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医药卫生 754 项目名称 眼科图像智能模 糊分析仪 完成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九十一医院 技术水平 填补国内空白, 国际水平 项目简介 该分析仪,将光电转换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集为一体,计算机通过模糊处理,将所测得的眼睛角膜厚度,角膜病变范围,前房深度,虹膜与角膜夹角、瞳孔直径,眼球曲率半  相似文献   

2.
刘会明 《科技信息》2011,(14):I0113-I0113
肺部轮廓提取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关键之一,并且能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由于图像天生具有模糊性,而模糊集合论具有描述不良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于图像分割是解决图像模糊性比较好的方法。本文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胸片图像进行分割,并与传统的区域生长法做对比。通过实验表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模糊增强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函数变换的模糊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雾天图像进行规范化,降低不同雾况对图像灰度级分布范围的影响;其次通过一种改进的模糊化算法将图像从灰度域变换到模糊域,在模糊域内对低灰度区域进行衰减运算,对高灰度区域进行增强运算;最后将图像从模糊域变换到灰度域.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刘汉杰  彭荆明  高延滨 《应用科技》2000,27(5):11-12,31
介绍了一种将医院各种检验仪器 (如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 )输出的数字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网络传输的计算机技术。此技术基于计算机串行通信口的扩展和网络通信技术 ,在哈市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的WHIS系统中得以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CT图像中人体脂肪组织有与其他成分不重叠的灰度值范围,但背景较复杂,图像直方图中可能出现多峰情况,为此将势函数聚类自适应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与CT图像分析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多阈值脂肪提取算法——势函数聚类自适应模糊多阈值分割法,并进行CT图像计算机辅助人体脂肪检测。实验结果和脂肪含量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人体脂肪分布以及含量等信息,计算结果直观效果好,且该算法得到的同一个体相邻断层脂肪含量相关性好,多次实验证明,计算机辅助脂肪检测方法在实验中具有很高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传统的图像模糊增强算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广义模糊增强的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广义模糊集合的概念,将图像映射到广义模糊空间,设计一个分段正弦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度,并采用了相应的增强算子,利用广义模糊变换范围大的特点,通过对工业RT检测焊缝图像进行广义模糊增强处理,使图像获得令人满意的增强效果。引入模糊熵的方法分析增强效果,并分析了广义模糊增强算法中影响增强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动模糊图像是在图像摄取过程中,被摄景物与相机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在运动模糊图像恢复技术中,对运动模糊参数即模糊方向和模糊长度的估计是影响恢复结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一阶微分处理,提取和计算表现该运动特性的特殊像素坐标,得到模糊参数和点扩展函数(PSF)。用该方法得到的模糊参数比使用倒频谱方法得到的模糊参数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广的测试范围。仿真结果显示,用该方法得到的PSF,应用维纳滤波对模拟的和真实的运动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得到了很好的恢复结果。  相似文献   

8.
谢晴  玉振明 《广西科学》2013,20(2):125-127
基于数学形态学思想提出一种运动图像模糊长度识别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该方法通过对模糊图像频谱图进行一系列数学形态学的处理,准确提取频谱图的边缘,再利用频谱图中相邻黑色条纹间距与模糊长度的数量关系计算出模糊长度。该方法在35像素范围内能准确识别模糊长度,超过40像素范围时需人工辅助才能识别模糊长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摄像机拍摄过程中由于目标的转动会使生成的图像模糊,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帧旋转模糊图像进行转动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对旋转模糊图像应用准极坐标变换,将二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一维直线运动,并通过分析直线运动模糊在空间域和频域上的数学模型,证明在直线运动模糊图像的频谱图上会有一系列由于sinc函数零点的存在而形成的暗条纹.条纹的位置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利用条纹位置与位移、转速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实现旋转角位移和转速的视觉测量.利用设计的主动视觉系统采集单帧旋转模糊图像,根据所提出的测量方法对旋转模糊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验证了频谱图上暗条纹的存在.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单帧旋转模糊图像实现转动测量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中的图像边缘检测、图像解析曲线分析和图像分割等方法,把图像特征转化为图像噪声进行优化处理,实现了在一个低反差的环境中,让计算机准确识别是否已安装与背景相似的新剖件的工作。该技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用于多种领域的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运动模糊及图像矩的2D高频直线振动振幅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根据图像的运动模糊信息测量高频振动振幅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仅通过计算1幅清晰参考图像及1幅运动模糊图像的前2阶几何矩即可得到2D高频直线振动振幅的解析解,降低了根据图像信息测量振幅的计算复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地测量高频振动的振幅.  相似文献   

12.
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图像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运动模糊图像两个重要参数:运动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估计的一种新的方法.基于频域特性利用Radon变换对模糊图像的模糊方向进行估计的改进,又根据Radon变换的性质,将投影理论引入到运动模糊长度的估计中.仿真实验证明了其估计结果的正确性且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较之先前提出的许多复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网络的人眼组织切片图像角膜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是人眼的一个关键部分,了解角膜的精细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propagation)网络的,针对组织切片图像序列提取角膜局部信息的新方法.首先对切片序列进行预处理,截取包含角膜信息的原1/2图像,其次选取预处理过的图像序列中角膜颜色差异的若干图片做训练样本,以人工分割后的图像作为导师信号,通过分析选取6个图像特征作为输入向量,对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采用该网络对图像序列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区域分割、孔洞填充及恢复图像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序列分割效果,为角膜精细形态模型的建立及其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眼内其他重要结构的分割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大型医院B超图像采集及病历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专业医用视频图像采集卡将B超影像引入计算机,实现了影像的采集、显示功能;同时,病历管理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编辑、处理、管理、并自动生成病人诊断数据库。它既可以同其它的医学影像工作站一起组成医院PACS系统.也可以独立形成医院的B超影像工作站。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适合轮式轨道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枪位置实时调整跟踪的模糊控制器,通过计算机实现了模糊控制功能,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和实际的跟踪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可用于焊枪位置误差的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跟踪精度和保证跟踪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对失真模糊图像不能有效评价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针对失真模糊图像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将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无参考质量评价中,不仅扩宽了SSIM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解决了SSIM方法不能合理评价模糊图像质量这一缺陷。首先对失真模糊图像进行低通滤波得到参考图像,计算失真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结构相似度;然后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计算失真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纹理相似度;最后将这两个相似度指标作为输入,LIVE图像数据库提供的主观评价值(different mean objective score,DMOS)作为输出,建立一个[29 1]单隐层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预测结果稳定且与人的主观评价分数偏差小,Pearson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OCC)均达到了0.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井下传统火灾探测器在检测烟雾时受空间限制的局限性,提出计算机视觉和多特征加权融合的烟雾检测方法.通过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强以改善所获取的图像质量,再通过混合高斯模型实现对疑似运动目标区域的提取.在充分分析烟雾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统计模式的方法实现了烟雾静态特征、动态特征的提取,利用加权的方法将烟雾图像特征融合起来,实现对烟雾的在线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环境、探测距离等因素限制,可有效克服煤矿井下低照度、有光照变化以及视频图像有噪声等特点,且无需对分类器训练,该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检测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眼球多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光外差探测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对眼球九项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这9项参数包括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视轴长度、视网膜厚度、白到白的距离、瞳孔直径和角膜曲率等。该系统探测深度和空间分辨率分别可达到毫米级和微米级,可实现眼球九项参数的精准测量,能够提供一种快速无损非接触的眼球参数测量方法,为测量眼球参数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物理系固体物理教研室最近研制成功一台新型的全自动、大范围、袖珍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该机性能稳定,原子分辨图像清晰,图像漂移极小。 与目前国内外同类型仪器相比,该显微镜具有以下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全部操作通过计算机键盘; 2.扫描范围大最大扫描范围为 6 μm左右(国内一般在 1μm左右); 3.体积小、抗干扰性能好 STM主体仅为 50 mm x 40 mm; 4.使用方便对样品无特殊要求,样品更换简便、快速。 STM是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可用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及微电子研究等各个方面。物理系将开展与校内外各单位协作和服务,将 STM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模糊图像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正交伪Zernike矩模糊不变量的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推导出模糊图像的伪Zernike矩和原始图像的伪Zernike矩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利用该关系构造出伪Zernike矩的模糊不变量,最后将该不变量作为描述算子对模糊图像进行识别.实验表明,与Zernike矩模糊不变量相比,伪Zernike矩不变量具有更好的模糊不变性,并且基于伪Zernike矩模糊不变量的图像识别算法能获得更高的识别率,特别是当图像含有较大噪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