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表见代理     
代理制度依据代理人有无代理权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而无权代理在我国学界又分为两种,其一为表见代理,其二为除表见代理以外的其他无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有关表见代理的认定问题一直是代理制度研究中争议甚多、在司法实践中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表见代理的概念入手,剖析其的价值取向以及构成要件并对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表见代理的认定一直困扰着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从基本性质、构成要件、法律关系、举证责任等方面对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表见代理的法律概念和制度进行了研究,并以无权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为参照,揭示表见代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性质,从而分析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关系,为法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中规范的一种制度,弥补和完善了民事代理制度中的漏洞。它对于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促进交易的迅捷和保护交易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但表见代理制度条款过于简单,难免造成实践中的操作困难,由于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文中还简要论述了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的异同点。针对我国表见代理制度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最后论述了相对人的选择权问题,以期对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表见代理制度的历史考察为切入点,检讨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全面剖析了表见代理构成要件三种学说的优点及缺陷,提出了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第一,行为人无代理权;第二,行为人有被授予代理的表象;第三,本人行为致授权表象;第四,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以期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见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议表见代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见代理本是一种无权代理,但却产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后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表见代理制度的设立充分保护了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本文从表见代理的概念、发展概况、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了设立表见代理制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马珣 《当代地方科技》2011,(15):131-131
我国《合同法》针对无权代理中规定了狭义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两种形式,从法律逻辑上看表面上能够较为清晰的解决代理人相关的责任归属问题。但是笔者深入研究发现,现实中存在一些虽然责任归属清晰但是对相对人利益保护不利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是与法律设计的本意相冲突,因此大胆引入"责任共同体"的概念,以期能合理解决这一困境,完善我国代理人制度,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代理制度作为民商法的基本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见代理制度作在代理制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目前法律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本文通过表见代理制度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中规范的一种新制度,它弥补和完善了民事代理制度中的漏洞。它对于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促进交易的迅捷和交易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但表见代理制度条款过于简单,难免造成实践中的操作困难。因此,文章通过对表见代理制度的构造进行剖析,分析表见代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力求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大陆法系的表见代理制度和英美法系的不容否认代理制度在对交易安全保护的用意上异曲同工,在具体的构成要件上则有所差别。表见代理的单一要件说和双重要件说之争,其实质是对法律的公平与秩序的基本价值偏向之争。在单一要件说和双重要件说均有失偏颇的前提下,我国立法应当借鉴不容否认代理制度的合理理念,采用一种折衷、融合的方式来确立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索丽娟 《科技资讯》2012,(6):174-174
在建筑行业的司法实践中,分包商对外的商事行为因构成表见代理而由施工企业承担责任,施工企业承担该责任后却很难向其追偿或完全追偿损失,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文章从表见代理的认定出发,分析了应加强内部管理的六个方面,由此防范表见代理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广告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代理行为。本文着重讨论了广告代理权的产生、广告活动中的无权代理及其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无权处分的概念及其效力,指出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缺陷,提出应在确立物权行为独立性的前提下完善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法律设立表见代理制度旨在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主要讨论了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设立和完善我国表见代理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表见代理     
宋涛 《泰山学院学报》2003,25(5):101-103
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第66条第1款规定只是具备了表见代理制度的雏形,《合同法》第49条正式在立法上确认了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但分析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概念,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对表见代理制度仍有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授权代理模型灵活性较低、结构复杂等问题,在基于权限代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授权代理模型灵活的基于权限划分的授权代理模型.该模型使用划分权限方法代替划分角色,将所有权限划分为3个集合:可代理权限集、半可代理权限集和不可代理权限集,实现了特定权限代理并简化了模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同时,使授权代理的实现和管理更简单、灵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阐明了表见代理的构成不以被代理人具有过错为必要要件的理由,论述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表见代理的类型及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的颁布,使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真正的确立下来。但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界定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要件,故学者对表见代理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给司法决断带来了困惑。本文通过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通过《合同法》建立了表见代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法律对表见代理的规定仍相对粗略,容易导致表见代理的扩大适用甚至滥用,以致威胁本人的利益,因此本文从表见代理的内涵、制度价值出发,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表见代理法律规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存在无效、有效及效力待定三种学说。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了无权处分制度,并赋予无权处分合同待定的法律效力。效力待定学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不足。既然无权处分合同的性质为债权行为,那么其效力应当不受处分人的"处分权"的影响。无权处分合同应从传统的效力待定的合同类型中脱离,而成为有效合同。《合同法》第51条受到诸多指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践行的物权变动模式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表见代理制度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维护和协调个人财产的静态安全和社会动态的交易安全,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立法上存在缺陷。我们应完善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同时理性地赋予善意相对人有限的选择权,以确保交易的安全与秩序;就表见代理的立法体制而言,"概括式+列举式"模式是较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