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晓惠 《甘肃科技》2011,27(23):162-163,151
通过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处方的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本院儿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随机抽取2011年1—3月本院儿科门诊处方120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12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67.2%,其中使用注射剂型的处方占28.4%,使用口服剂型的处方占56.2%。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使用比较普遍,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部分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重视抗菌药物对儿童的影响,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药师培训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行药师培训前开具的500张处方作为A组,另选行药师培训后开具的500张处方作为B组。统计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处方合格率。B组抗菌药物使用率23.00%低于A组30.20%(P0.05);B组处方不合理用药、书写不规范或格式错误不合格情况发生低于对照组,且处方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药师培训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改善处方不合格情况,以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5200张内科门诊的成人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3382张,占60.04%。其中,注射剂型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且剂量相对于参考剂量普遍较高。另外,抗生素的费用占患者治疗费用的很大比例,且3382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疗效并不理想。结论:本院门诊医师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起点偏高,有求新求贵的思想,滥用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不同处方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在水中分散均匀性和药物30min累积溶出度等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处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初步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显示,2%立崩、8%MCC和4%PVP K30%醇溶液组成的处方最优。  相似文献   

5.
处方是医生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和药房调剂人员配药、发药的书面依据,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尽管如此,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错误处方仍然不少,有的错误还挺严重.这些错误处方不仅增加药房工作量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甚至还存在着医疗事故隐患.处方是一项重要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预防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协助医生正确选择和应用药物治疗,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和合理,作者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抽查了我院儿科从1998年1月1日至6月31日共6个月的门诊处方4960张,采取随机抽取法共取1000张,其中含有抗菌药物处方的958张,发现其中不合理用抗菌素处方63张,占抗菌用药处方的6.58%。 2 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调剂讲究量法,在处方调配过程中尤应注意仔细审理处方用意,特殊药物要如法炮制、准确称量,掌握好药物的煎煮方法,方达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晓惠  王敬华  黄一鸣 《甘肃科技》2012,28(2):138-139,78
加强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探讨处方点评制度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为处方点评制度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每月随机抽取2d门诊处方,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等要求,填写处方点评评价表,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但在点评中注意制定合理的点评目标和实施步骤,进一步完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娟娟 《甘肃科技》2022,(21):95-97
浅析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抽取1 500张医院2018年1月—12月门诊所开具的处方,分作2组,每组750张。将2018年1—6月未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时开具的处方设为A组;将2018年7月—12月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开具的处方设为B组;对比两组的合格率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并对AB两组患者用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包括用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药物治疗费用。B组合格率高于A组;B组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可见,B组患者用药时间比A组患者短,用药种类比A组患者少,药物治疗所花费费用也比A组患者低(P<0.05)。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处方的合格率,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从而有效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黄明姬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52-52,50
目的:分析延吉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处方3624张,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75张,占所抽查处方的2.01%。其中药物作用相互拮抗的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4.1O%;重复用药的1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20.54%;选药不当的5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76.71%。结论: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临床医生和药师的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药学干预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东华社区卫生中心2014年7月~2016年7月开具的247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其中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未实施药学干预的123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实施药学干预的124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1.53%较对照组的4.39%低(P0.05)。临床采取药学干预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发生风险,从而保证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以辛伐他汀为原料药,确定辛伐他汀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工艺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来确定缓释片的处方和工艺,以药物的释放度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工艺.十八醇与卡波姆934比例为3∶1,硬脂酸镁用量为1%,硬度5~6 N.所得处方重现型良好,达到了实验方案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传统中医药物间的影响关系和图结构数据节点间关系的共通性, 将中医方剂学中处方的药物联系按规则转换为图结构数据, 采用频繁闭图挖掘算法CloseGraph对图结构化的处方数据进行操作, 得到图结构中代表具有特定功能的频繁闭图, 再转换解释获得各中医方剂中对特定病症起决定疗效的核心药物组合及组合形式.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行、 有效, 成功地将图挖掘策略引入了中医方剂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瑛珏  刘传荣 《科技信息》2008,(18):327-328
结合临床实践,以相关循证医学为基础,对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提出以预防为主的非药物防治和高血压健康处方的概念,较为全面地分析与讨论了最新药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融合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治疗原发性肝癌常用有效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处方用药提供参考.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中药处方,共筛选有效处方211个;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有效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再通过TCMSP等数据库平台,筛选核心药物组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并在比较基因组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等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出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疾病靶点;取上述两种靶点的共有靶点,即为核心药物组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般靶点,并利用DAVID平台对一般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核心靶点;并利用CB-Dock平台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与有关文献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常用药对23组(支持度个数≥50),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24组(置信度≥0.95),聚类分析的药物组合36组;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的一般靶点124个、核心靶点16个;经GO分析的生物过程450个、细胞组分37个、分子功能48个(P≤0.01);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44个(P≤0.01),并且p53等信号通路得到了有关文献实验研究结果的验证;而且还发现茯苓、白术、党参、半枝莲等药物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处方中出现的频次较高.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常以补虚、清热为主,兼顾活血、理气等,多从肝、脾、肺和肾等经络共同论治,并注重清补结合、虚实兼顾;核心药物组合主要通过诱导凋亡、阻滞周期、抗血管生成和调控炎症等途径治疗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6.
展端国 《科技信息》2009,(31):I0375-I0375
兽用药剂在处方设计,调剂制作及临床应用中常会因设计与操作失宜,影响药效,发生配伍禁忌,本文将药物合并使用或按先后顺序使用最大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药物的联合使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治疗作用,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对我院10025例门诊处方的用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制备染料木素自乳制剂(SEDDS).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和体外自乳化效率的评价确定最优处方;并用HPLC测定含药物的量.最优SEDDS处方中的油相为油酸乙酯,乳化剂为T50C50(50%Tween 80-50%Cremophor EL35),助溶剂为Transcultol P,其质量比为45∶45∶10,药物为辅料总量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佛山市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7年所有抗菌药不合理处方的具体类型,为该院今后改进药师审方和医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不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所有抗菌药不合理处方中:浓度不当724例、用法不当550例、其他不当479例。结论分析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7年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类型,有助于提高药师审方及加强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调剂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桥梁。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表面看来调剂工作是按照医师处方将药物进行调配以供患者服用的一项简单平凡的工作,其实,它与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医师诊断正确,处方合理,用药得法,调剂人员调配得当,则治病效果就显著。如果调剂者调配不认真,就会适得其反。调剂工作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