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厦门湾自然海湾湾口从围头到镇海角.对该湾物种的研究已有140多年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达尔文时代至厦门大学建校、厦门大学建校至厦门解放、厦门解放至现在.至今,已记录5 713个物种.这些物种多数已无法考证其原产地,其中有26种(类)是近代进入厦门湾的国外外来物种.凡纳滨对虾、眼斑拟石首鱼、欧洲鳗鲡、罗非鱼等外来种已成为厦门湾的重要养殖种或品种.互花米草占据九龙江口养殖滩涂,是外来入侵种.沙饰贝也是吊养的外来入侵种,但养殖业已在变害为利.许多船底污损生物和外轮压舱水及水舱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是外来入侵种.对外轮压舱水和沉积物的排放,需严加监管.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入侵物种由于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入侵物种与全球变化的一些因素相互作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从而使生物入侵这一全球问题倍受关注。在美国.外来物种的扩散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第二大原因.对49%的濒危物种的生存有不良影响。在夏威夷.接近100%的濒危物种受到外来物种的威胁。美国每年与入侵物种相关的损失达1230亿美元.其中植物入侵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年我国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574亿元.  相似文献   

3.
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我国也遭受到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扩敞蔓延,暴发成灾。据初步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200多种。其中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有烟粉虱、稻水象甲、斑潜蝇等,通过压舱水排放方式传入的一些海洋生物及人为引进的一些外来鱼类对本地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也在构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邓爱华 《科技潮》2006,(9):26-30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这还不包括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已入侵了中国。因此,有效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蒋高明博士,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邓爱华  张乃军 《科技潮》2002,(12):10-12
外来物种入侵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三大生态环境难题之一,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灾害比比皆是,如何阻击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也提出警告:外来物种入侵正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出现了外来有害物种的危害。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的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入侵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豚草,入侵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入侵广东的薇甘菊,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作饲料引进的空心莲子草与水葫芦,沿海省区引进的大米草等的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这些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  相似文献   

6.
生物入侵对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来入侵物种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排挤本地动植物,导致局部种群的消亡,造成局部高密度分布的稀有物种绝灭。外来入侵物种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群破碎化,导致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本地种与外来种杂交,造成遗传污染;局部野生、原始种群消失,导致遗传材料减少。在定性分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基础上,笔者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报道为主要信息源,评估了2000年生物入侵对物种的潜在保留价值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资源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7104.14万元和11028.4万元。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词研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来源地、入侵途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共计32科67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22科57种;外来入侵动物10科10种。分析了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和入侵危害,提出了应采取的必要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外来入侵物种的生态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在广东境内出现的部分入侵物种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物种入侵带来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入侵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入侵途径与扩散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统计分析表明,目前广东的外来物种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这与广东地处沿海地区、经济贸易频繁有着密切联系。入侵物种具有繁殖力和适应性强等特征,并通过人为有意引种、无意带入或自然力量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替代和综合防治等手段,加强立法和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是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10-10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国家林业局日前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这次共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  相似文献   

10.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hm^2降至现有的21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以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基于N,P,N+P耦合营养元素添加的控制实验,研究了群落内全部物种、常见种和稀有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以及物种丰富度对N,P,N+P耦合营养元素添加的响应规律,并选取对数正态模型、幂分割模型、几何级数模型、Zipf模型以及中性模型对物种多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P添加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显著,全部物种、常见种与稀有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陡缓程度基本相同.随N,N+P耦合添加量的增大,全部物种与常见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都越来越陡峭,物种丰富度也都显著下降,表明在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N,N+P耦合添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2)比较CK,N15,P15,N15P15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发现N+P耦合处理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陡峭度较CK,N15,P15处理的要陡,表明N+P耦合对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效应要强于单独的N,P的.3)分析施肥对物种多度分布模式的影响发现,全部物种的多度分布符合统计模型的对数正态模型以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幂分割模型、几何级数模型与Zipf模型.常见种的多度分布符合几何级数模型与Zipf模型,而稀有种在同时符合这两种基于生态位分化的模型外,呈现出符合中性模型的趋势.说明多种不同模型可以拟合同一生境的物种多度分布,常见种和稀有种通过不同的响应方式共同维持着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同市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利用现有资源、引进驯化适宜本地且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大力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等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物入侵与入侵生态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了生物入侵、外来种及入侵种等相关的概念.强调生物入侵的本质是对经济、环境、社会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提出入侵生态学的概念和学科体系;定义了入侵生态学是"研究入侵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其与本地种、入侵种、入侵群落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核心问题之一是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及其机制,揭示其动态规律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贵州特有植物小黄花茶的物种起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植物系统发育与进化意义上的性状极性比较分析和生物地理学方法探讨了贵州特有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luteofloraY .K .Li)的物种起源与狭限分布问题。小黄花茶喜温喜湿 ,苞被未起分化且数目较多 ,是山茶属中一个较原始的类群 ,它与短柱茶组 (Sect .ParacamelliaChang)和金花茶组 (Sect .ChrysanthaChang)植物具有某些相似表征性状 ,但进化发育的形态结构却有较大差异 ,隶属于山茶亚属下一较原始的独立组—小黄花茶组 (Subgen .Camellia ,Sect .LuteofloraChang)是比较恰当的。根据物种形成原理结合小黄花茶生境与狭限分布的生物地理学特征分析 ,可以推测小黄花茶的物种起源于异域物种形成中的分替 (vicariance ,allopatriespe ciation)型式 ,即来源于地理物种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0IntroductionConiferous forest in Southwest China con-stitutes the bulk of the second largestforest region(the so-calledsouthwest forest re-gion)of the country.As Southwest Chinais atthe southeastern fringe of the Qinghai-TibetanPlateau andthe source area of many major riv-ers,forestsinthis region playanextremelyi m-portant role in preserving water and soil,pre-venting mountain disasters and regulating cli-mate[1-3]and act as an“ecological shield”forthe upper reaches of rivers such as the …  相似文献   

17.
长春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长春地区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列出长春市外来种名录,确定共有外来植物46种,隶属于20科,菊科植物占30.4%。分析了长春市外来植物的来源,得出有50%的外来植物来自美洲。这些数据和结果可为外来物种的规范管理及对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多样,一些外来物种极易入侵并且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认识的提高,相应的防治措施也将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9.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基础研究之一,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详细介绍、比较了几种入侵物种分布模型的优缺点,以期为这几种模型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春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长春地区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列出长春市外来种名录,确定共有外来植物46种,隶属于20科,菊科植物占30.4%.分析了长春市外来植物的来源,得出有50%的外来植物来自美洲.这些数据和结果可为外来物种的规范管理及对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