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代高僧弘一大师与福建关系密切,前后有14个年头是闽地度过的,挂锡弘法过许多名寺古刹,主讲“南山律学苑”,创办“佛教养正院”。,既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又给各地寺院增添了颇具鬼力的佛教文化内涵,笔者就如何开发福建弘-法师史迹旅游资源提出了以下建议;推出弘一法师驻锡弘法寺院观光朝圣游;与外省市联合推出法师史迹纪念馆之法,举办法师佛学思想研讨纪念活动以及书法艺术观赏研讨活动等,以体现闽地宗教文化资源的特色,促进福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印光法师是近代净土宗的振兴者,弘一法师是近代律学的中兴者,两位都是近代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二师之法缘集中在弘一法师求拜印光法师为师,印光法师对其悉心指导。这对弘一法师的成佛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弘一法师在学佛方法上,一心念佛;态度上,虔诚恭敬;思想上,深信因果;生活上,尽量不麻烦任何人,节俭惜福。弘一法师以印光法师为范,着力修行,终成一代高僧,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3.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应围绕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的规划,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主动与福建"两个先行"建设项目对接,突显闽台交流与福建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2021年12月3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在北京举行"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回顾与前瞻2021/2022"研讨会.会议就年度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展开研讨,并正式对外发布现代院年度战略报告——《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21/2022》.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的总体设计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数字福建"重点项目<福建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实践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研讨了该网络建设遵循的原则、选用的技术路线、省直机关宽带网和全省纵向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与技术实现以及所采用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已建成的基于IP宽带网技术的福建省政务信息网将为我省开展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保障.  相似文献   

7.
憨山在学法和弘法过程中,与很多僧人法师有所交往,在交往中,憨山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些法师的影响或影响了这些法师.  相似文献   

8.
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0~2001年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的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并结合福建近海多年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资料,应用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模型估算渔业资源(包括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生产量分别为267.91×104和294.58×104 t,平均为281.25×104 t.Cadima模式估算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164.46×104 t,而1994年以来福建近海实际年渔获量在179.81×104~239.39×104 t,已连续10年超过了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投入的捕捞力量也已连续10年超过剩余产量模式估箅的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呈现渔获量和捕捞力量"双超"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入手分析福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资源和才能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状况、服务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的作用和机遇的把握是影响福建服务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因素,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福建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加强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和支持青年环境考古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2018年4月14日,以"考古文化交流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1.
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清查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利用ANP改良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权重处理方式,对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质量优秀.其中,特级景源4处、一级景源15处、二级景源34处、三级景源80处、四级景源75处,旅游资源等级搭配较为合理;提出了深度开发10个旅游项目的设想,对太姥山旅游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很多姓氏的根可以上溯到黄帝、炎帝,故中国人皆称炎黄子孙.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漳州、台湾之间的族谱对接更证明了两岸间的血脉相连.文章考证了福建漳州平和马堂张氏家族渊源史迹和传衍大陆、台湾的基本史实,和台湾宗亲寻根谒祖活动以及《张氏马堂族谱》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基于100栋福建合院式民居,结合《鲁班经》《营造法原》等营造做法的解读、比对,从大木构架营造特征的辨析入手,依托建筑类型学、口述史等方法,将传统民居正厅大木构架分成"前廊+厅+后廊"3个组成空间,并提炼出不同型制类型.通过研究类型分布厘清各地区正厅大木构架地域性,结合空间和时间揭示福建地区合院式民居正厅木构架的演变过程.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传统民居营造特征辨识及其谱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福建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因子,深入挖掘、利用福建廉洁文化资源,可提升廉洁教育实效。开展福建廉洁文化文献整理和研究,解读福建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深化对福建廉吏典范人物的研究,发掘好家训传承好家风,有助于夯实廉洁教育的根基;构建"旅游+廉洁教育"的福建模式,可增加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吸引力,使廉洁教育更鲜活;依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是增强学校廉洁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打造群众喜闻乐见融入福建元素的廉洁文化精品,能增强廉洁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15.
佛门"三虚"———太虚法师、虚云法师、倓虚法师,对振兴近现代岭南佛教的贡献巨大。太虚法师莅临粤港弘法,宣传开展新佛教运动,并创办岭东佛学院培养人才。虚云法师复兴南华寺、云门寺,弘法传戒,整肃纲纪,重振禅风。倓虚法师将湛山宗风及湛山僧团近乎完整地带到香港,开创华南学佛院、设立中华佛教图书馆培养人才,并以每周佛学讲座普及佛教知识。这些努力,改变了传统岭南佛教的面貌,推进了佛教革新发展,也为佛门培养了一批堪当中流砥柱的僧材。即以今日岭南佛教之发展格局来看,亦仍然深受"三虚"法脉及其门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锡诚兼跨民间文学与当代作家文学评论两个研究领域,都有优秀成果.文章分析了刘锡诚的"阶段性成果"--<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等四书,充分肯定了刘锡诚为中国民间文学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也为了更真实、更细致地还原上海军民在14年抗战期间的万里抗战路,由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策划,在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研究成果和上海市测绘院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和图集编制经验的基础上,联合编撰了《上海抗战史迹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该文介绍了《上海抗战史迹图集》的编制背景和内容架构,详细阐述了图集设计创新点,并论述《上海抗战史迹图集》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的遗产体系,遗产构成复杂,内涵丰富。根据文化属性及存在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古道和交通史迹、城市与村落史迹、商品生产与贸易史迹、多元文化史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类别,这些遗产在功能和空间上彼此关联,互为补充。从属性上看,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历史属性是最核心的属性,与驿道的开通、沿线城镇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联系紧密。艺术属性一方面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精妙与独具匠心,另一方面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性的创作、表演之上。科技属性更多地表现在建筑构造技术、水利技术的先进高超、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精妙等几个方面。廓清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全面深入地认识其属性,是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面风场风能资源分析对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海面风能的分析与评估提供了新手段.基于2015—2019年福建沿海区域的122景Sentinel-1 SAR影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风向反演方法及地球物理模式函数CMOD5.N风速反演方法对福建沿海区域进行SAR风场反演,并从风能有效性、稳定性及时空分布特征方面分析福建近海风能资源.主要结果显示:风速数值范围较大的秋、冬季有效风能占比较高,可达70%以上;福建沿海区域多年平均风能稳定性较好,春、秋、冬季风能稳定性较好,而夏季风能稳定性较差;福建沿海风能的空间分布主要为东北—西南走向逐渐递减类型,在台湾海峡中部区域出现风能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福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自然旅游资源尤其是山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山地旅游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对当前福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资源脆弱易损性、产品雷同多、可进入性差、软硬件设施落后等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等一些针对福建山地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