进行精密测量;同时,还解决了自动对焦,自动跟踪,数据自动“缝合”以及高精度和小视场之间的矛盾及光源等技术难题,达到了微米级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Wet clutch is an important shifting component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and its properties will affect the gear shift performance.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and test results,the static friction torque model was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real pressure and torque only in the situation of high-energy engagement.Therefore,a dynamic torque model was proposed on basis of hydrodynamic properties between friction surfaces, in which the clutch engagemen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for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mixed lubrication, and mechanical contact. The proposed dynamic torqu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and test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pressure,and pressure changing rate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 on the clutch torqu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clutchto-clutch torque control during shifting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as optimized,and as a result,the shifting comfor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inc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fluctuation and sudden drop of the engine rotating speed during shifting were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