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那美术”的概念是在文山学院提出优势办学特色理念下诞生的,“那美术”的内涵是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稻作文化内容的美术分支。以文山壮锦图案为例,探索在“那美术”框架下的装饰艺术教学。提倡在传承中保护和发展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那美术”因素,并从壮锦图案的题材、内涵、造型、构成、色彩、材料、工艺与功能等的传承中获取灵感,希望能从装饰艺术的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从高校角度审视民族民间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材中"综合·探索"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学习意义,提出了"综合·探索"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旨在为深化初中美术教材"综合·探索"教学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沈全云 《奇闻怪事》2010,(12):38-38,24
新课改为前提的教科书中,改“欣赏”为“鉴赏”,其意在要求学生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学习。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实施以人文教育为灵魂,以中西文化对比为骨,以贴近学生的心智为血脉的教学法,是根据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规律和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尝试的结果,能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美术教学的薄弱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而初中美术课程的课时仅仅有《大纲》规定的一半,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困境,必须思考改革的路子。上好“综合欣赏课”和“综合技能训练课”,在学科交叉点上有效扩展美术教学空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美术学科的第二课堂。这是摆脱初中美术教学困境、完成《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新华 《科技资讯》2012,(31):171-171
美术综合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美术综合式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术综合式教学方法的意义和可行性。认为综合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创设情景、观察生活、学习知识、创新思维、艺术表现、评价赏析等六个环节探讨了美术综合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具体操作程序,认为美术综合式教学方法具有具体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美术新课标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这一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领域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它不仅要求我们任课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解释者和评判者的角色转换为合作者、协调者和服务者,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励练自己,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新时代教育所需要的’“多面手”。所以综合实践课是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素质要求最高也是最容易产生“亮点”的学习领域。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加维说:“游戏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应充分挖掘美术活动的游戏性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在美术课中开展游戏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美术学科教学过程分为“学科教学过程”、“阶段教学过程”、“课业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依次分析其本质属性,论述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探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魏玲 《科技咨询导报》2009,(31):253-253
民间美术走进课堂,学生更直观、更直接地与之“亲密接触”,调动起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观察美和发现美的能力,从此更加热爱家乡.深刻理解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观,美术课堂因此更加鲜活。  相似文献   

10.
林川 《科技信息》2011,(11):190-190,193
美术教学课时少,师生接触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作业评价这一对话渠道,运用“等级+评语”这一集合评价方式,以人为本,立足发展,激励为主,彰扬个性,以情动人,动静态评价相结合,努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浅谈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欣赏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只有充分认识美术欣赏教学的任务和作用,努力探索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才能使美术欣赏教学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特殊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应应分掌握聋哑人的形象思维特点及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特殊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郭爱菊 《科技信息》2009,(14):251-251
校本教材是提供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信息,是一个参考文本;教师要树立“超文本”的大美术教学观,跳出美术教美术,不断拓展美术教学的渠道。丰富的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美术教学开发与利用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对美术课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雅美术与俗美术有着质的区别,它们的发展变化、双向互动以及美术创作者地位的变迁并没有形成创作主体或是受众群体的交集,“雅俗共赏”的美术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认清其根源对回避无意义的探讨、实践,深化对雅俗美术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二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的对比分析,寻找二者的异同.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美术教学实践,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阐述了美术课程新标准的作用:促进了美术教育观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雅美术与俗美术有着质的区别,它们的发展变化、双向互动以及美术创作者地住的变迁并没有形成创作主体或是受众群体的交集,“雅俗共赏”的美术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认清其根源对回避无意义的探讨、实践,深化对雅俗美术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二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的对比分析,寻找二者的异同。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美术教学实践,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阐述了美术课程新标准的作用:促进了美术教育观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 0世纪初是中国美术走向新纪元的时代 ,美术界的先贤们以“美术救国”为动力 ,引进外美术、改良中国美术 ,在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美术技法和美术创作等方面开辟了一个新局面。回眸 2 0世纪 ,剖析中国当代美术 ,我们应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加大改革力度 ,为 2 1世纪民族美术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兵 《科技信息》2009,(33):T0395-T0395
随着我国美术类高考的发展与变化,美术类高考生逐年增加,其竞争也愈加激烈。美术类高考生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应在考前培训中慎选辅导学校、在专业考试时把握临场技巧,并在文化考试时应具有针对性。考生在专业选择中不要一味追求“热门”、“传统”专业,应从长远考虑,着眼一些新兴的、具有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新世纪,美术微格教学为迎接视觉文化的挑战应作出相应的调整。现代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强调的是人文性、实践性、视觉性、谕悦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我们现在应该去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技能。通过对“视觉读写能力”的分析与研究,美术微格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纳入“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教师重要教学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20.
楚美术色彩观既不同于以正德正色为标准的合“礼”、合“度”的儒家色彩观,也与道家所标举的以黑白素淡为特征,以“虚”、“无”、“空”为旨归的本体论色彩观大相径庭。楚美术色彩观念的形成是春秋战国时期普遍流行的“五色”审美观“楚化”的结果,它对中国传统美术设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