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控立式车床模块化中的再设计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机床模块化过程中重型数控立式车床的控制策略和再设计回溯策略 .将模幅箱表和相容性矩阵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解决了重型数控立式车床模块化设计智能支持系统中方案优化的计算机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经采用的机床改装方案中有:普通车床改装成液压仿形车床、外圆磨床加装自动测量装置改装、卧式车床改装成简易拉床、利用微电子显示技术改装普通锉床来提高锉床加工精度、普通车床改装成立式插床等。本文就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数控重型立式车床南于加工零件重量一般在100 t以上,其工作台一般采用静压导轨结构,为了保证重型立式车床工作台静压导轨的精度和汕膜刚度,要求工作台静压导轨汕膜间隙控制在0.03~0.04 mm以内,使工作台和工作台底座有良好的接触,才能保证工作台静压导轨的正常使用。工作台和工作台底座精度的调整方法对静压导轨的精度和汕膜间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工作台导轨为超大直径的环形结构,工作台导轨精度误差包括工作台导轨端面跳动误差和安装水平误差两部分.如果要将工作台导轨这两项误差的综合累积误差控制在0.03~0.04 mm以内,就必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精度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控立式车床模块化中的再设计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机床模块化过程中重型数控立式车床的控制策略和再设计加溯策略,将模幅表和相容性矩阵与专家系统相结合,解决了重型数控立式车床模块化设计智能支持系统中方案优化的计算机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似计算 ,得出立式车床横梁的弹性位移曲线 ,以确定横梁导轨精加工前合理的预变形 ,减少垂直刀架在横梁上移动时 ,受重力产生的不直度误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进立式冷凝器的性能,对强化凝结传热性能的三分螺旋折流板疏液结构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立式冷凝器采用公用壳体可置换芯体结构,比较分析了6件三分螺旋折流板芯体和1件弓形折流板芯体的壳侧凝结换热性能.结果表明:三分螺旋折流板立式冷凝器的壳侧换热系数是弓形折流板方案壳侧换热系数的1.48~2.65倍,其中最佳的双头变角度带挡液堰方案的壳侧换热系数比弓形折流板壳侧换热系数平均提高了144.4%;单头变角度方案壳侧换热系数比单头定角度方案壳侧换热系数平均提高25.47%;双头变角度方案壳侧换热系数比单头变角度方案壳侧换热系数平均提高15.74%;带挡液堰方案壳侧换热系数比不带挡液堰方案壳侧换热系数平均提高6.37%.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床实际加工中主轴与进给轴的热误差相互耦合共同影响工件精度的问题,建立了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进行了有效补偿。以海德曼HTC500/500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对车床主轴与进给轴热误差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解耦;利用模糊聚类理论实现了车床测温点的优化分组,建立了主轴与进给轴的耦合热误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在精密车床上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车床耦合热误差模型符合实际工况,模糊聚类有效降低了温度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主轴x/z方向的预测精度达88.4%、90.7%,进给轴x/z方向的预测精度达82.9%、71.3%;补偿后车床x/z方向精度分别提高了60.3%、56.6%,证明了耦合热误差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正>立式车床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立式车床异常噪声问题一直困扰生产技术人员,要解决异常噪声就要在生产过程中结合产品结构和生产实际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办法,从而解决和改善异常噪声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立式车床异常噪声主要是由变速箱部分和工作台底座II轴部分发出的。针对这两部分结构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控制办法,可解决异常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东 《昌河科技》2002,(3):50-53
目前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机加中心共有数控机床16台,其中三轴立式数控加工中心7台,三轴卧式数控加工中心2台,三轴立卧两用1台,五轴加工中心1台,数控立式车床2台,数控卧式车床2台,数控坐标磨床1台。数控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如何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已成为昌飞公司目前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精度设计是旧机床再制造方案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以DM4500三轴立式机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包含21项基本几何误差的精度模型.通过基本几何误差的辨识,间接建立了再制造零部件精度参数与机床空间误差之间的关系.利用精度模型和误差辨识方法,根据设定的再制造零部件的精度参数预测了机床的加工误差.在给定空间误差的条件下,提出基于BP+GA算法的精度分配方法,实现了再制造零部件精度参数的全局优化配置.研究结果已成功应用于旧机床的再制造.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三年六月初,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广大职工发扬了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铸造、加工和装配等许多困难,试制成功 C5360单柱移动立式车床,经试车检验,机床的运转及加工精度均符合要求。一、机床的主要用途C5360立式车床,是我国单柱移动立式车床系列基型产品,它能加工高2米,重30吨,外圆6米以下的环形工件、箱形工件及5米以下的实心工件。可以车削外圆、内孔、外锥、内锥、端面和槽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DMVTM2500立式铣车床,对各部件间的结合面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结合部的建模方法。本文对于进行机床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立式B-A 摆头五轴数控机床为例,根据机床误差元素的时变特性,研究一种能够反映静、动态综合误差的数控机床误差建模方法。将动态误差表达为与运动单元速度、加速度相关的傅里叶级数形式,并与静态误差结合,将运动副误差元素表达为静态误差矩阵与动态误差矩阵的复合形式,利用多体系统理论构建了静、动态误差与刀具轨迹误差的映射关系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基于时变特性的综合误差建模方法考虑了运动学、动力学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机床高速、高精加工过程产生的实际误差,从而为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及控制参数整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夹具设计:包括工件的定位,机床夹具的夹紧设置,夹具体,定位基准的选择,我选择了加工Φ21H7mm孔时使用的夹具,这套夹具是应用在立式钻床上的;2.定位误差分析,主要是研究定位误差的计算;3.夹紧力计算。  相似文献   

15.
赵阳 《甘肃科技》2013,29(10):56-57
通过对双柱立式车床横梁同步升降控制系统的研究,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和辅助检测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机床横梁升降的同步控制、检测和报警功能,提高了机床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数控卧式车床热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利用红外热像仪、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记录热误差数据,建立热误差模型和热误差补偿系统.利用红外热图像和相关分析,对关键测温点的位置进行了优化.然后,建立了车床主轴径向(X方向)热误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是鲁棒的,适用于机床热误差建模.利用线性回归模...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并行设计层层优化设计方式,对16m单柱立式车床的焊接结构横粱进行G5精度分析、变形包络曲线分析、刀尖变形计算及对比分析,从中选取综合性能和工艺性最好的方案,并进一步有限元分析取得设计方案的完整数据,以满足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五轴机床综合误差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完成了五轴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建模,对平动轴间垂直度误差做了建模分析,改进了热误差的建模和辨识.该方法简便、明确,不受机床结构和运动复杂程度的限制,为计算机床误差、实现误差实时补偿、修正控制指令和提高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刀架在数控车床中属于最为基础的部分,同时在整个车床配件中占有重要位置。数控车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刀架形态即电动式刀架,其由电动刀架和卧式电动刀架2种类型共同构成。在使用过程中,电动换刀架的选择与置换操作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车床使用过程中效率提升效果好坏。正确的操作模式可有效减少时间浪费,降低操作误差,提升数控车床对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论文以六工位的立式电动刀架的PLC程序为例,探讨了该程序的组织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对常规CA6140普遍车床的数控改装方案和单片机系统设计,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并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