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研究的兴起是近年发展红色旅游、深化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历史文化、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出现的。从目前学界研究来看,红色文化就是关于革命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现象的总称。将"红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确立相对明确的学科边界,在研究视野、研究范式、理论方法上架构"红色文化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这对于提升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都是有意义的。红色文化学提供了一个观察、思考和理解革命文化的新的角度,即如何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历史文化的新思路、新视野与新角度。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更多地与特定历史语境关系深密,而经典一词则须观照本文美学的各项指标,经典决定了红色的特定质素,而红色也因其特殊称谓及其负载的意识形态信息宰制着经典的生产空间。只有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双重理论视角下考察“红色经典”的命名,才能在学理层面上廓清“红色经典”的经典性品质及其经典化线路。  相似文献   

3.
红色经典在“文革”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阅读沉寂和90年代后期再度走红的沉浮。其文本自身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反思和新文艺思潮的冲击,当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中的断裂,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双重逃离,共同造成了红色经典的阅读沉寂。而20世纪末的历史怀旧语境,国家文化建设的策略需要,文本艺术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市场的推波助澜,又合力推动了红色经典的再度走红。探析其沉寂和走红的原因,对于厘清认识以及文学理论新体系的构建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包括党和政府的红头文件中,出现了许多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提出的共性都是为了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但它们使用的频率不同,存在混用甚至滥用的现象。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对其加以辨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从理论上进行对它们较为客观、全面地辨析,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研究"红色资源"提供启发、思路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艺研究不可规避的核心问题。中介的发现使得现代文艺社会学研究逐渐采纳以中介论认识论为知识前提的现代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并产生了从单因、平面到结构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而中介在文艺与社会参照视闲中所始终保持的内在张力结构,为走向从社会-文艺和文艺-社会两个向度全面建构中介论文艺社会学体系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认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经由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双向、能动、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在文艺接受这一环节的诸多中介因素中,“期待视野”是一个关键的概念,透过这一中介,文艺接受者与文艺作品甚至与作家之间建构起了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艺”以革命者的个体欲望遭受极度压抑作为革命叙事的起点,并将个体欲望组织进入阶级斗争的理论之中。“革命文艺”的欲望叙述具有双重性:既体现了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价值建构方向,也显示出对于低效社会运作的无反思状况。新时期文论话语片面否定“革命文艺”的欲望管制,从而难以全面评价“革命文艺”并导致新的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8.
淮安是革命老区,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就淮安高校利用当地红色资源而言,整体上存在效率不高等问题。探究这些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促进淮安高校着力于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到今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已经整整50周年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文艺界的状况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的一系列问题,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完整继承与光辉发展,其根本精神对我国的革命文艺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便是《讲话》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红色文旅为切入点,探索红色文旅视野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通过阐述红色旅游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与设计策略,重点选取金寨县光明村公共空间为载体,对光明村空间形态、民俗民风、红色文旅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光明村公共空间现存问题及难点,探索乡村红色文旅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以期对其他地区红色村落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纵观学术界现有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理论成果,主要存在对红色资源的内涵主体认识不统一,对红色资源的时间外延有争议,对红色资源的核心词把握不科学以及没有突出转化在红色资源概念界定中应有的地位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对红色资源的概念作这样的界定:红色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前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且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够彰显出其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四川革命老区高等学校图书馆红色文献数据库现状,从四川革命老区红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作用入手,探讨四川革命老区高等学校图书馆红色文献数据库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馆藏信息资源,查找存在问题,提升管理内涵,拓宽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13.
黄海明  谭荔 《科技信息》2012,(32):42+44-42,44
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是在赣南革命历史上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具有中国红色艺术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赣南红色艺术文化自身的特点。文化符号学认为文本包括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具有信息传递、信息生成与信息记忆功能,且文本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这在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英译策略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红色体育对我国当代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出发,将我国红色体育研究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2019年间的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77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发文量;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机构等问题的研究,从而梳理出我国红色体育研究发展的整体态势,为我国体育体制的优化提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工匠》所带出来的与“工人”有关的红色年代的叙述,只是“一种”关于红色年代的想象,在这种想象中那些具有高尚人格或者说正直的人既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同时又置身于那个时代之外,这里的“红色”已经清除掉了那些关于革命、阶级的“不协调”想象,正如“大工匠”所象征的技术含量,使关于工人阶级的叙述牢固地附着在仅仅与生产有关的层面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与红色有关的故事,也仅仅或只能是一种“怀旧”罢了。  相似文献   

16.
黄金发 《科技信息》2008,(30):165-165
从江西省红色文化发展的形象方面系统的、整体的进行策划及研究,对区域红色文化进行开发及利用。从城市的标志性“红色”建筑到城市的形象定位进行视觉化设计,并对江西人民的“红色观念”与“红色印象”进行非线形的横向式研究及探讨,进一步发展江西省的红色文化,开发红色资源,推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与建立国内甚至国际形象,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古田会议会址红色革命景区的活化与资源转化,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在回顾古田旅游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古田会议会址常规旅游存在的问题,继而尝试从4I理论的视角对“古田会址+红色剧本杀”的文旅融合分析,针对古田会址目前状况提出红色剧本杀建设促进古田会址旅游景区文旅融合的建议。上述研究将加强红色剧本杀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古田会址的体现;上述建议可达到红色革命景点的转型和“红色文化”既入眼又入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拓展红色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资源既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又是对党员、干部及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拓展红色资源应立足本地,向外辐射,形成“点”、“线”、“面”;教育内容应注重历史遗址所包涵的革命精神;教育效果的提高有待讲解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文艺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问题。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对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真实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分析。首先对古希腊时代的“摹仿说”中体现的文艺真实观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所包含的文艺真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三,分析了古典主义时期布瓦洛的唯心主义的文艺真实观;其四,重点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真实观。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社会学”与“艺术形态学”的启发下,以形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文艺形态在文艺社会学研究中的中介性质及其可能作初步探析,并尝试对文艺形态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新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