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规定了经营者集中的单一的事前强制申报制度,学界主流观点对此也予以认可。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执法机构的监管,而相对忽视了经营者的自主权,并且与之配套的制度设计也不尽完善,这将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笔者将在分析《反垄断法》确立的事前强制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并有限度地增加事后强制申报制度、自愿申报制度及经营者集中自由制度,以求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即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让经营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促使经营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是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即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让经营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促使经营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是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有助于抑制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对经营者产生长期激励效应。在中国,ESO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应通过规范证券市场、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等途径,发展和完善ESO制度,充分发挥ESO激励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路局直管站段模式下,站段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作了明确的阐述,其中:激励机制主要介绍了如何界定站段经营者的基薪和风险奖收入;约束机制则从站段经营者的选拔以及建立约束制度等方面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问题的研究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者薪酬制度的理论依据.以制造业国有企业2005~2007年数据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年度虚拟变量,构建企业规模、地区为控制变量的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制造业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年度虚拟变量与经营者薪酬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大型企业的经营者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性影响,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与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同时考虑离职倾向与解聘倾向,依据经营者下期继续连任、补偿离职以及非补偿离职三种可能性及其出现的概率确定经营者期望效用和企业期望收益,并建立二阶段动态激励模型.研究得出如下五点结论:第一,经营者离职倾向越大,努力程度越低,对业绩分享比例的要求越高;第二,经营者相同努力水平获得的解聘补偿高于下期基础薪酬提升幅度时,解聘倾向越大,经营者努力水平越高,对业绩分享比例的要求越低;第三,动态基础薪酬制度有助于提升经营者努力水平;第四,行业垄断盈余比例越大,经营者努力水平越低;第五,业绩分享系数与非货币效用敏感度越大,经营者努力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严红  甘露 《科技信息》2010,(10):67-67
改革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经营者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是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如何建立一种高效的薪酬制度来激励约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经营者承诺制度,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反垄断案件经营者承诺指南(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经营者承诺制度的具体程序,弥补了《反垄断法》第45条之不足,但该征求意见稿在透明度、监督力以及惩罚力方面仍稍显无力,通过公开经营者承诺、采取多样化监督以及提高惩罚力度可以解决该征求意见稿之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推行经营者年薪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琴英 《科技信息》2010,(28):87-88
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应严格遵守制衡机制的产权关系,它要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机制,以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所有者利益。企业集团对所控制的成员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委托代理制度的残缺、对经营者监督乏力的现状。本文从对企业集团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必要性、实施方式、财务总监的职责及相关配套措施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产权的多重委托代理问题便成为制约国有产权制度有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经营者持股取得经营者在企业中的产权收益,进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弄清股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对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存在的强烈依赖性,资本所有者所有权的分散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服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是经营者而不是股东.  相似文献   

14.
乡镇集体企业经营者持大股的缺陷与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许多地区完成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大量原来由社区政府所有的企业被出售和转包给个人,在这一过程中,经营者持大股成了普遍现象。在经营者持大股企业中,经营者不再由社区政府委派,而是以自己的财产承诺来行使企业的控制权。在这类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得到了强化,而约束机制淡化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委托代理关系被削弱了。  相似文献   

15.
<正>据国家商务部11月21日消息,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为了增加审查工作的透明度,方便申报方准备申报材料,反垄断局正在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文件,并对经营者集中案件实行申报前磋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评价动态系统中的制度变革,是一个理论创新的活跃领域。关于制度变革中的政府控制和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展开。经营者选择问题,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廉价投票权”的制度性缺陷在经营者选择方面,存在“廉价投票权”是制度性缺陷。这是因为掌握着经营者选择权的官员不是资本的所有者,他们不能像资本家那样得到经营成果,具有相应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制企业 ,股东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 (股东 )和代理人 (经营者 )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但两者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加之风险偏好的不一致及道德风险的存在 ,经营者不会自然而然地以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 ,甚至还有以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为代价 ,追求自身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倾向。因而必须建立有效的报酬激励机制 ,促使经营者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 ,使经营者的上述短期化倾向减到最小。目前 ,我国经营者报酬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报酬结构不合理。经营者报酬通常由基本工资加…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经营者优胜劣汰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安排及其相互关系,实现经营者优化配置的功能机理.经营者优胜劣汰机制的构建需要具备符合市场经济活动规律要求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制度体制、政策法规、考评手段、市场体系等条件.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优胜劣汰机制构建的主要障碍包括:国有企业多元目标的矛盾与冲突、利益刚性导致的观念和认识问题、制度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优胜劣汰机制市场化运作载体的缺损.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开发的研究与讨论一般是建立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开发是把市场经济作为前提条件的,忽视了非市场条件的制度因素。制度在我国经营者人力资本的形成中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来对待。  相似文献   

20.
孙峻岭 《科技信息》2010,(27):407-408
受体制的影响和机制的制约,国企特别是央企经营者薪酬设计相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相当滞后,并且受到社会普遍质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设计科学合理的经营者薪酬已十分关键,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本文首先从国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方式和目标体系考核的方式入手,分析了社会公众质疑国企高管薪酬的原因。并就如何合理设计经营者薪酬提出了以下思路:一是转换国有产权结构,使产权明晰、激励改善;二是创新激励新思路,经营者特权享受货币化;三是设立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四是薪酬设计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五是是积极构建经营者激励道德基础;六是积极培育经营者市场;七是是建立科学的经营者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