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查新工作面临新的困境及不足。本文提出加强硬件基础、整合信息资源、调动主观能动性、为用户提供预检功能等措施,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查新服务模式的拓展,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来服务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及文献保障能力的提高,科技查新工作推动教学、科研及地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得科技查新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主要窗口。但是在科技查新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高校科技查新委托不明确导致高峰期查新效率低下、查新咨询专家制度流于形式、地方高校查新机构国内外查新比例偏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查新服务的机遇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的查新服务更加重视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获取效率;提出了查新服务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从被动应答式服务到主动交互式服务的转变;从服务对象单一到服务范围不断扩张的转变;并针对现阶段的工作提出"云查新"的服务概念。  相似文献   

4.
张翠 《创新科技》2016,(7):76-78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本文在介绍"互联网+"和科技查新内涵的基础上,从信息资源、科技查新服务平台和智库等方面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科技查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马雪 《安徽科技》2011,(4):38-39
本文阐述了科技查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分析科技查新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科技查新服务,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网络调查、电话咨询、实地访谈和文献计量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主要科技查新机构的基本情况,从管理制度与规范、信息资源建设、收费标准与时间、查新业务与拓展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协同、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查新服务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科技查新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北京地区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推动该地区科技查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胡伟 《安徽科技》2013,(10):40-41
科技查新为保证项目的新颖性提供文献依据,查新咨询工作在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科技查新服务发展中呈现的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查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科技查新业务迅猛发展,有关查新工作和情报服务的相关问题成为行业特色高校查新机构的研究热点。以上海海事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例,分析了我国行业特色高校查新机构的特点,论述了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科技查新与情报服务的探索和实践,并针对高校科技查新机构目前的服务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建立健全查新文献源、建立科学的查新报告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和业务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科技查新手段科学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联系科技创新的形势和需求,指出广西科技查新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查新服务需从简单的科技查新向竞争情报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战略服务转型,要通过信息资源建设、查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激励管理制度构建等方面建立可实现“知识服务促进创新”目标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进入“后常规时代”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国际、国内环境时特别提出:国际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3月5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2.
"病态科学"是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朗缪尔所界定的病态科学的六大特征,以读者来信、见刊文章为基础,全面阐述各方专家、学者之见解.最后警示科学界注意"病态科学"的袭扰.  相似文献   

13.
论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 ,指导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必须随之创新。本文首先研究了大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 ,同时分析了大科学与现代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而对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战略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规避“繁荣的脆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8月30日,遭遇泥石流侵袭、上千人遇难和失踪的甘肃舟曲县城终于全部退水.  相似文献   

15.
陈巍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0):122-122
距C·P·斯诺在剑桥里德讲座上的呐喊已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隔阂不仅故我,甚在加剧.而在1964年再版的<两种文化:一次回眸>一书中,斯诺已经开始反思"两种文化"这种非此即彼的提法,并且大胆预见未来可能会出现"第三种文化"(the thrd culture):"虽然现在谈第三种文化已经存在可能为时尚早.但是我现在确信它将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一些交流困难最终将被克服."欣喜的是,在近期由神经科学家M·R·贝内特和哲学家P·M·S·哈克共著的<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一书中,笔者终于嗅到了一丝斯诺意义上"第三种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5S"技术与地理科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晋宁 《实验室科学》2006,13(4):100-101
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五大现代技术简称5S的内容及特点,5S技术的相互结合给地理科学及地理教学带来技术革命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学习科学史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的一天下午,我收到美国科学史学会(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的一个电子邮件,得知我和我的好朋友彼得·纽舍(Peter Neushul)因在Isis 杂志2000年第1期上发表的关于中国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历尽艰难开创海带养殖业的文章(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C.K.Tseng,Mariculture,and the Politics of Science in Modem Chi- na)而被授予该学会2003年的普赖斯(Derek Price)/韦伯斯(Rod Webster)奖。该奖于  相似文献   

18.
"三位一体"的科学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应该祝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成立50周年。我演讲的题目涉及科学史的功能与价值。科学史获得社会的认同依靠什么?我们学科生存的环境、发展的环境,我称之为学科生态学,这实际上关系到整个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这方面大家已有许多讨论,我在这里来谈谈个人的看法。我把最近在数学史方面考虑的问题,延伸到整个科学史来论述。由于个人的背景,我举的例子大部分来自数学史,请大家谅解。不过我想,所选择的例子对科学史来讲,也应该具有一般意义。“三位一体”,英语“trinity”,原是宗…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科技情报在“科技兴农”服务中的服务类型、服务对象及其心理状态,并提出一系列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计量法,调查了1994—201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关"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资助立项情况,对这些项目的年度分布、立项者、立项单位、预期成果形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发展历程,建议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业界需继续站在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思考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应将更多的立项着力于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在以后的立项资助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考虑比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