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解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体改造型综合园区生态再造的生态工业链方法的内容及原理,并结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案例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2.
《苏南科技开发》2005,(6):17-18
20世纪90年代末,苏州高新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2年年底,苏州高新区又率先全面启动制定并在全国首家通过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成为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1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市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十一五"以来,合肥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开始,珠海高新区便着手筹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此,珠海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建设规划与工作方案,并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高校聚集两大优势,落实了39个规划重点项目,构建了电子信息、智能电网、先进制造等生态产业链网,打造了低碳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包装物质减量化,培育发展绿色环保企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各地发展经济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全省工业企业的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比较突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交通运输行业在带来机遇和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安全也带来的挑战,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推进我省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环境安全,抓实、抓好交通运输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成了主题。作为中国特色经济最薄弱、发展最有前途的“三农”问题,需要新的模式来推动解决。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综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尖端技术和最新农业成果,很好的解决了“三农”问题,并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模式、为科技示范园区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初步探讨了现代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8.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温排水余热利用形式单一、总体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对中国核电站温排水余热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阐述了生态工程及生态设计的概念、相关原理及温排水余热综合利用工程与生态设计的结合点,得出温排水余热利用生态设计的最终成果形式是一种以利用温排水余热为主要目的的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同时也是以核电厂及“优选利用途径”为核心的行业类生态(工业)园的结论.结合生态工程理论及生态设计的理念,根据中国北方某典型电厂的厂址环境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环境规划和工业企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初步选定相应的“优选利用途径”为“海水淡化(RO(反渗透膜)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典型厂址余热综合利用方案的生态设计及方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合肥高新区位于合肥市西部,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被批准为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先进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称号,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11位。  相似文献   

11.
正【精彩回顾】2020年5月7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加快构建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深化5G与制造业各垂直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首批八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正式公布,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以及湛江六个城市,分别是:京信通信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广州)、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省》2008,(1):76-77
陕西海燕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3年,位于司马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北25公里处的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占地200多亩,拥有员工600多人,与西侯铁路、108国道、阎禹高速公路相邻,交通便捷、北畅南达;东临黄河、紧靠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发展冶金焦化工业优势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3.
安徽生态省建设已经启动,计划用20年时间把安徽建成生态省,以期摆脱环境与发展双重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开好局对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认为,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园区是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生产模式已使环境资源难堪经济发展之负,如何扭转这一态势,是我国目前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实施节能减排、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是改善这一局面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并重点通过吸收生态工业园创建的成功经验,结合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提出改进的建议,力图促进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科技》2009,(1):14-15
近年来,托克托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全区第一工业园区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拓宽招商思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运行原则(3R原则),它是在战略上寻求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瓶颈”突破的最佳选择。具体到我国建立生态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上,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成功典范,也有三峡库区建立生态区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发展,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由于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相对滞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为此,国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山西省的环境状况,阐述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_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站区先后荣获"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称号。201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国台办批准新站区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新站区为"合肥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站区正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以生态观念指导城填建设的问题,即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主要是要考虑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和实用性。要寻求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以期构成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业文明社会理念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政府在新时期职能如何定位,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