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待传统的儒家思想,全盘吸收者有之,被称为“国粹派”,该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好;一概否定者有之,被称为“西化派”,它们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太极端,我们对待儒家传统思想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那么,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儒学的哪些合理内涵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诗"与"画"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否定者和肯定者两个派别。否定者认为,诗的表现力远比画强,所以"诗中有画"这样的说法欠妥;肯定者认为,画的表现力与诗相当,这在中国诗与中国画关系中更是如此,所以,"诗中有画"是不可轻易否定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王充的重要思想来源.王充本着求实精神对儒家思想作了深刻而全面地评判,但这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而是否定其不合理的成份--神化儒家圣人、迷信儒家文献和天人感应论.在此基础上,他吸纳其合理的成份--以礼治国、人性观点、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并加以创新,使之成为自己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派在其主办的《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副刊中与儒家思想展开了三重对话。第一重对话是应和式的充实性对话,即"战国策"派赞同或至少不否定儒家思想,并对儒家思想进行结合实际的申说;第二重对话是反叛式的时代性对话,即"战国策"派从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出发,完全地否定儒家思想;第三重对话是借鉴式的开放性对话,即"战国策"派跳出中国、放眼西方,以尼采的意志哲学鉴照儒家思想。这三重对话着眼于改造民族精神以应对抗战的迫切需求,最终表现出"战国策"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技术幸福理念的萌发、传播,基于生活中固守着传统的哲学伦理价值忠贞,以及现实中出现的不可思议的疑问碎片,多数人们渐渐形成了对技术幸福的否定思维模式。但是,本着从元伦理学看待科技善恶、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从技术幸福的存在必然性出发、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盲目地否定其全部价值肯定不是科学地选择,只有借助于理性地思考,我们才能给予技术幸福搭建一个适度哲学伦理舞台,让其得到积极意义上的充分发展,真正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怀疑……不”和“怀疑”表义的分析 ,认为 ,“怀疑……不”中的“不”并不是一贯所认为的“冗余否定”标记 ,而只是一般的否定标记。“怀疑“本身就具有肯定、否定两个对立义项 ,这是造成人们认为“不”是“冗余否定”标记的原因。“不”的存在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语感差异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特征问题,中外哲学家都有争论。其中较多的观点倾向于:(一)前进性;(二)重复性;(三)曲折性。我认为:这些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不全面的。作为辩证法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确实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周期性,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沿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路线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禁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 ,往往渗透着人类初民的思维意识 ,同时显示出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全面考察土家族饮食禁忌的各种形态及其文化成因 ,认为这些禁忌形态是土家人构建民族性的外化形式之一 ,体现了双重建构的民族文化心理 :表层结构是把饮食本身作为首要生存要素的饮食天命观 ,深层结构是个体融入民族总体之中构建民族性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异化观的锋芒指向现代西方社会、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解放,这是应该肯定的。列斐伏尔对社会主义异化的大胆预言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警醒作用。但列斐伏尔过于夸大异化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只能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要认识到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现象,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个规律表明,任何事物都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折道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中,否定是中心的环节,它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既克服、抛弃了肯定阶段的消极的东西,又保留、继承了肯定阶段的积极的东西,并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因而它是辩证的否定。正如恩格斯所说:  相似文献   

11.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恩格斯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前者是就对立统一规律在整个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的,后者是就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第二次否定、第三个阶段(即"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地位而言的。列宁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辩证法理论体系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判断,二者的作用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因为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不能说明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全过程,不能说明发展是"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这种特点;要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说明掌握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周期性应该坚持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2.
a.不少带否定前缀un-(in-)的形容词,其使用率是相当高的,有的否定形式甚至远远超过相应的肯定形式。有些否定形式比其相应的肯定形式出现得还早,在这种场合不妨认为肯定形式是通过逆生法(back-formation)由原来的否定形式构成的。根据《牛津大词典》我们可查出否定形式和肯定形式出现的年代,如unconsumable出现于1571年,consumable出现于  相似文献   

13.
在报告文学评论界,只有少数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反映现实更深入,文化底蕴更丰厚,也更理性,因此,9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就超越了80年代。然而更多的评论家则认为90年代乃至新世纪之初,中国报告文学走人了低谷,其成就远不及80年代。无论肯定还是否定,90年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与80年代不一样,这应该是无异议的。  相似文献   

14.
对儒家思想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对周边一些国家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时代里我们要对儒家思想中的糟粕部分予以批判 ,对精华部分予以发扬 ,这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图书馆有偿服务或多或少地遍布于大大小小的公共、专业、高校等馆之中。它的出现超脱了现有的权威性图书馆学教科书,也超脱了有关图书馆的条例和规程。但在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却有一席之地,且比重不小。肯定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有之,否定的也不乏其人。肯定者多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它顺应了社会潮流,同时为图书馆创造了“造血”功能。说白了,有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及用户服务,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否定的则对有偿服务的“威力”表示怀疑,对它产生的后果担忧,变图书馆为“租书馆”更可怕。然而不管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有偿服务的的确确在我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讨论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复杂历史之后,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式的螺旋状上升过程,即“非球→球→非球…”的过程。在经历了5次“非球→球”的认识反复之后,目前人类已跨入对地球本身便存在着“球(?)非球”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这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以神秘技术与理性意识相结合,对未来政治结果进行预言。因人类的特殊解释心理习惯,故常有附会童谣发生,这使人们认为童谣绝大多数是附会所致。但此种现象的存在,并不否定童谣的正常预见判断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曾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过重大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孔子的儒家思想仍会在当今、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的赞誉和肯定,但也招致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质疑和否定。为避免和消除这些质疑,否定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必须对其进行正面的回应,从而增强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20.
祝琳 《创新科技》2006,(6):14-1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对我国历史上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本身存在问题从均衡到非均衡战略,中国走过了50年的曲折历程,我们在肯定两大战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看到它们机械、片面、狭隘的另一面,这是造成我国区际关系长期紧张,未能实现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两种战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端化、单一化、片面化倾向。建国初,中国尚处在极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在一种近乎盲目的理论支配下选择了“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