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旋转门发电:在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的旋转门下的地下室里安装人体能量收集器,它相当于机械式钟表的发条,发条拧紧后就会通过棘轮稳定恒速地释放能,此时就可以带动发动机发电,人群推门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变成了电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心电信号,利用心率变异频域分析方法,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经过不同数量减速带驾驶员的LF成分与HF成分能量的比值(LF/HF)、归一化的高频(HFnorm)两个指标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排除速度和会车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草原公路上减速带的设置缓解了高驾龄驾驶员的紧张情绪,增加了低驾龄驾驶员的警惕性;并建议设置2个减速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解决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是城市交通面临的难点。在右转不限行的前提下,通过在斑马线附近设置新型智能减速带,规范驾驶者行为,强制右转车辆斑马线前减速,以达到保护行人生命安全的首要目的。首先阐述了设置新型减速带的必要性,进而对于新型减速带的功能、组成、原理予以介绍,并与传统减速带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了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市人力推车的人力发电购物车车轮。该车轮需要外界推力,从而通过推力转化能量,实现购物过程发电的目的。本装置通过在购物车车轮中安装相应的发电设施,在车轮转动时带动发电装置,发出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待使用时再取出,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中小学门口的交通安全,合理设置校门口减速带,根据校门口区域车型和车速的限制条件,分析了减速带基本形状和减速带分布原理;将汽车轮胎视为刚体,对车轮通过一个圆弧形减速带的状况进行几何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圆弧模型和减速带分布模型。通过实例求解,给出了最优的减速带设置方案。该方案可为城市中小学校门口设置减速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通过驼峰减速带会对乘坐人员产生不舒适影响,选取了不同带宽比减速带,并用软件ADAMS对减速带与汽车碰撞进行仿真,得到了减速带的不同带宽比对汽车座椅垂直方向上加速度影响参数,为驼峰减速带的选用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车道路试验方法,设计长距离大型客车上实时采集驾驶人操作行为试验方案,研究客车驾驶人夜间在自由流交通条件下通过单向连续下坡减速带路段的操作行为特征。建立车速、加速度、油门和制动踏板行程及变化率等操作行为指标体系,研究进出减速带段驾驶人操作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下坡减速带初始阶段,油门踏板行程指标均小于无减速带阶段,并伴随偶有制动行为;平均车速、制动踏板行程为0分布频数与减速带路段成线性递减关系,减速带能够影响长下坡时驾驶人的操作行为,进而实现对车辆的控速。  相似文献   

8.
道路减速带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道路减速带控制车速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实车道路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道路减速带结构尺寸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得到了车辆通过不同结构尺寸道路减速带时,车身加速度和车轴加速度随车速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道路减速带的宽度与控制车速成正比,高度与控制车速成反比;对于车速小于40 km/h的道路,道路减速带宽度为400~500mm(高度为40~50 mm)即可取得良好的控制车速效果;对于车速小于60 km/h的道路,道路减速带的宽度为500~600mm(高度为30~40 mm)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车速效果.  相似文献   

9.
车辆在通过工作区上游时会因车道缩减而发生堵塞,导致更多车辆排放尾气。基于精细化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污染物瞬时排放模型对不同减速带数目下污染物排放进行研究,针对工作区上游不同车道采用不同换道策略探究不同道路条件下的交通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车流量较少路段可以设置减速带保证行车安全,较少的减速带使车辆速度降低而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减少。随着减速带增多不同污染物排放差异较大。随着道路车辆占有率增多,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减少。在工作区前方频繁发生堵塞的路段,设置减速带对于污染物排放影响不显著,并且会加剧堵塞。在实际交通中,可以设置适当减速带数目使工作区前方左右车道流量分布更均匀,提升道路利用率。该研究可对工作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自发电式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研发思路,其结构与普通自行车相仿,也可在普通基础上改装,不需要电池等外界能源,依靠自行车自身能量的转换实现助力功能。自行车以脚踏为源动力,在行车同时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供电给电动机起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常规道路减速带在降低车速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也存在设置不规范、易造成车辆损害、乘客舒适性差等缺点,为减少减速带设置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可升降减速带。该减速带可根据车速信息及对驾驶员行车意向的识别,反馈调节减速带的升降状态。采用双翼型液压升降结构,可将软态减速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存储利用。该减速带奖"慢"罚"快"的工作原则,可在保障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将车辆损害、噪声污染降至最低,提高交通稳静化水平,体现了智慧交通的公平性。结果表明,该减速带在提高交通安全、改善驾驶行为、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分析现有减速带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发展现状,设计出了一种奖罚式智能可升降减速带。改进后的智能减速带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让驾驶员亲身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舒适感,从而积极地引导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应用这种创新设计使得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并减轻了现有减速带对道路上过往车辆,尤其是自觉减速车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奖罚式智能减速带通过提醒、测速、计算、执行升降的设计运行,使处于设定速度以内行驶的车辆无障碍通过,而超过设定速度的车辆被强制减速。达到奖励性与惩罚性并存的设计理念,人性化的设计增强了驾驶员安全驾驶的意识,也能使司机感受到人性化、智能化设计给人们生活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轿车通过减速带时下摆臂受力,结合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利用疲劳强度理论中的名义应力法对下摆臂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所得结论可用于优化减速带设计,使减速带达到提示并促使驾驶员降低车速,并提出了建议以提高设计寿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车辆通过四类危桥时,因速度过快将会危及桥梁的安全,针对此问题,湖南省绥宁县公路局于2008年9月试制的沥青混凝土减速带获得成功。该减速带采用“三带续设式”,方法简单,就是将沥青混凝土埋入路面以下约5 cm,路面以上减速带弧形高约3 cm,每带间隔60 cm,制作时压实,待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长大下坡段等事故高发段应用越来越多的振动减速带,在简述其作用、特点和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采用试验的方法分析振动减速带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影响,并验证振动减速带具有的控速效果。最终得出振动减速带的设置能有效减慢车速,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保证事故高发段行车安全,而且还不会对行车舒适度与车辆自身结构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便携式电源能量单一化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与压电发电技术的便携式电源装置。以太阳能与人体产生的动能作为能量来源, 分别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压电陶瓷对两种能量来源进行收集利用。通过光伏发电和压电发电技术设计的太阳衣和压电发电鞋能优势互补、提高发电效率。同时对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压电发电装置单独工作和共同工作两种情况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符合便携式电源装置的技术指标要求, 克服了传统的便携型电源装置因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不能持续供电的缺限, 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街舞演变规律和趋势的探究,掌握街舞流行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目前街舞在国内具有的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大众对于街舞的需求,剖析街舞已开发和未开发的潜在能量,大胆思考和猜测街舞在今后的走向,提出街舞发展的建议。目的在于用街舞带动文化,带动教育,带动经济,带动更多的繁荣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电力是现代生活与工业产业不可缺少的能量。近几年,水利发电行业不断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利发电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应用价值。但是在水利发电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该文结合我国水利发电现状,对水电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并指出我国水利发电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所谓“海浪发电”,是指利用海面的上下运动进行发电的方式。新研制的陀螺式海浪发电机,能把海浪能量转变成让发电机旋转的动能,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传统的汽轮发电机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华人科学家王中林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纳米发电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让比头发丝还细的纤维丝“生长”出纳米材料,再通过马达带动长满纳朱线的纤维丝相互错动,机械能就这样巧妙地转化为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