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石。从20世纪至今,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经历了三次高潮,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对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历史演变的梳理和剖析,认为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决策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并预测它将继续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云文  牛蓓蓓 《科技信息》2010,(17):I0134-I0134,I0086
任何国家在任何的历史时期,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19世纪的美国也不例外。推动和发展对外贸易,谋求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展经济,谋取商业利益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实力是19世纪美国外交的动力。本文力图从19世纪初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外交政策的实施背景进行分析探究来证明此理论。  相似文献   

3.
普遍存在于北美大陆早期移民中的“孤立主义”思想 ,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压迫下逐渐演变成“孤立主义”情绪 ,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终形成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在美国独立之后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间 ,“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在欧洲各国的纠纷中为美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和平的前提与基础 ,同时也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出现了明显转化.其通过缓和,逐步建立起制约苏联的“联系型”网络,并误导了后者的扩张主义倾向;通过恢复对华关系,有效填补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空白,完成了对美苏中三角战略均势的构建;通过改造美欧关系,实现了美国在欧权力形态的合理转型,并显著增强了活力.因而,尼克松政府在形式上收敛的外交政策背后,隐藏着美国凌厉的战略攻势,而这一战略攻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战历史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个有边界的国家 ,又是一个无边界的国家。解释这个极其特殊的国际政治现象 ,需要对美国的扩张历史作深入的考察。以此为背景 ,我们不但可以确切了解美国霸权主义的生成逻辑 ,还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到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初动因。  相似文献   

6.
历史以来英国具有实用主义传统,重实际利益而轻原则。在外交上总是围绕自己的利益重实轻虚。二战后英国由世界强国变成欧洲强国,其外交政策更是讲究实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中国,对华政策也竟出乎意料的没有盲目追随美国。在英国实惠外交政策的指引下,给中英两国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尽管美国不要和平而要战争的行径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杜勒斯却恬不知恥地为美国的侵略罪行强辩。二月十六日他在外交政策协会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竭力掩饰美国所奉行的实力政策的侵略性和好战性。杜勒斯把侵略者的美国说成大慈大悲。他颠倒黑白地说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使美国人民能够和平地享受自  相似文献   

8.
正特朗普"美国优先"外交的意外崛起引发了美国战略界对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的反思。一些人认为,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变得越来越脱离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利益了。于是,拜登总统一上台,其核心幕僚们就提出了"中产阶级外交"的概念,意图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更紧密地捆绑。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地提出并论述了"软权力"思想,他所说的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美国的政治文化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观,这一点在外交方面表现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软权力理论将美国历史上固有的使命观、例外论、"天定命运"等思想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本文把软权力与政治文化结合起来,阐述这两者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进而指出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中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美国外交政策是否有了改变的问题,成为国际与论议论纷纷的题目之一。西方评论家有一种说法,似乎美国外交政策已经有了根本改变,它已经放弃“推翻苏联共产主义制度”的企图和战争政策,而在实行和平政策。美国政府的宣传机关——美国新闻处也说,美国外交政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事实呢?美国外交政策和做法究竟改变了没有?如果说有些地方改变了,那么原因何在、目的何在?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答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离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还有近两个月时间,从支持率来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与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难分伯仲,现在预测谁将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为时仍早。根据历史经验,某一总统候选人一旦当选,其竞选团队中的主要外交政策顾问有很大机会在国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政府近日批准一家名叫月球捷运公司的美国私人企业发射登月航天器,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批准民间探月计划。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的声明,月球捷运公司申请发射的MX-1登月航天器,不会危及公众健康与安全、财产安全、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或美国的国际义务,因此决定予以放行。美国联邦航空局在做出此决定前,曾与美国  相似文献   

13.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4,(13):38-39
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毕业致辞。通过这篇毕业致辞,奥巴马回应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质疑和批评,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向世界全面阐释了他的外交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4.
鲜有美国决策者意识到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已结束——我们正进入一个亚洲(本文主要指东亚)崛起的亚洲世纪。东亚不仅经济进步,也形成了可维持和平稳定的机制。欧洲代表过去,东亚代表未来。而两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关注大西洋,而非太平洋。  相似文献   

15.
在海湾战争以前伊拉克曾经是美国的盟国。美伊关系嬗变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历史上的盟国关系,两伊战争期间的密友关系,海湾战争前的挑衅与纵容关系,海湾战争后的敌对关系。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消灭了自己曾经的盟友,这也符合美国一向奉行的外交政策标准。通过分析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仇敌关系的嬗变特征可以看出,美国选择盟友的原则是利益需求,而不是道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和影响很大,这一点在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尤其明显。 在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国国内的院外援华集团几乎都持亲台反共的主张,"百万人委员会"是其中最典型 的一个。现截取肯尼迪时期"百万人委员会"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作为个案来分析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美国国 内因素是如何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17.
他的经济学使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但“双高”赤字又引起人们的争论; 他以对苏强硬著称,但又能根据变化了的外部条件和国内政治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他抓住SDI不放,认为这是关系到美国在下个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升降; 他为美国的保守势力奠定了占优势的权力格局; ……他在美国历史上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月前,美国总统裁军顾问史塔生辞职了。他究竟为什么辞职?这对美国外交政策有什么关系?这是读者需要了解的问题。下面选译的苏联“新时代”周刊的文章提供了一些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这篇文章有较丰富的资料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和动向。  相似文献   

19.
“里根主义”亮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个月,美国报刊上经常出现“里根主义”一词。美国新闻界惯于用“总统名字 主义”的公式对美外交政策的某些特征或新动向加以概括。外交政策打上总统的标记往往意味着重要变化。内容:争夺第三世界“里根主义”的出笼,还得先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多年来,在美国及国际外交史学界众口一词的答案是:孤立主义。许多人认为,美国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