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美国学者霍尔将其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中国和美国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文化的差异;但随着中西交流增多,中国文化逐渐趋于低语境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堂华 《科技信息》2008,(10):270-270
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并把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在外语学习中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参照B.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从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方面,结合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基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探讨了文化语境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突出说明了文化意识(culture awareness)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文化和语境三者互相作用,密不可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霍尔提出了文化的语境性的观点,在高、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在信息的传递上所起到作用是不相同的,这也导致两种文化在交际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此,译者作为文化中介者应当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4.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人类学家Hall提出的高、低语境的概念为语境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中国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它偏重于"领会""意会"。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沟通时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它侧重于"言传"。由于中美文化语境差异,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困难。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20年代“语境”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来,人们对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作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必须和其所依赖的语境相结合。而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联,因此,“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刘冰冰 《科技信息》2007,(6):118-119
本文首先讨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然后阐述了文化语境的含义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语境。本文的讨论表明,文化语境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了解有关文化语境,在正确全面地理解原语语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作出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为译语读者所理解的译语语篇。  相似文献   

7.
从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理论看中美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美国学者霍尔将其分为高语 境和低语境两种。中国和美国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美国学者霍尔将其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中国和美国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与翻译的角度出发,引入了文化专有项的含义,结合实例探讨了文化专有项翻译时要考虑的五种文化语境——生态文化语境、物质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宗教文化语境和语言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文化语境的因素对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文化意象。思维差异、习惯表达、历史与信仰、地域文化及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等六个方面论述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以期引起学界对文化语境在翻译中作用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语境影响跨化交际,其中化语境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化语境理解促进跨化交际的顺利实现。在对语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理解和运用,对跨化交际中的语境现象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境又称上下文,它指各语言单位的语言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下文指句子的范围内,该单位的一些语言单位;广义上下文指该单位的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语境,可以解决翻译中语言多义性的问题,也可以帮助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下语言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包含真、利、善、美、圣意蕴的《格萨尔》,其文化语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了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格萨尔》的文学翻译就是在原语语境和译语语境的共同制约下获得译文表达式的过程,也是译文随语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如其所译”的意义构建过程。如果对《格萨尔》语境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层次认知,如果不充分理解《格萨尔》的文化语境,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不会解读藏族人的心理结构,不了解《格萨尔》的艺术特性,那么,对《格萨尔》的翻译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式的“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4.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境决定着语言的选择,限制词语的意义,主导语言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语境理论,联系理论与实际并应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使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语言结构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何言语行为及其理解都必然发生于特定的语境。听者在交际中决不只是消极地充当信息收受者,也不仅是利用语言知识去获得句子本身的意义,还需要利用语境所提供的线索对句子意义进行处理(增补、删减、过滤等),才能真正理解话的意义。本文根据语境理论及实际教学经验,着重讨论了语音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分析在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飞  黄英双 《科技信息》2008,(3):434-43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of context of cultur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eaning of language in-use,showing it to be the source of contextual background of a particular text and of which the contextual features derive.It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tactics for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interpreting words in the light of context.It maintains that the context of culture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works in mainly affects and limits the choice of words in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ntext量化的Context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ext模型广泛地使用在图像编码系统中以提高压缩性能.然而,如果没有特殊的处理,预期的压缩收益将会由于高阶context模型引入的模型代价而被抵消.Context量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详细分析了一般context量化存在的问题,提出context量化与一般矢量量化问题的相似性,并且证明了,如果设定了一个合适的失真度量准则,运用Lloyd迭代算法可设计出最优的context量化器.  相似文献   

19.
语境研究已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的中心课题,语义学也把语境视为一个重要对象。言内语义语境是利用语言知识来解释语境对语义的解释制约作用;言外语境语义则是用非语言知识来分析语境对语义的解释制约作用。由此得出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  相似文献   

20.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它贯穿语言运用活动的全过程,是语言运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境,目前语文教学界已有一些论述.但这些研宽大都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语文课的语境是异常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堂内语境;二、课文内语境;三、作者语境;四、读者语境;五、词语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