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芬  王志辉 《科技信息》2012,(30):124+121-124,121
保障性住房是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普遍推行的一项福利政策,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昆明市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弊端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探索完善昆明市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董庆辉 《科技信息》2012,(15):377-378
保障性住房工程是我们国家在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何把保障性住房建成放心工程,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近几年的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质量一直备受关注.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如何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我省在建工程实地调研.结合当前保障房建设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监管。  相似文献   

3.
潘莹  赵晓冬  赵晓峰 《科技信息》2013,(19):498-498
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出发,论述了其在当前住宅建设中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策略,户型设计策略和节约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孙莉莉 《科技信息》2012,(32):I0039-I0039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几年,国家更把保障性住房分配作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主要保障模式,用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随着全国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建成,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分配是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举措,而如何实现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就成为了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德国面向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针对我国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现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的成熟经验,利用房地产市场运作过程中的理论、规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观点,结合我国的政策、经济、社会、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具体性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翠  唐诚 《科技信息》2013,(19):395-395,417
近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引导下,以及对口支援城市资金的帮助下,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以农七师123团曙光里淮安小区(二期)为例,探讨兵团保障性住房小区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08年底我国投资四万亿元用于抵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其中九千亿元的保障性住房之路如何走是我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抵御金融风暴刺激经济增长方案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渴望住房的老百姓来说"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和"住有所居"他们更关注的是后者。九千亿元的投入到底能解决多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我们所值得关注的。然而只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才能真正的解决“住有所居”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斌 《科技咨询导报》2007,(32):197-197
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推出的住房改革的两项重要举措。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住房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适用房是以微弱利润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销售的保障性住房,近年来,各地经济适用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以住房后转型期为背景,针对其经济、适用的基本特性,探讨了如何在保障性住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在规划与建设中降低成本、节约能耗,进一步压缩房价与使用者的后期生活成本,真正建造中低收入者能支付的、安居乐业的舒适家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和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生。与此同时,其配套公共交通的建设也迫在眉睫。本文在研究我国和西安保障性住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交通规划相关知识,提出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规划的解决策略,以西安市米家崖廉租房小区为例进行研究,对西安乃至全国的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地评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运用收入余额指标评价方法研究住房支付能力问题.区分了由于需求和供给不足导致的4种住房支付能力不足,构建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评价模型,明确评价的基本因素——最基本生活水平标准及最基本居住水平标准,分析影响因素——家庭预算能力、家庭住房支出能力、住房供求结构.评价模型的建立,为确定住房保障范围、选择住房保障政策、确定住房保障支付水平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造区相对孤立,周边没有配套的居住区或没有规划配套性设施,加上低收入人群社会购买力不强,从而造成商业服务设施空闲不能正常营业,附近的经济发展迟缓。应通过借鉴国外优秀住房保障体系的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的区域特色,使商品房、保障性住房项目配套建设,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住房问题是民生之本,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住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总结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保障性住房关乎国计民生,同时也是民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动对于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进程,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但地方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政策执行效果中大打折扣。文章从地方政府的属性着手,分析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不作为的原因,寻找刺激地方政府积极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可以视为我国开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志。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明显加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的新气象。党的"十七大"后不仅明确了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中,加快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步伐。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覆盖农村的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可望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6.
张玮  曹雪静 《科技信息》2011,(23):I0320-I0320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是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伍从明 《科技信息》2011,(27):I0397-I0398
国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前提下,央行货币政策却日行渐紧,在此经济形势下,天量的资金缺口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本文在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模式启发下,结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具有较好可行性的融资建设模式,采用重庆市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先租后买试点制度,为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提供一种可操作性方案,是一次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回归邻里     
近些年来,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开始密切关注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经过发达国家几十年建设经验证明.保障性住房对于缓解中怔收入人群住房紧张的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作为在保障性住房领域起步较晚的国家无论在政策上迁是技术上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建筑面积严格限定的情况下,压缩公共空间、降低交通面积等方法是目前住宅建设领域普遍采用的手段.进而形成设计师的惯性思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社区基本采用了如下的空间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20.
陈宇蓉 《广东科技》2010,19(22):20-22
<正>引言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同时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行业步入微利时代,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又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5%以上。根据以往的操作经验,本文对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管理办法提出一些具体思路,供相关人士进行探讨,以期得以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