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内外的采矿技术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采矿设备和技术也层出不穷,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但是国内可供开发的矿石资源却十分有限,而且受到采矿工艺和设备的影响,国内的自产矿石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石资源的需求。为此,对于采矿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提高我国能源产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笔者主要针对露天采矿技术以及采矿设备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长军 《科技资讯》2014,(14):87-87
本文通过介绍孝义铝矿矿床形态的复杂性,对各种采矿工艺进行分析,说明了采矿设备和采矿工艺有效结合在露天开采中的作用,对提高露天矿山矿石采出率并降低贫化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映忠 《广东科技》2014,(8):146-14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需求增大,尤其是矿业资源,随之而来的对矿业中采矿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传统的采矿工艺技术有露天采矿法、地下采矿法,这些方法在巨大的矿石资源的需求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状况,采矿从业者不断改进创新技术,推动着我国采矿工艺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我国的采矿新工艺,并介绍其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采矿业的发展,采矿工艺技术在不断革新,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加强对采矿工艺技术应用的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的思考,首先总结了采矿工艺技术的特点,并就机械化开采法、填充采矿法、回采采矿法和特殊采矿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预测了采矿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即向无废料开采技术发展,实现绿色开采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阶段,逐渐扩大了采矿规模。传统采矿理念已经严重破坏了环境,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采矿理念存在的问题,现代采矿理念概述,绿色采矿理念下的充填采矿技术。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露天矿山的设计中,均以大而厚的矿体及表土覆盖层薄的条件作为其基本依据之一.由于受现有的设备及配套方式的限制,长期以来在开采手段及采矿推进方向上,已有了一套设计方法和采矿模式.但在非金属矿行业的许多矿种中,其矿体赋存条件及规模都有它的特殊情况,如按照露天采矿设计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采矿的过程中容易引起矿产资源过多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露天采矿中,采用了电子雷管,由于其特殊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要想达到最好的爆炸效果,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在电子雷管的实际应用中深孔爆破的应用使其爆破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利用该技术可以将爆破中的露天采矿用于采空区的填充,从而方便了以后采空区的填充。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利用电力雷管进行了32m深井的一次爆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子雷管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为露天采矿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新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民 《科技资讯》2014,(29):64-64
时代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矿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多年的发展,使采矿业不断改革与创新,采矿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其在采矿业应用中变得非常广泛。采矿业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采矿工艺技术,采矿工艺技术运用是否合理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采矿业发展及采矿人员安全。采矿业必须在保证人们生活不被干扰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矿作业保质保量并且在开发矿源中注意环境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采矿工艺技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首先讨论了采矿科学的概念,认为“采矿科学既是与采矿主体活动相关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知识体系,也是与采矿活动产品,采矿活动过程的副产品有联系的生 环境、社会发展相关的科学知识体系及加工过程;是从采矿工艺学到采矿人类学连接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探讨了采矿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任务;采矿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分支领域;简要讨论了采矿科学的发展结构与规范体系;采矿科学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及任务;最后是关于采矿科学  相似文献   

10.
在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提下,采用传统采矿模式会在开发过程中排出大量固体废料,如尾砂、冶炼渣、废石块等,这些固体废料的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甚至会引发各类事故。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料、废水、废气使环境污染严重,为此,加强矿山环保及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寄望于绿色采矿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采矿模式应倡导绿色采矿。在绿色采矿中,矿山固体废料充填采矿工艺是主体的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基础,而矿物质是当前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相关行业对矿物质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采矿才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实际采矿过程中,事故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而控制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在采矿技术上下功夫.合理科学的采矿技术才能保障采矿企业能安全生产,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卢光亮 《科技资讯》2014,12(24):86-8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采矿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为煤矿企业实现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从我国常见的井下采矿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展开了有益探索,以促进采矿水平的提升,满足井下采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露天转地下采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LAC3D软件对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露天转地下-72m水平29号采矿巷道建立模型,模拟了无边坡影响、高边坡影响2种情况下,采矿巷道的位移变化以及塑性区分布情况,并根据29号采矿巷道收敛监测结果,验证巷道数值模拟结果。通过采用不同围岩分级方法对采矿巷道进行评价,比较研究得出东露天采场采矿巷道围岩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地下铝土矿采矿环境再造连续采矿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复杂难采、水害突出的铝土矿地下开采技术难题,基于采矿环境再造和连续采矿理论,提出了地下铝土矿采矿环境再造连续采矿理念.新理念主要包括基于疏、导、引、堵和用等综合水处理措施的开采水环境再造技术、借鉴金属矿无间柱连续采矿技术和煤炭机械化采煤技术的连续采矿技术、以矿岩地应力人为控制方式实现的应力环境再造技术等三项主要内容.新理念为复杂难采、水害突出、低价值软破及原本不具备开采价值等矿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煤矿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以及现状都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结合当今现代化环境保护的理念,采矿工艺技术也开始往绿色环保的方面进行发展。在采矿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工艺技术,保证矿产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资源造成的浪费。采矿行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采矿工艺技术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工作人员在采矿作业时一定要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矿山装备是矿山走向现代化的关键.矿山设备的自动化是促进采矿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是针对采矿设备的自动化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矿产是保证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但是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采矿工作中由于在采矿中各种技术的使用不到位或者是对各种问题没有加强重视,导致目前我国采矿中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到采矿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也对采矿周边的地质结构以及矿区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本文主要对目前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如何防止未来采矿导致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合适的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模型.从经济、技术、安全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模型,利用TOPSIS原理计算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到各拟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67.39% 、46.45%、52.14%,从而确定方案Ⅰ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煤炭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总体经济的提高,而高效率的采矿不仅是煤炭采矿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更大大提高了煤炭采出率,保护了生态的总体环境,为实现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煤炭采矿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科学采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露天采矿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露天开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之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互有交叉,相互加深。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该文结合某高校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环节对露天采矿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