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路遥笔下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路遥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中,为数最多的是处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批女性形象,这类人物既保持着传统道德观念,又带有鲜明的现代思想意识。分析了她们在爱情追求中的表现,并探讨了路遥之所以频频塑造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激情的文本叙事与深刻的理性思考--读《人生》看路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是路遥"情"与"理"的合壁:一方面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环境的创设、作家的直接评论,都洋溢着他浓烈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严肃的思考与清醒的理智--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从以高加林为代表的"农村边缘人"的命运引向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两者都源于路遥的生命意识,并与他深切的人生体验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格局发生变化,"纯文学"逐渐成为高雅文化的象征。路遥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持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给新世纪文学以启示: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死亡";文学依然可以吸引并感动读者,并从中获得精神慰藉和力量,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格局发生变化,"纯文学"逐渐成为高雅文化的象征。路遥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持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给新世纪文学以启示: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死亡";文学依然可以吸引并感动读者,并从中获得精神慰藉和力量,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路遥前辈是真正用“土地”和“劳动”,为陕北的平凡者而深情歌唱的第一人。本文主要论及路遥先生在陕北的特殊地位;路遥生平及其创作成果;分析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筒评《平凡的世界》并非《人生〉之继续;综述路遥创作思想倾向以及路遥先生对我国当代文学的贡献与意义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路遥先生逝世已15年了,人们深深怀念这位富有才华、挚爱文学、卓有影响,却英年早逝的作家,以各种形式表达追思与纪念。笔者看到了著名作家、路遥的好友贾平凹先生的文章《怀念路遥》,惺惺相惜,其情真挚,令人感怀。其中有涉及路遥早逝原因的内容:“有人说路遥是累死的,证据是他写过《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书。但路遥不是累死的,他昼伏夜出,是职业的习惯,也是一头猛兽的秉性。有人说路遥是穷死的,因为他死时还欠人万元,但那个年代都穷呀,  相似文献   

7.
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十分特殊的作家,他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文学上也处于十七年向新时期文学过渡的承上启下的阶段。路遥童年时期的过继和贫苦生活的经历,对路遥的文学审美、个人性格、文学追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缺失性体验这一心理学原理出发,探求路遥缺失性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可以解释路遥小说中的一些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路遥创作初期爱情题材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表达了路遥对爱情的独特思考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9.
报纸以读者为本位,读者的需要成为报纸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简要分析读者阅读心理及对编辑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使报纸编辑更好地开展适合读者特点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构成了路遥的小说世界。路遥以他沉郁的笔触深情地表现着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农民们苦难而又顽强的生活。路遥小说中除了始终贯穿的信天游旋律外,还把陕北方言融汇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1.
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有志青年,地理意义上的家园闭塞落后,使主人公将走出家园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但作者在创作中让走出家园的人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又流露出路遥家园意识的狭隘性和矛盾性。作者通过艰难的思考和创作最终超越了自己家园意识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12.
合理适宜的稿件录用率是学术期刊顺利发展的保障。在具体编审过程中,稿件的选题、原创性、规范性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稿件录用率的高低。为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为读者提供优秀的论文,作者应当在树立读者意识的同时保证内容的学术性、形式的规范性;编辑应当树立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实效观念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是发挥学术期刊最佳社会效益,赢得读者欢迎和刊物生存的必然条件。首先,学术期刊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其次,读者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学术期刊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学术期刊质量和效益都受读者的制约。因此,学术期刊只有改变学术风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编辑素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编辑部建设;搜集信息反馈,改进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树立为读者服务和竞争观念;搞好宣传,加强发行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才能使自己的刊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楼琼  陈巧薇  王芳青 《科技信息》2009,(29):250-250
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英文写作的质量,本文从“读者意识”的定义出发,得知作者的“读者意识”越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就定会越容易,越成功。本文根据对有关读者意识科研成果的研读,总结了两种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学接受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品与读者自我理解的统一。一方面,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应该逃离自我,按照作品和作者的规定扮演相应的角色,使自我意识和经验暂时退居边缘,让作者意识主宰自己的思维,使意识产生分离,与原有的经验和意识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读者意识和经验仍然作为接受的背景发挥潜在的作用,与阅读过程中接受的经验发生交流、碰撞与整合。读者通过反思自我和批判自我,生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路遥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具有“自强不息”的自我救赎,而女性多具有“厚德载物”的担当包容,这两方面不仅代表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面对一个大时代,传统的两性书写也亟待被注入新的元素,路遥对文学中人和社会在新语境下的和谐书写应成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指出应从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觉的读者意识和通俗的文体风格为金庸小说赢得了最广大的一般读者,在具体创作中,前者主要表现为作者和读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后者主要表现为便于华语世界里的读者阅读接受的传统叙事模式的采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合作原则分析了写作中作者拥有读者意识的必要性,指出读者意识的实质是作者必须与读者合作才能写作成功。  相似文献   

20.
《平凡的世界》作为路遥先生的呕血力作,作为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它带给人们强大的震撼力量,其中突出的核心价值观非常值得品味和思考,这种价值观已经上升到时代价值观的地位。该著作虽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在当代文学史上却没有得到过多的评价。这部书写特殊年代的历史巨作即使处在新时期以来各类文学流派和思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涌动中,也有它永恒的时代价值和地位,彰显着非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